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露仁麥”嗎?你吃過“露仁麥”熬的麥仁湯嗎?

記得在大集體時代的生產隊,隊裡種過幾年大麥和露仁麥,我那時候還是個小學生,也不太懂漏仁麥和大麥的區別。好像漏仁麥、大麥、小麥的麥苗沒有什麼差別,葉子也差別不大,應該說露仁麥和大麥 是一類,很相似。

你認識“露仁麥”嗎?你吃過“露仁麥”熬的麥仁湯嗎?

和小麥相比,漏仁麥和大麥的麥稈比小麥的高。最大的區別在於麥穗,成熟時小麥的穗子是直立的,大麥、露仁麥的麥穗是耷拉著的;還有就是大麥露仁麥的麥芒特長,小麥的麥芒稍短些。另外,同時播種,大麥和露仁麥要比小麥早成熟個半個多月,這就是農村人常說的“大麥先熟",之所以有“大麥"和“小麥"的區別,就是因為大麥先熟的緣故,被稱為麥中老大。麥子結穗長籽後,由於露仁麥沒有穎皮,麥籽能被看到,看著像裸露在外的,所以農民們都習慣叫它“露仁麥”。說到露仁麥,自然會想到麥仁湯。

你認識“露仁麥”嗎?你吃過“露仁麥”熬的麥仁湯嗎?

大集體時代由於缺糧食,我們吃什麼都感到特別香。我們小時候是很難吃到撈麵條的,即使午飯,也是喝粥,我們豫西人都把喝粥說是喝湯。我的記憶裡夏天的中午我們小孩們都端著粥碗集聚在大樹下吃飯,大部分都是喝的麥仁粥。那時候的湯都稀,說能照出人影根本就不誇張。當然了,我們喝的麥仁粥裡的麥仁有小麥仁,也有大麥仁,還有露仁麥仁,相比而言,小麥仁 要好喝些。

你認識“露仁麥”嗎?你吃過“露仁麥”熬的麥仁湯嗎?

後來實行了生產家庭責任制,農民自己當家做主,想種啥自己安排,露仁麥和大麥就逐漸沒有人種了。究其原因,我感覺可能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大麥和露仁麥的產量較低。第二,和小麥生長期不同,給農民的麥收造成不便。在農村待過的人都知道,過去農村打麥都是在土打麥場裡,麥收前都要耖場。大集體時代活多事多,時間總感覺不夠用,提前半月二十天整治麥場是不划算的,何況其間一旦下雨,麥場還得再耖造一遍。另外,大麥和小麥同場脫粒曬乾,容易攪雜,這是麻煩的事,一旦混雜,第二年的麥地裡就成雜交麥了。

你認識“露仁麥”嗎?你吃過“露仁麥”熬的麥仁湯嗎?

第三,不好吃,做為糧食食用,不管大麥露仁麥怎麼也比不上小麥。大麥和露仁麥主要是製造啤酒的原料,也還用於藥材,而小麥主要是加工成麵粉做饅頭和麵條吃,是北方人第一位的主食。至於為什麼現在的農民很少再喝麥仁湯,我想是缺乏加工工具的原因吧!除去麥皮的石制工具現在農村都棄用了。

你認識“露仁麥”嗎?你吃過“露仁麥”熬的麥仁湯嗎?

很令我吃驚的是,上百度去搜,關於"露仁麥″的內容很少。好像說"露仁麥”就是青稞麥,也叫裸大麥,元麥、米大麥。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和四川和雲南一帶,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我們是農民,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更不用說到過青藏高原了,關於青稞支的印象差不多都來源於電視和書本知識,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青稞酒。難道在我們心裡極為神秘傳奇的青稞,我們小時候就吃過嗎?我真的蒙圈了!有懂的看官嗎?請出來給咱解釋一下,讓咱長長見識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