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全省發展的“基石”——一論在新起點上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河南日報評論員

明確方位才能找準方向,把握大勢才能贏得未來。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指示精神,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充分彰顯了省委省政府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堅定信心和決心。

縣域穩則大局穩,縣域活則全盤活,縣域強則省域強。縣域經濟在發展全局中始終是強力支撐、堅實底盤。我省縣域面積佔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經濟總量佔比超六成,在全省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高質量發展基礎在縣域、潛力在縣域,很多優勢也在縣域,探索走出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子,夯實縣域經濟這個全省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必須扛穩的政治責任、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後,我們緊緊圍繞縣域治理“三起來”,強力推進脫貧攻堅,紮實開展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全面推進10個省直管縣(市)改革發展,融合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縣域經濟亮點不斷。但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距離。

要看到,縣域經濟發展到今天,無論外部環境還是內在支撐,無論群眾期盼還是市場導向,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各地發展分化態勢日益明顯、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通過這次疫情,我們進一步看到,抗衝擊能力比較強、恢復比較快的地方,往往也是轉型升級抓得早、結構調整力度大的地方。我們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跨越常規關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決戰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更加突出地擺在面前。我們要把握時代大勢,瞄準更高目標,深挖優勢潛力,讓縣域經濟活力再次迸發。

推動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戰略,進一步提升了河南的戰略地位、放大了河南的戰略格局、凸顯了河南的戰略優勢,也為縣域發展樹起了轉型的座標、立起了躍升的平臺。鄭州、洛陽和中原城市群等增長極的培育打造,為縣域發展提供了強大牽引力量;黃河流經我省20多個縣(市),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廣大縣域在走綠色路、打綠色牌上有了更重責任,有了新的契機。我省縣域經濟正處在重要關口、具備後發優勢,全省縣域蘊藏著千萬級別的“人口紅利”,龐大的勞動力蓄水池、成長起來的產業工人隊伍、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群體,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所在、後勁所在。縣域積蓄的萬億級投資和消費需求,成為寶貴的稀缺資源,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兩大戰略的疊加讓縣域發展的位勢不斷提升,競爭優勢的重塑讓縣域發展的潛能加速釋放,探索積累的經驗讓縣域發展的路徑更加寬闊,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勇探新路,我們就一定能在中原大地上繪就新時代縣域發展新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