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醫生,核磁太貴,能改成CT嗎?”

“醫生,我來體檢,給我來個全身核磁吧!”

“醫生,為什麼別人拍X光片而我要去CT?”

……

免不了會有各種各樣的檢查

X線、CT、核磁、B超是最常見的影像學檢查,但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同一部位為什麼要做CT和核磁兩個檢查?胸痛時,X線和B超應該選哪個?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影像學檢查的區別及如何選擇。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像把麵包壓扁了看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X光檢查,也叫拍片子,它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塊棉花,看不到裡面的纖維紋理,但用手壓癟了會清晰一些,最後拍出來裡面的纖維紋理,得到一張平面成像。


A

適用情況

X線檢查應用非常廣泛,可以幫醫生做出迅速的初步的判斷。X線檢查可以發現很多問題,如肺癌、乳腺癌(通過乳房X線檢查)、顱骨骨折、肺炎、骨折及牙齒問題等。特別在懷疑四肢、脊柱等部位出現急性外傷,傷及骨骼的情況下,臨床大夫會優先選擇X線檢查。

B

侷限性

X光檢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成像也容易受衣物、首飾甚至過厚軟組織的影響,一般多用於粗看骨骼健康。

過量的X射線照射到生物機體時,可能造成生物細胞受到破壞。因此,一般情況下,孕婦、備孕人群不建議做X光,以免影響胎兒。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像把麵包切片看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CT檢查其實也是利用X光給身體拍照片,但要拍很多張,比X光更細緻。它是一層一層地穿過人體檢查的,且經過計算處理,不僅干擾較少,還可以從多個平面觀察組織結構,反映骨骼的立體形態。

從效果來看,CT檢查就像把麵包切片看,能得到各個平面的麵包紋理,可以綜合觀察組織結構。


A

適用情況


CT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X線的加強版,如果粗看X線片看不清楚,可能得選擇CT進一步細看。一般重要部位的CT檢查,如:頭顱、胸腹、脊柱、骨盆等優於常規X線。

CT對胸部疾病,如肺部結節、淋巴結增大、氣管狹窄等的診斷,以及肺癌的篩查等都有較大的意義。

CT檢查對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頭頸部疾病的診斷、大血管檢查等也有很大的價值。如:顱內腫瘤、早期鼻咽癌的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篩查等等。


B

侷限性

對於腦部、脊髓、實質臟器等,CT成像不如核磁共振檢查清晰。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搖一搖看的檢查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核磁共振(MR)利用強大的磁場,讓身體中的水分振動起來,再平靜下來,感受裡面的振動,形成像後可以觀察到正常組織與患病部位之間的差異。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戲說為“搖搖看的檢查”。


A

適用情況

核磁共振可以隨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層,且無輻射。對顱腦、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變的顯示,都比CT要好。

核磁共振對病變組織的敏感度優於CT,尤其是關節、肌肉、中樞神經系統等軟組織的檢查結構更清晰。

核磁共振對脊柱、關節、腫瘤、感染性疾病、淋巴結核血管結構之間的相互鑑別,有獨到的優勢。

B

侷限性

對肺部、骨骼結構的細節表現、骨折等方面檢查,核磁共振不如CT效果好。要注意的是:體內留有金屬物品者、帶有心臟起搏器者不宜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前要先告知醫生。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像挑西瓜敲一敲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B超,是利用超聲波穿透人體,聲波遇到人體組織時會產生反射波,反射的回聲即為B超畫像。這就好比挑選西瓜時,邊敲邊聽,體會里面的情況。


A

適用情況


超聲以強度低、頻率高、對人體無損傷、無痛苦、顯示方法多樣而著稱,尤其對人體軟組織及實質臟器(如肝臟、膽囊、胰腺、脾臟、腎、子宮、卵巢)的觀察和心血管的血流動力學的觀察有X線所無法取代的優勢,如:淺表腫塊、血管、穿刺定位等。

常用於觀察子宮內胎兒,也用於檢查囊腫、腫瘤以及腎臟、肝臟等器官的異狀。

B

侷限性

B超的穿透力較弱,對含氣性器官,如肺、腸等難以探測,病變較小或聲阻抗差不大時,也很難在聲像圖上顯示,如:1cm左右的腫瘤組織也不易檢出,有一定的侷限性。


四種體檢方式用於哪些檢查?

在現代醫學影像學中,X線、CT、核磁、B超並駕齊驅,互為補充。一般情況下,該怎麼選擇?


1

脊柱—最佳選核磁、次選CT


脊柱包括了頸椎、腰椎、胸椎、骶尾椎四大部分,除了骨骼問題(各種外傷,如果懷疑傷到了骨頭,X光片的檢查結果快速易得,一般是首選檢查),其他的都用核磁共振及CT。

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需要觀察椎間盤與相應的神經根,要想更好觀察這些軟組織,最優選擇就是核磁。同樣,對於關節、肌肉、軟組織、脂肪組織檢查,核磁也是首選。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2

腦、脊髓—初篩用CT、甄別用核磁


對於腦、脊髓疾病包括腦腫瘤,核磁擁有最強的軟組織分辨率,可以直接獲得清晰的三維圖像,和反應不同組織的各種不同序列,為醫生診斷提供有效信息。所以核磁為最佳選擇。但對於腦出血CT檢查可最早發現異常。而對於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核磁卻比CT能更早的發現異常。所以臨床上往往用CT判斷是否有出血病變,如沒有,CT往往無法排除腦梗,此時可以用核磁進一步明確。


3

心臟—冠心病用CT,看心功能用超聲和核磁


心臟超聲能觀察出常規的心臟結構與功能檢查,但不能看到心肌內部的變化或異常。

而核磁共振不僅能觀察和測量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又能看到心肌的異常病理變化。常用於診斷心肌供血情況或心肌病變類型,更準確的判斷左心室肥厚的原因。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篩查可用CT。


4

胸部—粗看X線,細看CT


X線胸片可大致評估心臟、主動脈、肺、胸膜、肋骨等,是懷疑胸部病變時首選的檢查手段,如有異常,需要進一步判斷病變的類型,觀察細節,往往需要CT檢查。

胸部CT檢查顯示出的結構更清晰,對胸部病變檢出敏感性和顯示病變的準確性均優於常規X線胸片,特別是對於早期肺癌診斷有重要意義。但是CT檢查的輻射劑量高於X光。目前,低劑量的胸部CT已成為篩查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

核磁由於肺部較多的氣體,故對於肺部疾病的廣泛應用受到限制,但是對某些肺部疾病的診斷定性有意義,其應用在近幾年的研究非常活躍。


5

腹部/盆腔—除腸道外,超聲是初篩首選檢查


腹腔器官實質臟器都是軟組織密度,X線難以顯示病變,而超聲對肝臟、脾臟、胰腺、腎臟、盆腔臟器等疾病診斷準確率較高,所以首選超聲可以初步診斷。CT、核磁成像往往是超聲發現及初步診斷後進一步鑑別的手段。但是超聲受氣體干擾很大,對於腸道等含氣較多的器官,超聲診斷準確率會降低,因此胃腸道檢查應選擇胃腸鏡檢查。

麗滋卡爾醫院 一看就懂 | X線、CT、核磁、B超的區別


6

骨骼及四肢—粗看X線、細看CT


骨骼及四肢受傷最常用的檢查是X線,但如果診斷不明,需要進一步觀察,如某些複雜骨折需要更詳盡的評估,周圍的重要組織是否有合併損傷,可進一步用CT或核磁觀察。

X線、CT、核磁、B超因為原理不同,在實際檢查診斷中都有優勢的地方,但同時也會有侷限性的一面。在能解決正確診斷的前提下,應當選擇簡單、方便、安全、痛苦少、費用低的檢查。當然,不排除某些疑難病症在一種檢查無法確診時,仍需要綜合採用幾種檢查或重複檢查以明確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