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紅玫瑰與白玫瑰》是張愛玲一部廣為流傳的中篇小說,故事中的風情萬種的王嬌蕊就是妖豔的紅玫瑰,她對佟振保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奈何她還是被振寶拋棄,嫁給了人,迷失了自我,丟失了個性。孟煙鸝,是佟振保的妻子,她有著傳統社會女性的所有優點,但最終她只會順從的生活在振保的夫權統治下,成為一枝喪失了自我意識和自由靈魂的、蒼涼的“白玫瑰”。

不論是白玫瑰,還是紅玫瑰,她們的命運都是一場盛大的悲劇。這段“紅玫瑰與白玫瑰”的語錄,成為了刻畫男性心理的至理名言般傳承了下來。

其實他們的婚姻悲劇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那個時候社會是中西方文化交匯時期,新思想的覺醒和舊思想的束縛在不斷的作鬥爭,在掙扎中人們的情感和婚姻生活都呈現了一種病態之中,更加呈現的是處於男權社會中女性擺脫不了的悲劇人生。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眾所周知,張愛玲的文筆是極其細膩的,她能清晰的描繪出普通大眾的隱秘的心理與情結。不論是對心理的描述 還是對社會的揭露,《紅玫瑰與白玫瑰》都和《紫陽花日記》有異曲同工之妙。

《紫陽花日記》是日本著名的文學大師,國民作家渡邊淳一的作品。渡邊淳一一生髮表了130多部作品,代表作無數。他也是網友評選出的排名第一的日本對華友好人士,他對日本政府曾經犯下的滔天罪行予以嚴厲地批判,擁有一位偉大文學家對歷史應有的自覺與責任感。

《紫陽花日記》展現的是對中年情感的現實描述。省吾是一傢俬人醫院的院長,也算是事業有成。妻子志麻子是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他們的婚姻表面上其樂融融,兒女雙全,丈夫小有成就,為事業忙忙碌碌,妻子持家賢惠,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其實早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了,這虛偽的面具在省吾偶然間看到妻子的日記後,被撕碎了。

作為一個家庭主婦,沒有經濟來源的妻子,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不論是從婆婆那裡,還是從閨蜜朋友那裡,都得不好一個可行的方案,最後只能各自平靜,以寬容理解的心態,來繼續病態的夫妻關係。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一、病態的婚姻觀念,來自於上一代的言傳身教

省吾作為一個成功人士,家裡的一切有妻子打理,包括孩子的成長,學習上的瑣事,都不用他操一點心。

也正是因為妻子的忙碌,他的忽視,讓妻子心中有了怨氣,有了委屈,而這一切他從沒有在意過。他從沒想過一本正經地向妻子表示感謝,也從沒說過感謝的話,不過是在妻子生日的時候,他曾讓醫院的護士去買圍巾或者包,拿回來送給妻子。

多可悲,就連禮物也是應付差事了,但是他從沒有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妥。就算透過日記,他發現了妻子已經知道了他與醫院員工詩織的關係後,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妻子如果因為這個去大吵大鬧,對他不理不睬的話,就太不懂事了。

他不理解為什麼在家庭不致破裂的前提下,不能幹點風流事,這幾乎是每個男人都有的願望。詩織年輕漂亮,充滿了活力,對他崇拜,順從,就是一朵妖豔的紅玫瑰,任其採摘。相比之下,妻子無趣,每天圍著廚房孩子轉。但是他知道,生活中不能少了妻子的存在,因為有了她,他才能對家裡不管不顧。所以,這兩個他都想要,並且覺得互不影響。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這樣的認知,讓人感到心寒,諷刺。他甚至還大言不慚的說,妻子應該胸襟再豁達一些才對,表面上讓著丈夫,而私下有自己的主張,這樣豈不更好。在這方面,只要看看他的媽媽自然就明白了。妻子嫁到他們家以來,應該是看到過父親在世時耳聞目睹了公公和婆婆的夫妻關係,應該是瞭解的,可如今卻抱著男女都一樣,夫婦應該平等地擁有權力和主張的想法。

從這些話中,我們就能夠看出省吾的父母相處根本就是不平等的地位。書中不止一次的提到,當省吾對志麻子有怨言的時候,都會說“這方面應該看看我媽媽自然就明白了”。在媽媽給省吾的印象中,妻子對丈夫就應該順從,妻子應該捧著哄著丈夫,這樣家庭就會平安無事。

當志麻子隱晦地告訴了婆婆,省吾可能在外邊包養情人時,婆婆也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她不必在意,因為看著一本正經的公公也曾經跟陪酒女郎有過不可言說的關係,但是他們都是玩玩,不會選擇拋棄妻子,拆散這個家的,因為他們在意名聲,所以“丈夫的婚外情什麼的就像夏季的颱風,刮一陣子就過去了”

是的,作為一個公眾的人,名聲很重要。所以,他們會維繫“假面夫妻”關係,在外邊胡作非為,不過是篤定了大家都一樣,妻子不會離婚,因為父母就是這樣的。可以說省吾父母的言傳身教,是造成省吾對婚姻關係誤解的罪魁禍首。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收入的家庭主婦是可悲的

志麻子偷偷的調查丈夫,甚至從蛛絲馬跡中找到了丈夫的犯罪證據,但是找到了證據又如何呢?

所以,她才會無奈的說:“遺憾的是,我們這下全職太太的生活來源主要依賴丈夫,因而處理和丈夫的矛盾時,投鼠忌器,顧慮很多。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在現實生活中,主動權是掌握在他的手裡的”。

作為全職太太,她掌握不住主動權,甚至如果離婚,舉步維艱的是自己,並不是犯了過錯的丈夫。這就更令丈夫有恃無恐,因為一個全職太太並不能養活自己,要以這樣的地位來對等地和丈夫爭鬥,這種做法本身就很愚蠢。

一個男人,工作順利、家庭安定,他就是一個自由而幸福的人,但人的慾望不會滿足,在寬敞的大房子裡,看著知足的妻子和孩子的同時,他會有疑問“難道我的願望僅此而已嗎?”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男人有錢就變壞。

他們會認為,妻子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努力工作的結果,所以妻子是不勞而獲的,就應該對他感恩戴德。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就連志麻子給朋友打電話,朋友也說夫妻的關係不都是一樣,她的情況不算太糟糕,起碼不用為孩子、父母、房子的貸款等事情奔波著,一點一點渡過生活的難關。

志麻子和省吾完全不是對等的身份,志麻子在這段關係中,其實是附屬的,被動的身份。孤注一擲的後果,她沒辦法承擔,所以她沒有什麼辦法。

志麻子與社會是脫節的,甚至是被孤立的。她沒有什麼朋友,沒有工作,沒有同事,她的想法都埋在內心深處,沒有地方去派遣紓解。她的人生就是丈夫孩子和家務,這些東西像一座牢籠,束縛住了她,找不到任何的出口。

生兒育女,做牛做馬,付出了十幾年,到最後才發現為了守護這個家而傾注的熱情都是沒有結果的,是白費勁,是自欺欺人的自我滿足。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經濟作為後盾,她就沒有辦法去解決當下的局面,這就是她作為家庭主婦的悲哀。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三、志麻子的悲劇,是整個日本社會家庭主婦的悲劇

志麻子並不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相反她的父親是教授,她一直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家庭裡。事實上,她跟省吾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不同的,省吾的家庭是傳統的家庭,男尊女卑的觀念切切實實存在於他們的家庭中,甚至是絲絲扣扣。這也就造成了兩個人相對無話的局面。

結婚並不是單純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就行,“結婚其實就是成長經歷、教養等都不同的兩個人,被一時的熱情衝動驅使走到一起,以後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問題。結婚時抱有的夢想和希望,結婚後不一定就能繼續下去。有不少在半途中就千瘡百孔、暗淡無光了。”

志麻子與省吾的婚姻就是在半途中千瘡百孔、暗淡無光了。但是作為家庭主婦的志麻子卻無計可施。對於她來說,作為一個名人妻子,雖然經濟上沒有可煩惱的,但是沒有自立能力,每天需要看著丈夫的臉色過日子。

她面對的無外乎兩種結果,要麼奮起反抗離婚,要麼忍氣吞聲繼續。她想起了一個不常見面的朋友智津子,智津子的父親是律師,並且她也離過婚,不過沒有孩子。

智津子告訴她,離婚一點都不明智,因為要租公寓的話,還需要擔保人,沒有男性擔保人,根本住不進去。女人要一個人生存下去,問題相當嚴峻,志麻子根本就不瞭解。就連賠償費也拿不到多少,儘管丈夫是過錯方。

這就是日本的現實,因為對家庭主婦的社會評價極低。


《紫陽花日記》:揭露男尊女卑下的病態婚姻

志麻子如果離了婚,就算得到了撫養權,但是因為經濟方面,監護權可能還要屬於丈夫。智津子告訴她,這就意味著丈夫想怎樣就怎樣,甚至可以不讓他們見面,更何況,撫養權她很難得到。

總而言之,離婚一點都不明智。那如果不離婚,又忍受不了這樣的人生該怎麼辦呢?這時另一個朋友告訴她:“趁著這個機會,你也試著搞搞婚外戀。丈夫包養情人,你馬上就會忘掉的·····”

大學老師就這樣出現在了她的世界裡,帶著一種報復心理,她就這樣跟老師糾纏在了一起。換句話說,她的所作所為和詩織又能什麼分別呢?

作為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已經不再年輕了,長期的心理壓力,為孩子為家庭勞心勞力,她已經像喪失了養分的花朵,沒有了靚麗可言。

女人和男人在面對誘惑的時候,男人只是行動派,不動心。而女人不一樣,女人最容易迷失的就是心。所以志麻子在患得患失中,終於安心的回到了自己日常生活中去了。

就算是假面夫妻,只要能繼續保證家庭生活的圓滿,就不必忌諱那樣的智慧。人生路還長,何必那麼死板呢!

與其說志麻子看開了,不如說她認命了。作為男權社會中的一員,她的地位是低下的,不容反抗的。志麻子的悲劇是整個日本社會家庭主婦的悲劇。她的妥協,是對男權的妥協。

在《紫陽花日記》整本書中,不論是志麻子,還是志麻子的婆婆,朋友,包括作為他老師的妻子,女兒同學的家長,省吾,省吾的朋友等等,對待丈夫尋找激情和妻子守護家庭的認識,都是根深蒂固的,這是整個社會的悲哀。這些宿命般的人物都是男權社會的產物,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