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焦慮 睡眠門診患者明顯增多

隨著江城逐步恢復正常醫療秩序,越來越多的患者走出家門,到醫院求醫問診。記者昨日採訪江城多家三甲醫院神經內科門診、睡眠門診獲悉,近半個月來醫院接診的睡眠問題患者明顯增多,其中不少是因為疫情導致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以及不健康的睡眠習慣等隨之而出現的睡眠問題。


疫情導致焦慮  睡眠門診患者明顯增多


婆婆出院後陷中重度失眠

“醫生,快幫幫我吧,我自從出院後到現在都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太難受了!”10天前,65歲的劉婆婆(化姓)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睡眠與心理專科門診就診。

今年2月,劉婆婆被查出患有新冠肺炎,經及時治療康復出院後,需要在隔離點隔離14天才能回家。在隔離點時,她一個人呆在一間房裡,感到孤獨、焦慮,還曾有過輕生的念頭,睡眠也不太好。隔離結束後回到家,有了家人的陪伴,劉婆婆的情緒問題得到緩解,可睡眠問題一直不佳,很容易做惡夢,還有入睡困難、早醒、睡眠質量差的情況。

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神經心理及睡眠障礙疾病診療組長梅俊華為劉婆婆進行了量表評估,發現她存在中重度失眠,並伴隨焦慮情緒。經綜合治療,昨日劉婆婆複查時,表示自己的失眠情況已經有所改善。


男子聽聞要復工焦慮失眠

45歲的市民王先生是名企業員工,疫情期間,他心裡非常恐懼擔憂,一直也沒出過自家大門。剛開始,他整天拿著手機,不分白天黑夜地刷各種網絡消息,有時一晃看到深夜一兩點,躺在床上過很久才能入睡,早上四五點又醒了。

最近,他接到單位即將復工的消息,害怕出門、上班時會被傳染,更是緊張得無法入睡,腦子裡考慮各種問題,越睡不著越焦慮。日前,已經一週沒睡好覺的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到醫院就診,醫生經屏為他做了量表評估,診斷王先生出現中度焦慮,加上生物鐘被打亂,因此出現了失眠。經屏為王先生對症開了相關藥物,並囑咐他調整好睡眠習慣,慢慢地情況會得到改善。


出現睡眠問題要及時就醫

“因為疫情,許多市民的睡眠容易受到影響。武漢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睡眠與心理專科門診重新開放半個月以來,來看睡眠問題的患者越來越多。”昨日,梅俊華告訴記者,因為情緒問題而影響睡眠的,佔了就診患者的6成左右。

梅俊華說,這些患者的睡眠問題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疫情帶來的焦慮情緒;疫情期間,一些市民不健康的睡眠習慣,如頻繁刷手機,作息不規律等;還有一些曾經有過焦慮、抑鬱狀態的市民,性格更加敏感,容易因疫情導致失眠等睡眠問題;另外,煙、酒等物質的過度使用也可能引起睡眠問題。她表示,近半個月來,自己還接診了十餘名新冠肺炎康復後患者和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家屬,也主要是因為疫情和疾病導致的情緒問題,影響了睡眠。

專家提醒,如果患者感覺失眠影響到了生活和社會功能,就要及時到醫院來就醫,醫生會先對患者的睡眠、情緒問題進行專業量表評估,並視情況,為患者進行治療。如果是因不健康的睡眠習慣等,導致的輕度失眠,一般可以不用服藥,醫生會教患者進行睡眠習慣的調整等,來改善失眠情況。如果患者出現中重度的失眠,需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心理諮詢、認知行為治療等綜合性治療,來改善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