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今天看了部老電影《大護法》,與其說是電影,不如說是"動漫電影",這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電影,記得當時也是興致昂昂的跑到電影院看了,講真,當時沒太看懂,或許是劇情設計的過於複雜,又或許是內心的偏見,導致沒能去理解,時光荏苒,已記憶不清。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豆瓣影評

為什麼會說內心的偏見,是由於不專業的叫法,像極了一部"動畫片",又是國產的,而作為成年人,總覺得跑到電影院看部"動畫片"是件很詭異的事情,除非是帶著孩子去的。

而長期被日本"動漫"薰陶著,那種敘事方式,那種人物背景以及其中的故事情節,可能從內心對國產"動漫"就有了那種不成熟的看法,當然這是粗淺的認識和理解。

再回首,看這部《大護法》時,滿滿的都是感動,從故事內容到整個畫面的設計,都是非常講究的,從某種角度上,脫離了日本動漫的那種影響和束縛,但又沒有完全標新立異,同時又增加了一些"山水國畫風",讓觀眾在畫面的難以接受程度大大降低,而且代入感也非常好,從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國漫的崛起,而這部《大護法》就是非常好的證明。

整部影片講述的是奕衛國的太子為了追求自己畫畫的夢想,逃出了皇宮,誤闖進花生鎮,而負責保護他的大護法,也隨之而來,結果發現了花生鎮更大的秘密,捲入了一場被慾望支配的陰謀故事中。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劇照


以前在壓力比較大的時候,看過一部動畫片叫"畢加豬",裡面有一句臺詞一直記憶猶新:人生不過是笑笑別人,也被別人笑笑而已。當然這句話只是為了取悅下自己,放鬆下心情。而在《大護法》中,講述的更為深刻,關於生活的殘酷(我到底是誰)、關於人性的懦弱(不敢反抗)、關於習慣的自知而不自知(成為天下第一刀的理想)。

1、我是誰,生活與內心無盡的恐懼

坐落在山谷中那五彩斑斕的小鎮,由於上空飄著一顆巨大的黑色花生,故取名為花生鎮。

這個鎮最大的特點就是,外表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而居住這裡的多數"花生人",都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從何而來?即使連後之而來的大護法,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那麼強大的力量,只知道保護太子是他的職責,而他已經保護了好幾任的太子了……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劇照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劇照


想想這樣的場景就像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讓我不得不聯想到,生活在當今社會的很多我們,為了生活我們四處奔波,沒有任何一絲絲敢停下腳步的怠慢,因為身後可能面臨的是各種各樣的貸款,身後的孩子、家庭、等等,唯有能做的,就是馬不停蹄,以至於我們忘乎了所以,忘記了曾經的雄心壯志,忘記了曾經吹過的牛,只記得一個信念,就是努力工作,心中更是不會有自己。


有人說: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生活中越是沒有自己的影子……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孤單


2、人性的懦弱,總是隨波逐流


人性的懦弱,總是會隨波逐流,而我們往往都是習慣性的。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詞語叫"牆頭草"。

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比喻毫無立場、主見,唯利是圖的人。如:「他是個標準的牆頭草,那方對他有利即倒向那方的小人。」也作「牆上草」。

當有花生人想要抗拒這種生活以及掙脫囚籠的時候,四處被執法者追殺,所謂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為同類被壓迫的花生人,沒有去幫助,反而向執法者高密,無論是站在任何一個角度,都讓人心寒。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向執法者告密


也正是因為都存在這樣的想法,導致沒有人去抗爭,也就一直習慣著被壓迫的習慣,如果有一天沒有被壓迫,可能反而都覺得不適應。隨波逐流,會讓人失去靈魂,失去伸張正義的勇氣,而同樣失去靈魂的國家,終究也都會行屍走肉般。

就像歐陽吉安告訴那些花生人一樣:你們是不能說話的,如果你們開口說話,就會給村莊帶來災難,帶來不幸……

站在雲霧之中,被神化的歐陽吉安,便是最高的統治者,他有著絕對的發言權和裁判權,所有的人都"不敢"與其抗衡,在這種長期的思想灌輸和壓迫下,所有的花生人,就像機器般的傳送與輸出。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雲霧中的吉安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雲霧中的吉安


3、錯誤的堅持是正確的價值觀


何為錯誤的價值觀?

在影視中包茂是一個看上去有夢想有追求的人,他要成為"天下第一刀",光宗耀祖,歐陽吉安,便給他提供一個可以"練習刀法"的場所,就是花生鎮的"屍體處理廠",並告訴他這些都不是人,都是飼養的"家禽",他們都不會說話,於是包茂就相信了,並且非常感恩於歐吉安,認為那是他的恩人,他要用一生來報答歐陽吉安的,就像影片中,他給歐陽吉安下跪那樣,像極了一種諷刺,錯誤的認為那就是自己的夢想, 並且助紂為虐。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助紂為虐的包茂

這就好比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盲目的把聽從父母當做是一種孝順,有時候未必是一件正確的事。


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朋友,他畢業以後就去南方工作,在工作之餘認識到了南方的姑娘,而作為北方的他,其實在生活習性上有很多的差異,但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愛情,可以克服一切的,在愛情長跑五年之久,商定好今年年初要結婚的,於是帶著女朋友回家了給父母看了看,他媽媽死活不同意那個女孩,原因是女孩個子太矮了。

在我的認知裡,女孩1.60其實不算太低了,在南方的話。可不管我那兄弟怎麼鬧,怎麼跟父母解釋,都沒用,他媽是鐵了心的不願意,並且說了很多傷人的話。

最終,愛情敗給了現實,由於父母的阻撓,兩人就那樣分手了。


一個小小的案例,只是想說明,錯誤的堅持一些東西,未必都是正確的。


《大護法》:我們努力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最終卻成了笑話


這讓我想起魯迅筆下那句話:

中國人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套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懦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即一天一天的墮落,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


正不是描繪那些"自以為豪"的花生人麼!


總結:


整部影片,或許是想要變得內容過多,在短短的90分鐘,顯得過於倉促,同時也有很多的細節並沒有講到,或許這些並不是那麼的重要,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們什麼。

我一直都認為,每一部電影都有它的價值,就好比存在即合理,只是價值的大小以及參考意義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