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每一首都描寫了可愛的兒童和天真的童年時光。重溫一下,能否勾起你的童年回憶?哪首你印象最深?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01 清·袁枚《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關於牧童的古詩,袁枚這首應該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寫其在旅途中的所見。

詩前兩句寫牧童騎著黃牛唱著歌,那歌聲清脆悅耳,響徹山林,響遏行雲;突然間,他想要捕蟬,便跳下牛背,停下歌聲,站立不動。詩到此戛然而止,卻可以想象,牧童正在瞅準時機,打算一擊即中。孩童的活潑與機敏在這一動一靜的書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02 清·高鼎《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詩比人出名,說的就是高鼎這首《村居》了。二月春到,風光漸好,草長鶯飛,綠柳低垂。孩子們放學歸來時光還早,趕緊趁著東風將風箏放飛。春天裡鄉村風光的明媚迷人,兒童放風箏的歡欣愉悅,都在高鼎這短短四句中呈現。

有人說,這首詩寫出了最嚮往的童年。的確,在風光如畫的二月天,放一隻風箏飛上藍天,看著它隨著風越來越高,彷彿我們自己也長上了翅膀,自由自在飛翔。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03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楊萬里有好幾首詩寫到了可愛的兒童,有兩首都入選了小學課本,這是一首,後面還有一首。

袁枚寫了騎黃牛的兒童,高鼎寫放風箏的兒童,楊萬里這首則寫了一個追著黃蝴蝶玩耍的兒童,只是一瞬間的動態,卻讓人彷彿跟著他步入鄉村,眼前是大片大片的菜花,跑來跑去的孩童。

兒童追趕著黃蝶,可黃蝴蝶卻飛進菜花之中,倏的不見了。彷彿那遙遠的童年時光,也隨之消逝了。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04 唐·胡令能《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我們上小學的年代,除了袁枚《所見》裡的牧童,這首唐詩裡學垂釣的小孩怕是最令人記憶猶新的了。作為主人公的小孩兒,他蓬亂著頭髮,側坐在莓苔青草之間,遇到路人詢問,怕驚了魚兒不敢應答,只好遙遙招手讓人過去。

至於如何低語,卻是不寫了。小兒學垂釣的可愛與專注,神態惟妙惟肖的刻畫,都在這一言一語間,令人難忘。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05 唐·呂岩《牧童》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古詩裡,牧童和純樸的鄉村田園風光總是聯繫在一起。在唐代呂岩,對,也就是呂洞賓,這首詩中,寫出了鄉村風光的美好,農家生活的恬靜,牧童的淳樸無邪。

一望無際的草地,晚風輕送著笛音,和著蓑衣對著明月躺下的孩童,這個畫面可以讓人一下回到童年。

小時候,做農活累了也會躺在穀草堆上,叼著根狗尾巴草,望著天,望著雲,漸漸睡去。可惜的是沒有一個詩人路過。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06 宋·楊萬里《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楊萬里這首詩也是寫行舟路過所見到的情景,沒有風景描寫,構思卻很是巧妙,將兩個稚氣未脫、天真搞怪的小童寫得活靈活現。只見他們坐在船中,卻把船篙收了起來。天上明明沒有下雨,卻把傘撐起來。

原來啊,那不是為了遮雨而是利用風使得船前進。實在可愛!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07 宋·辛棄疾《清平樂 · 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這首《清平樂》寫村居生活的恬淡,五口之家的大兒子忙著在地裡勞作,二兒子編織雞籠,小兒子最是可愛,啥也不幹,就躺在溪邊剝著蓮蓬玩耍。

鄉村風光秀麗,村居日子和諧,小童又是多麼無憂無慮啊。

入選小學課本的7首童趣詩,帶你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騎黃牛,捕鳴蟬,放紙鳶,追蝴蝶……古詩裡的這些場面,也是我們曾經歷過的童年,藏著我們的童年時光,所以讀來滿滿都是親切感。小時候,我們跟蝴蝶,蜜蜂,蟋蟀都能玩上半天,對著一朵花、一條魚都可以訴說心事,樂趣無限。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趣漸漸發生了轉移,再也回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