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從業20年葡萄酒營銷人:“渠道政策學白酒,品牌推廣學洋酒”?

這位從業20年葡萄酒營銷人:“渠道政策學白酒,品牌推廣學洋酒”?

文 | WBO團隊


“最近和一些菸酒店老闆溝通,他們對小標籤一類的進口葡萄酒已經開始感到厭倦了,因為這類產品供應方不穩定,無法形成客戶黏性。”禾源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濤告訴WBO。


01

從經理人到創業者,為什麼要選大牌合作?


這位從業20年葡萄酒營銷人:“渠道政策學白酒,品牌推廣學洋酒”?


韓濤進入葡萄酒行業時間已經超過20年,曾經在王朝、保樂力加等知名酒企擔任經理人。運作過包括法國香奈、幹露智選等品牌,積累了豐富的從區域到全國的營銷經驗。


在結束職業經理人生涯後,韓濤在上海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代理智利幹露集團旗下的一款產品。


在韓濤看來,經銷商選品首先考慮的是要把這個產品賣個哪個消費群體?


在選品之前,他也考慮過一些國外小酒莊的產品,後來還是選擇了商業品牌,因為韓濤覺得葡萄酒只有滿足銷量最大的國民消費者需求,市場才足夠大。


其次需要考慮的是目標消費群體為什麼要購買這個產品?


為此,韓濤總結了自己的“三有”標準。即有顏、有值、有趣。


如今國內市場可以見到30多個國家的葡萄酒,作為經銷商,如何選擇產酒國和品牌呢?


韓濤認為,如果酒商想把生意盤子做得大一點,應該選擇向中國出口量排名前五的國家和全球銷量排名前10位的品牌。此外,這10個品牌在中國當前市場中的狀況也要考察,選擇相對價格穩定、品牌形象有特點、市場支持接地氣、貿易條件有優勢的品牌。


02

渠道政策學白酒,品牌推廣學洋酒


這位從業20年葡萄酒營銷人:“渠道政策學白酒,品牌推廣學洋酒”?


韓濤認為葡萄酒未來的趨勢,一定會是像中國的白酒一樣,品牌越來越集中。


白酒無論消費者的地域、性別和年齡,已經形成了習慣性飲用,其營銷方式更有效的連接了經銷商和消費者。


其次白酒是在中國所有酒類消費中體量最大的,那麼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認為,有更多的經銷商適應並習慣於白酒的操作模式,用白酒的營銷話術更容易和經銷商溝通。


因此運作進口葡萄酒,把國外的營銷模式簡單復刻到中國會面臨水土不服,必須借鑑白酒的營銷模式。


但是不是簡單借鑑就能夠成功,必須創造性的嫁接。因為在洋酒公司的從業經驗,韓濤在品牌推廣領域,借鑑了一些洋酒公司的操作方式,比如酒會的主題、流程設計、裝飾,物料的標準等方面。“除了酒會餐標可能比一些頂級洋酒要低一些,營造的氛圍都會給參與者帶來很好的體驗感。”韓濤稱。


韓濤這期直播將從4個方面分享他和大品牌多年博弈的心得。


1、結合自身在多個國內、國際知名品牌任職的經歷,分享自己創業後選擇進口葡萄酒品牌的標準。

2、“野路子”起家的區域經銷商如何才能和國際知名葡萄酒品牌廠家達成合作?

3、代理國際品牌的優劣勢是什麼?

4、運作進口葡萄酒為什麼要借鑑中國白酒和烈性洋酒的營銷模式?哪些可以學?


疫情後,萄酒市場品牌化趨勢逐漸明顯,WBO將繼續精彩解讀。4月29日(週三)晚上8點WBO商學院抖音公開課,我們將邀請禾源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濤,WBO葡萄酒商學院院長楊徵建連麥進行討論,希望他們觀點的碰撞能夠給讀者帶來更多品牌運作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