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養過孩子的家長或許都經歷過孩子吃手、咬指甲的過渡期,尤其是咬指甲,很多孩子會習慣性把多餘的指甲用牙齒咬掉,在這種習慣下,過度的撕咬會指甲表面弄得“面目全非”。

很多媽媽都有過擔憂,甚至會為此訓斥孩子,想讓孩子屈服,改掉“咬指甲”的臭毛病,可孩子卻“無動於衷”習慣照舊。

也有的媽媽會認為,孩子只是小時候的壞習慣,長大了自然而然就改掉了,最多手指醜一點罷了,如此而已,可事實真的是這樣麼?或許“前人”的經驗並不是那麼可靠,啃指甲的危害遠不止影響美觀……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侄子總喜歡啃指甲,尤其是更喜歡在看電視時,看到驚險或高興的場景就會咬手指。如今十隻小手指的指甲都被啃得光光的讓人不敢直視。

被表姐打罵無數次了,孩子總是改不了。有時打得狠了,孩子會哭著說再也不敢咬了,緊張之下,又開始啃手指,又害怕被打,把手拿出來的瞬間,卻不知道該放哪兒,表姐看到侄子這幅景象都是既無奈又惆悵。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侄子長大後依然改不了自己啃指甲的習慣,在自己緊張、焦慮、或見到陌生人的時候啃得更厲害,手都撕破皮流血了自己都沒有發覺。

表姐以為孩子缺乏維生素就帶侄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表姐,孩子各項身體指標健康,建議去諮詢心理專家,可能是孩子的心理存在問題。

心理醫生告訴表姐,啃指甲不只是孩子的不良習慣,它會導致孩子產生兩種結局:

  • 不良的生理習慣,損壞孩子的外形,孩子的社交會受到影響。
  • 情緒緊張,內心焦慮,引發孩子的心理疾病。

由於表姐的錯誤判斷,差點導致侄子產生更嚴重的心理疾病。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為啥孩子愛咬指甲?成因有兩方面家長要熟知

1)孩子的習慣或是模仿行為

孩子在小時候會有很多習慣,包括啃指甲,許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自己就會改變習慣,其實這是一種可怕的現象,他們會無意識地把手放進嘴裡,長大後難以改正,會直接影響形象。

或是因為看到某些孩子啃指甲的行為,自己好奇覺得好玩就會跟風模仿,但是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父母要對孩子的模仿現象合理引導,告訴孩子模仿行為的不良影響,堅定做自己。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2)孩子會通過啃指甲來釋放壓力

孩子在1-2歲時,會把手當好吃的,如果用食物來代替手,孩子會很快改掉啃指甲的毛病。在孩子3-4歲時,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

對於4歲之後的孩子,當他們處於焦慮狀態,內心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咬指甲來釋放壓力,小孩也會有焦慮的時候,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焦慮感釋放,多些關注,讓孩子不在通過咬指甲緩解焦慮。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對於孩子啃指甲,家長要如何輔助戒除

1)家長帶孩子參加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去參加活動,豐富孩子的童年生活,去遊樂園,多接觸美好的事物,而不是無聊地啃指甲,以此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改變孩子的臭毛病。

2)改變孩子的習慣,杜絕模仿其他小朋友

孩子的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變,在小時候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尤為重要,可以用其他方式來代替啃指甲,如果做到了,家長要予以鼓勵,如果孩子模仿其他小朋友啃指甲,家長要合理引導,千萬不要惡語相向,加深孩子對於啃指甲的印象。

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是什麼模樣?兩種結局可預料

3)家長多陪伴,緩解孩子的心理焦慮

一些小孩也會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沒有機會和父母交流溝通,得到父母的關愛較少就會產生心理焦慮的現象,家長要多關心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充分的愛,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從而減少啃指甲的現象。

不知道大家的孩子有沒有啃指甲的現象,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歡迎一起交流分享。

ps: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