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宋陵公园里那座土堆子下埋着谁?洛阳的牡丹啥时候甲天下的?谁因为卖了一堆废纸被人告了黑状,转身去苏州修建了沧浪亭?谁又给“背诵全文”事业添砖加瓦?

这些答案,或许我们可以从热播剧《清平乐》里略知一二。如果你的历史储备够多够强,可以从这部剧中看到许多小彩蛋,不强也没关系,我讲给你听。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初白丨文


你们的官家赵祯,登基前叫赵受益。赵祯的爹,也就是真宗赵恒,以前叫赵元侃。赵祯的爷爷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登基后改名赵炅。

至于为啥要改名,是因为臣民要避皇帝讳,改一个生僻字,方便臣民取名。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怒怼一切,其实是个文艺青年

剧中的八大王赵元俨这个人,看起来放荡不羁爱自由。其实历史上的他是个文艺青年,喜欢读书、写诗,会模仿王羲之的书法,还擅长画画。

但他的确是个强势的人,敢直呼宋仁宗为“老六”,随意取用宫中物品,而宋仁宗“不敢言”。

契丹人也很怕他,燕云十六州地区的小孩夜啼,大人就会吓唬说:“你再哭,八大王就来抓你了啊。”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一天往返皇宫和永定陵

赵祯恐怕得坐火车

赵祯得知生母另有他人,快马加鞭从皇宫跑永定陵来见李顺容。

电视剧上赵祯的马跑得很快,但实际上,永定陵在今天的巩义滹沱村,离开封140公里,理论上骑马可能要一个白天才能到。当然,周围也没有群山围绕。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14岁当上“国家公务员”

不该傲气么?

晏殊反对张耆升职,还在玉清宫外用笏板打了随从,这事儿让刘太后很不爽,说他年少成名,难免傲气,要贬他的官,以示惩戒。


晏殊多大成名呢?14岁。

晏殊14岁考中了进士。古人说“五十少进士”,人家晏殊偏偏14岁就中了。啥概念呢?你还在上初二,别人家孩子已经考上国家公务员了。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说人话,别绕弯子

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是西昆体的天下。这派文人爱好学习李商隐,形式十分华丽的文字,但内容却比较苍白。举个例子,梅花不叫梅花,叫“骚使”,月亮不叫月亮,叫“望舒”。

这种代指很好听,也很有意境,但弊端也很明显,文人为了显示文采,都掉书袋去了,思想却停滞不前。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有一批聪敏的士人,提出复古的文学主张。复古,就是恢复秦汉散文的传统,言简意赅,少用典故,写出来的东西让大家能看明白。

杜衍女儿心心念念的苏子美,就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先去之一。


要是北宋有藤校联盟

应天书院得坐上头把交椅

应天府书院前身叫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赵祯他爹,把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

范仲淹去应天府书院执教那年38岁,17年后,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也就是北宋最高学府。

那年,范仲淹还亲自为它写了文章——《南京书院题名记》,说:“天下庠序,视此而兴”。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读书

宋代文化科技繁荣不是偶然的。就说剧里天圣八年的那场考试,小孩在外面背出了赵祯他爹宋真宗写的诗。小孩背的两句你可能不熟悉,但前几句你一定听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啥意思?你想要的车子、票子、房子、姑娘从哪搞?读书,读就对了。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背诵全文”背后的男人竟然是他!

历史上,在考场上对考题提出疑问的并不是欧阳修,而是晏殊。

真宗朝,14岁的晏殊参加殿试,他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然后这个人,提拔了一系列文人才俊,语文课本里那些“背诵全文”的北宋诗文,大多是晏殊学生写的。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潜在作风问题


江西男青年错失状元

是不是刘太后反对欧阳修当状元的,我说不好,但欧阳修会写艳词倒是不假。他还一度因为艳词遭到了弹劾。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庆历五年,中书舍人钱穆一纸奏疏,弹劾欧阳修和其外甥女有不伦之情。赵祯虽然维护欧阳修,但也无可奈何,把他贬到滁州去了。

欧阳同志在滁州带着老百姓春游,还在一篇文章里写了好多金句,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没错,就是那篇《醉翁亭记》。


有魔力的长袍

学霸的“高考”之路

天圣八年那次考试,欧阳修一路顺风顺水,参加殿试前,他特意做了一件新衣裳。

他的同年王拱辰,看到新衣服非常的欢喜,特意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是非常的为欧阳修开心,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殿试那一天,获得状元的并不是欧阳修,而是王拱辰。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他俩的缘分特别深。先是同年参加科举,拜在晏殊门下,后来一起做了薛奎的女婿。直到晚年,王拱辰在洛阳当长官,知道欧阳修的洛阳的感情,经常在春天快马加鞭给他送牡丹花。


因为年纪大而获得的状元

该哭还是该笑?

赵祯要废后,所有的大臣都跳出来反对。有个一闪而过的名字叫宋庠。

宋庠和他的弟弟宋祁都是宋仁宗天圣二年的进士。本来宋祁的文章排在宋庠之前,但大娘娘说,长幼有先后,弟弟不能在哥哥前面。将榜首的宋祁列为第十,宋庠擢为第一,世称“兄弟双状元”。

家乡人民遂修六棱十三级砖塔一对,名日“双塔”,以示纪念,并为之建塔谓之“双状元塔”。你要是去民权,还能看到。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我只是卖了几张纸,竟然把我贬官了

没事,我去修亭子

苏舜钦年轻时即不顾流俗耻笑,和穆修一起提倡古文,比尹洙、欧阳修等开始提倡的古文运动都早。他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庆历四年范仲淹、杜衍、富弼等人延揽人才,准备实行新法。

那年进奏院祀神,苏舜钦按照惯例,用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王拱辰与他政见不合,参苏舜钦以监主自盗,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他被废后离开开封,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庆历八年(1048)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卒时年仅四十一岁。


洛阳牡丹啥时候甲天下的?

曹丹姝给杜有蘅簪了一只玫红牡丹,开她和苏舜钦的玩笑。说起来,原本开封没有牡丹,第一个把牡丹进贡到京城的是李迪,剧里闪现过几次。

李迪在洛阳当一把手,开创了进贡牡丹的先河。传说第一筐姚黄牡丹送到宫里时,赵祯开心的扔掉了头上的宫花,只戴牡丹。洛阳牡丹的身价随之水涨船高,然后就甲天下了。


太欢乐了!《清平乐》剧后居然有这么多彩蛋!涨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