宜興均陶九龍瓶:匠心之作 氣勢磅礴

在古代,龍是祥瑞的代表,是美德的象徵,是高貴的體現。它能興雲雨,利萬物。突起的前額表示聰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長壽,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現威嚴,魔爪表現勇猛,劍眉象徵英武,獅鼻復象徵寶貴,金魚尾象徵靈活,馬齒象徵勤勞和善良。“龍”承載了中國人的美好祝願,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


宜興均陶九龍瓶:匠心之作 氣勢磅礴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九”是數之極,“九龍”便是最大的福兆。當代紫砂藝術家、紫泥春華博物館創始人耿春華老師,匠心獨具地以此為題材創作了九龍瓶,集九龍之福,佑祖國風調雨順、福運綿長。又以氣勢磅礴的九龍翔天造型,盡顯我中華泱泱大國風範。


宜興均陶九龍瓶:匠心之作 氣勢磅礴


九龍瓶通體由宜興黃龍山原礦紫砂泥製作,整體高約220cm,從成型、堆花、上釉到燒成,歷時八個月,歷經70多道生產工序。下面我們為您介紹一下,九龍瓶的製作工藝:

1

打胚


在製作初期,需要製作一個圓形腳手架搭配旋轉的方式由作者打胚,由下而上不斷圍起,直至完成後把梯子撤走。作者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

2

粉泥


待瓶身整體穩固後粉上一層泥漿使瓶體表面光滑勻稱,而後等其表面收幹。

3

堆繪


先在作品表面打好底稿,而後以宜興傳統的大拇指技藝將龍身、雲紋一一呈現在瓶身上。只有幾十年苦工磨練出的技術,才能把九條神態各異的龍表現得淋漓盡致。

4

收幹


將製作完成的瓶體用大棉布層層包裹,置於陰涼的地方等瓶自然陰乾。任何心急的舉動都可能使瓶壁內外乾燥程度不勻而開裂。

5

上釉


九龍瓶所上的釉水,是宜興本地獨有的特色土黃釉,曾經專供出口陶瓷藝術產品遠銷海外。

6

燒製


每一次的燒窯,都要由一位老師父坐鎮7天7夜,要有一個烘窯的過程,到了第八天慢慢的再從200-300℃的低溫開始升溫,每天升300℃,不能高,然後燒製一天後,再升至900℃,在這個溫度上停留兩至三天,然後再慢慢升溫,這時添加的溫度不能像五天前一樣的300℃,每天只能加80-100℃左右,慢慢累積,一直加至1220-1300℃之間,然後在這個溫度上燒製一天,方能完成。

7

冷卻


降溫與燒窯時的加溫一樣,不能快速降溫,只能調控溫度緩慢下降。若急於取出,便會因為過快的熱脹冷縮而是整個瓶開裂報廢。所以這也是個緩慢的過程,通常需要5-7天。

目前,這些九龍瓶也出現在了2019北京世園會上,遊客可以在世園會中華非遺館和紫泥春華博物館的門前看到這些大瓶,如果您感興趣的話,也可以親臨現場,感受九龍瓶的藝術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