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拿下雙11服飾三冠王!一件爆款搖粒絨賣了20年

今年天貓雙11,優衣庫橫掃服裝界,拿下服裝綜合榜、男裝、女裝三個冠軍。

在老牌競爭對手ZARA、H&M、Forever 21等外資品牌的日子不要好過的情況下,優衣庫卻是個例外。

2019年是優衣庫正式參加的第8個天貓雙11。自2015年攬下男裝、女裝、內衣甚至服飾配件的類目冠軍以來,它已連續五年在天貓雙11服飾類榜單中奪冠。

優衣庫拿下雙11服飾三冠王!一件爆款搖粒絨賣了20年

“功夫在平時”

“所有女生們,注意了!”11月8日晚,“口紅一哥”李佳琦發出熟悉的“召喚”。不過,這一場直播的主角,不是口紅,而是“優衣庫”。

這是優衣庫的淘寶直播“首秀”。優衣庫稱,是一次針對年輕人的“試水”。不過,對於直播這件事兒,優衣庫還比較謹慎。

“90後”小梁,資深優衣庫粉絲,一身搭配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是優衣庫。但今年天貓“雙11”,小梁沒在優衣庫剁手,因為已經提前買了好幾件。

像小梁這樣的粉絲不少,針對他們,優衣庫準備了返場的天貓雙11“狂歡優惠”。

優衣庫認為,天貓雙11是對品牌的一個考驗,不敢鬆懈。優衣庫每一天都在做生意,每週都會有產品優惠。但在11月11日這天,產品、服務、品牌能力的長期積累會集中爆發。

對優衣庫而言,“備戰天貓雙11,功夫在平時”。

優衣庫拿下雙11服飾三冠王!一件爆款搖粒絨賣了20年

優衣庫的“新零售”

時間回到3年前,2016年天貓雙11優衣庫10小時售罄,被網友們戲稱為“提前交卷的學霸”。

這一年,優衣庫做了一個嘗試——打通線上線下庫存,開啟線上下單、門店自提等動作。而此前一個月,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也提出了“新零售”。

優衣庫的這些新零售嘗試不是拍腦袋做的決定,而是來自消費者的意見。

優衣庫曾連續兩年調研消費者對天貓雙11的消費期待,結果發現對門店自提和換貨的呼聲很高。於是很快在天貓旗艦店上線了門店自提、異地自提、門店換貨等服務。

優衣庫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天貓雙11,優衣庫在門店自提的基礎上又推出“門店換貨”,網上買的衣服不合適,可以直接在門店換貨,省去了快遞來回的時間。

線上線下雙向引流,優衣庫在提升顧客購物體驗的同時,還激發了不同渠道的積極性。

今年天貓雙11,優衣庫全國O2O店鋪銷售額同比去年3倍以上。

優衣庫的產品注重材質和性價比,所以體驗很重要。優衣庫方稱,有優衣庫門店的城市,天貓上的銷售一定好,沒有優衣庫的門店,銷售就會差一些。

優衣庫把中國的700多家門店,看作是優衣庫在線下的700多個服務點,與顧客一對一直接溝通。它們既是展示品牌的招牌,是前置倉,還是售後中心。

當下,優衣庫正以每年新增80-100家的速度,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優衣庫方面還透露,在中國市場“線上線下庫存打通”的模式正被複制到國際上其他地區。

優衣庫拿下雙11服飾三冠王!一件爆款搖粒絨賣了20年

優衣庫的爆款邏輯

優衣庫的產品很“奇怪”——月薪5000元的穿,月薪5萬也穿。優衣庫的常客會說,當不知道選什麼時,買優衣庫總沒錯,因為款式不出錯,質量也挺好。

優衣庫的目標客群是6-60歲;商品SKU以基本款為主,也有設計師合作系列。

對此,可以從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的經營理念中找到原因:“優衣庫的休閒服必須跨越年齡、性別,甚至無視國籍、職業、學歷,真正做到這是大家的服裝。”

為什麼“大家的服裝”屢出爆款?

柳井正說:“以超出顧客想象的方式,將顧客需要的東西提供給顧客。”

1998年11月,優衣庫推出一款搖粒絨衫,售價1900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元。

當時,搖粒絨還是戶外登山服才用的高端材料。優衣庫從日本東麗公司買原料,在印度尼西亞紡成絲,在中國進行紡織、染色。利用技術研發和全球供應鏈的能力,把產品的成本降下來,做到了高質、低價。優衣庫搖粒絨的質量可靠,價格卻低了一大截,所以一炮而紅,當年賣了200萬件,至今仍是其最暢銷的產品之一。

優衣庫拿下雙11服飾三冠王!一件爆款搖粒絨賣了20年

優衣庫有何不同?

和Zara、H&M等快時尚品牌不同,優衣庫的門店裡擺滿基本款,衣服看起來普普通通,和時尚不沾邊。事實上,優衣庫也不認為自己是一家快時尚公司。

優衣庫的特別之處,正是不追求時髦。柳井正曾說,“服裝不僅僅是時尚。”他認為,不追求時尚的人不在少數,優衣庫就是為這種人服務的。

別的服裝品牌主打時尚,優衣庫獨樹一幟,主打生活化的舒適風格。

誰都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但優衣庫硬是做到了優質低價。

柳井正的辦法是自主設計,委託工廠加工,打造自己的供應鏈。1988年,優衣庫在中國設置採購辦事處,並安排專人在中國的工廠現場做生產和質量管理。服裝製作完成後,優衣庫把商品買斷,工廠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這樣從設計到終端銷售各個環節高效運作,節約了一定的成本。而且,優衣庫的大部分產品都是基本款,原材料成本也更好控制。

優衣庫的衣服不僅便宜、舒服,穿一年到下一年還能穿,跟其它品牌的衣服也可以隨意搭配。而Zara和H&M這樣的快時尚品牌過於關注時尚,犧牲了質量,不少衣服洗過幾次就不能穿了。

在性價比上,優衣庫完勝。在服裝陳列和材質上,優衣庫也有自己的獨特堅持。

1984年,優衣庫的第一家店開業,柳井正站在顧客的立場考慮問題,確定的店鋪經營理念是“讓顧客像買雜誌一樣買休閒服”。因此,從第一家店開始,優衣庫就把店面做成了類似倉庫的樣式。每家店都有高高的吊頂和寬敞的過道,再把大量的衣服整整齊齊擺出來,從地板堆到天花板,方便顧客取拿。這樣的倉庫式陳列方式沿用至今。

服裝面料的科技感,又是優衣庫的一大亮點。

1998年的搖粒絨熱潮讓優衣庫一舉成名。當時,羊毛外衣被戶外品牌壟斷,市場價格超過1萬日元。優衣庫的搖粒絨保暖效果好,售價卻低得驚人,只要1900日元,簡直是“價格殺手”。

優衣庫拿下雙11服飾三冠王!一件爆款搖粒絨賣了20年

此後優衣庫繼續保持材質的優勢,AIRism、Dry EX、Heattech、輕羽絨,都是別的品牌沒有的科技功能面料,也引領了一個個潮流。

優衣庫的優點還不止這些。隨便走進一家優衣庫門店,都會有很直觀的感受。店裡的貨品擺放整齊,環境乾淨;進去逛逛,不會有店員跟在身後推銷;不管是孩子、年輕人和中老年人,各個年齡段的顧客都能在店裡買到合適的衣服,老少“通吃”;衣服尺碼齊全,連難買衣服的胖子和孕婦,優衣庫都照顧到了。顧客對優衣庫的好印象,自然慢慢加深。

優衣庫的服裝雖然不時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它每年都和世界頂級設計師們合作發售聯名款。要知道,這些設計師的衣服特別貴,普通人是消費不起的。4月在中國遭到瘋狂搶購的KAWS聯名款T恤,就是優衣庫和紐約當代藝術大師KAWS合作推出的。KAWS公仔價格動輒上萬,優衣庫的聯名款只要99元。

迅銷,意思就是迅速捕捉顧客的需求,迅速把顧客的需求商品化,迅速擺上店鋪銷售。生產了好的產品,還需要有一個高效運作的經營體系,把衣服快速賣出去,轉變成企業的利潤,優衣庫也做到了。

優質低價的優衣庫在消費低迷的日本受到極大歡迎。2001年,優衣庫開始走向國際,把店開到了英國、中國、韓國、泰國等世界各地。

優衣庫的成功有一半要歸功中國市場

迅銷創始人柳井正常說:“優衣庫的成功有一半要歸功中國市場。”這話不假。優衣庫為迅銷貢獻了8成以上營收。而迅銷增長最快的市場,在中國。

2019財年,優衣庫在中國的營收增長14%達50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1億元,在線銷售額更是同比大增30%。

利潤漲得更快。去年,優衣庫從中國賺走47億元。今年,它在中國的營業利潤約合59億元,漲幅達到21%。

換句話說,如果把整個迅銷集團的利潤分三塊,有一塊完全來自中國。

優衣庫拿下雙11服飾三冠王!一件爆款搖粒絨賣了20年

公開參考記者發現,迅銷財報裡,優衣庫中國地區的營收被單列出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目前,優衣庫在中國地區的營收已經佔到優衣庫總營收的22%,中國是僅次於日本本土的第二大市場。

迅銷很看好中國市場。它預計,3年後,也就是2022財年,中國地區的營收將達到1萬億日元。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優衣庫?

中國的消費者,對優衣庫再熟悉不過了。

最近幾年,快時尚的日子普遍很不好過。今年Forever21還走向破產,而優衣庫在中國大陸的門店越開越多。

2015年開始,優衣庫每年都在中國開至少90家實體門店。目前,優衣庫在中國門店數超過700家。

2009年4月,優衣庫入駐天貓。線上銷售讓優衣庫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也幫它覆蓋到了眾多還沒開店的地方。最近4年的天貓“雙11”,優衣庫的銷售額都是服裝類第一。

對質量的重視,讓優衣庫正好迎合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優衣庫的優勢在於“全”。不管是孩子、年輕人和中老年人,還是體重超標的人以及孕婦,所有人都能在優衣庫找到合適的衣服。

優衣庫的門店越來越多,服務到位,陳列乾淨整潔,讓人逛起來毫無壓力,有不少人看到門店,就會進去轉轉看。

它還專門在中國推出線上下單,線下門店取貨的服務。一個個細節累積,讓中國顧客對優衣庫的好印象越來越深。

GU新星閃耀

迅銷財報裡的最大亮點,是另一個服裝品牌GU(極優)。GU是優衣庫的姊妹品牌,特點是低價和時髦,面向更年輕的客戶群體,比如學生。

GU在迅銷的2019財年交出了成立以來史上最好的“成績單”——收入同比增長12.7%達2387億日元,營業利潤大增139.2%達281億日元。

GU是個年輕的品牌,2006年才開出第一家門店。

它的大多數門店都集中在日本。在中國的門店只有10家,其中上海有8家。

不過,2013年,GU開第一家海外門店時,就把地址選在了上海。GU也入駐天貓,開了官方旗艦店。

今年,GU押對了時髦單品,寬鬆運動衫、針織衫和T恤大受歡迎,每件銷量達數百萬件。

目前,來自GU的營收只佔迅銷總收入的1成,但其潛力不可小覷。據迅銷預計,2020財年,GU的全部門店數將從目前的421家增加到445家。

將來,GU料將成為迅銷佈局低價服裝線的利器。

把總部搬進倉庫,優衣庫能成為世界第一嗎?

現在的迅銷是全球第三大服裝製造和零售商,排在Zara的母公司Inditex和H&M之後。不過它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第一”。

為實現這一目標,2017年2月,優衣庫把總部搬進有明倉庫的6層,開始推行“有明計劃”,進一步改進設計,規劃,生產,物流和銷售的所有流程。

在位於東京灣沿岸有明區的辦公大樓裡,匯聚了設計、倉儲、物流等,效率得以提高。

現在的優衣庫把信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會基於信息改造供應體系。優衣庫希望藉助信息化的力量,做到“不做沒用的東西,不運沒用的東西,不賣無用的東西”。

2018年,優衣庫還和谷歌建立合作關係,運用大數據和用戶畫像,預測流行的顏色和款式,預測需要追加生產的商品數量。

這些做法能幫優衣庫把握用戶的喜好,提高效率。但這些還不夠。雖然經歷了多年的耕耘,優衣庫在北美和歐洲的營收都不高,只在亞洲打開了市場。要提高營收,還得指望中國市場。

那迅銷距離世界第一服裝製造和零售商Inditex有多遠呢?

Inditex旗下有Zara、Pull&Bear、Massimo Dutti、Bershka等多個品牌。Inditex的2018財年營收達261.5億歐元,合人民幣2023億。只算Zara一個品牌,銷售額也比迅銷高。

迅銷旗下只有優衣庫和GU兩大品牌,優衣庫佔營收的8成以上,GU只佔1成。2018財年,迅銷總營收為2.13萬億日元,合人民幣1354億。和Inditex的營收還有669億元的差距。

對於柳井正來說,目標訂得越大,就越有幹勁,這也許就是他70歲還沒退休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