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嵩的《天龍八部之宿敵》,一句歌詞可能很多人理解錯了

2011年,內地音樂人許嵩發行了單曲《宿敵》,由於這首歌是為搜狐公司旗下的網絡遊戲《天龍八部3》所作的遊戲主題曲,所以也被叫作《天龍八部之宿敵》。和許嵩之前的許多作品一樣,這首歌也是由他填詞作曲,是一首典型的中國風歌曲。

副歌部分有一小段歌詞是這樣的:“當恩怨各一半,我怎麼圈攬,看燈籠血紅染,尋仇已太晚,月下門童喟嘆,昨夜太平長安。當天上星河轉,我命已定盤,待絕筆墨痕幹,宿敵已來犯,我借你的孤單 今生恐怕難還”。

許嵩的《天龍八部之宿敵》,一句歌詞可能很多人理解錯了

許嵩-宿敵 副歌部分歌詞

“月下門童喟嘆,昨夜太平長安”這句的解讀,網上無論是360問答、百度、愛問知識人,搜索到的都是解讀為:月光下的門童輕嘆道,昨天夜晚的長安城是多麼太平安康啊!千篇一律複製粘貼的結果,就是一人錯則千百人錯。不知道第一個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是誰,也許在他的理解,“長安”當然是指古長安城,因為這很中國風。但是小編認為,“長安”在這裡其實是“長治久安”的意思。

1.歷史背景

小說《天龍八部》發生的年代大約是北宋哲宗年間,也即公元1090年。而在唐朝盛極一時的長安城,彼時早已破敗不堪。以下引用自河南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員田冰所著《唐末長安城毀廢過程考察》:

“唐末長安城毀廢非一日之事。。。長安城曾遭遇幾次破壞。。。天佑元年正月,朱溫強迫長安城內的皇室民人全部遷往洛陽,拆毀宮殿、官舍與民宅。。。長安作為國都至此徹底毀廢”

而唐滅亡以後,經歷了五代十國,直至北宋年間,千瘡百孔的長安城再未恢復元氣,也沒有發生大的戰事。既如此,“月下門童”如果活在唐末,也許他會感嘆“昨夜長安城太平無事”,但是北宋年間的“月下門童”感嘆長安城就不合情理了。

許嵩的《天龍八部之宿敵》,一句歌詞可能很多人理解錯了

《宿敵》是網遊《天龍八部3》主題曲 圖片源自360圖片

2.歌曲背景

此首歌是為網絡遊戲《天龍八部3》打造的主題曲,許嵩為了創作這首歌,專門復讀了一遍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在小說中,多次出現的地方是大理、姑蘇、雁門關、少林寺、塞外遼國、西夏皇宮等等,沒有出現長安城。那麼歌曲創作時,許嵩不太可能讓門童感嘆長安城。

綜上,“昨夜太平長安”中,長安其實就是長治久安的意思,它和太平一詞,形成互文的修辭手法,通過門童喟嘆昨夜的太平和安寧,來烘托今日的“宿敵已來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