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反覆悔婚和貝多芬的頻繁搬家:童年陰影伴一生

卡夫卡曾與多個女人交往,一生三次訂婚、三次悔婚,終生未婚

;貝多芬在維也納生活的35年裡,在市裡市外搬來搬去的住址達65處!——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反覆悔婚和頻繁搬家的古怪性情背後有童年的陰影在

卡夫卡的反覆悔婚和貝多芬的頻繁搬家:童年陰影伴一生

父親的教育:簡單粗暴強勢

卡夫卡的父親老卡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猶太富商,經營一間擁有自己品牌的高檔時裝店。

老卡在家裡掌握絕對權威,飛揚跋扈,說一不二;對小卡的教育無非是咒罵、威嚇、諷刺等簡單粗暴的方式,小卡往往無端地承受著各種恐嚇,心靈像一條被父親撕碎的魚,傷痕累累!可以看一段卡夫卡對童年的回憶:

卡夫卡的反覆悔婚和貝多芬的頻繁搬家:童年陰影伴一生

木心:卡夫卡與林黛玉最般配

“有一天夜裡我嗚嗚咽咽,吵著要喝水,可能並非真的口渴,多半是為了慪氣。您聲色俱厲,幾番呵斥未能奏效之後,您就將我從被窩裡拽出來,挾到陽臺上,關了房門讓我一個人穿著背心在那兒站了很久。我不想說這樣做不對,當時要保持安靜也許確實沒有別的辦法,可是我的心靈卻因此帶上創傷:我一想到——我的父親,那最高的權威,他幾乎毫無道理地走來,半夜三更將我從床上揪起來,挾到陽臺上,視我如草芥,內心就感到很痛苦…….., 就我而言,您做父親太堅強有力了。特別是我的兄弟們幼年夭折,妹妹們又是多年以後才出世,於是我一個人就首當其衝,而我又太虛弱,大有不堪消受之感……”——《致父親的信》

父親的強勢粗暴教育使卡夫卡變得優柔寡斷、內向悲觀缺自信

卡夫卡的反覆悔婚和貝多芬的頻繁搬家:童年陰影伴一生

貝多芬父親老貝是個低級的宮廷歌手,性情暴躁,喜怒無常,還沾有酗酒的惡習;因為家道中落,老貝把重振門楣的希望寄託在小貝身上,於是小貝的童年就慘了:四歲時由老貝在家裡開始了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每天練習鋼琴和小提琴八個小時,哪怕是寒冬手指凍僵;只要小貝彈錯一個音符,粗大的棍棒就無情地落在貝多芬的身上。粗暴封閉的教育方式使小貝性情孤僻,很難與人和睦相處,這就是頻繁搬家的主要原因!

卡夫卡的反覆悔婚和貝多芬的頻繁搬家:童年陰影伴一生

如何治癒童年的陰影?

看一下美國人韋恩•迪伊的故事。在他出生之後沒多久,酗酒的父親就離家出走了,

母親養不起三個兒子,把他們送進孤兒院。兄弟三人懂事後,談起被父母拋棄而傷心,只有韋恩•迪伊一個人積極樂觀:“你們看,在這兒多好啊,多自由啊,沒有大人管著!”

卡夫卡的反覆悔婚和貝多芬的頻繁搬家:童年陰影伴一生

韋恩•迪伊10歲的時候,再婚的母親把他接回了新家。不幸的是,繼父也是一個酒鬼,還虐待他。“我那時候就明白,不管我身上發生了什麼,我的命運都完完全全掌握在我自己的那雙小手中,不在任何其他人的手中。”——韋恩•迪伊不斷地運用積極思維為自己尋找力量,用心態和信念治癒了童年的陰影!

卡夫卡的反覆悔婚和貝多芬的頻繁搬家:童年陰影伴一生

如果你改變看待事情的方式,你看的這件事也會改變。” 但是,如何看待過去的事情,是 生活在昨天的痛苦中無法自拔、還是面向未來唱起明天會更好?

——答案就在你的選擇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