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39)人際關係之弱連接。

時間管理(39)人際關係之弱連接。

在哈佛大學的案例當中,用76年的時間,給我們分享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生贏家的十項標準。

我們除了要有經濟的收入基礎,重要的是身心的健康以及人際的關係。

溫暖親密的關係是美好生活最重要的開場。

情感靠的是強連接,也就是夫妻關係、父母關係、親子關係。

今天要來分享另外一個連接——弱連接或弱關係。

它是我們信息的來源。

強連接和弱連接構成了我們人際關係的兩大部分。

多個朋友多條路,那麼這條路到底更有可能是什麼樣的朋友給的呢?

我們還是用數據和研究說話:

斯坦福的一個教授,曾經在70年代專門研究了波士頓郊區的專業人士、技術人員和經理人員是怎麼找到工作的?

並把這項研究結果作為他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

他找了282個人,從中選取100個人做面對面的訪問,發現其中通過正式渠道申請,比如:看廣告、投簡歷,拿到工作不到一半;100人當中有54個人是通過個人關係找到工作。

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當宅男們絞盡腦汁糾結於簡歷這麼寫好,還是那麼寫好的時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經被那些有關係的人拿走了。

來自“果殼網社會學吧”提交的這個文章談到了這裡面真正有意思的,不是靠關係,而是靠什麼樣的關係。

斯坦福的這位教授的研究發現,真正有用的關係不是親朋好友這種經常見面的強聯繫,而是弱聯繫。

這個現象很好解釋。

整天跟我們混在一起的一幫人,我們很可能幹的事是一樣的,想法也類似。

如果我不知道這樣的工作機會,他們又怎麼知道呢。

只有弱聯繫才有可能告訴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後來這個教授把這樣的理論推廣成為一篇叫作《弱聯繫的強度》的論文。

這篇文章有可能是歷史上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社會學論文,大概超過了2萬多次。

這個研究的數據非常簡陋,思想非常簡單,但是影響確是非常深遠的。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連接。

今天世界上為什麼Facebook馬克會這麼成功,中國的微信張小龍為什麼這麼成功?

就是因為他們倆創造了能夠連接我們弱連接的強大工具。

因為強連接,通過電話、郵件、見面,我們經常會在一起,但是弱連接卻是很難。

互聯網幫了我們一個大忙,它把我們的人際關係從強連接擴展到了弱連接。

無論我們身在天南海北,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聯繫在一起。

大家如果讀過葉老師的書《善用時間》,就是運用的這樣的一個法則,讓大家自己讀書,同時找身邊的8個人,在一起,踐行90天。

這些人,或許你是通過微博通過微信去招募的,你如果能夠理解易效能的思維,那麼你找的人一定是和你不太熟悉的人。

來到線下課,你會非常容易找到8個人。

如果你只學習了線上課,或是隻聽了喜馬拉雅上我們的課程就不太容易了。

當然,你可以透過發佈朋友圈,讓大家一起來學習時間管理。

你這麼做對葉老師有很大的幫助,也非常感謝你,不過對你的幫助可能更大,甚至會影響你的一生。

這也是我堅持更新的原因之一。

實踐表明,在易效能過去3年多的時間裡面,如果能夠踐行好90天的同學,那他的收益是非常大的。

所以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價值的,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情感靠的是強連接,信息靠的是弱連接,這兩者合在一起構成我們人際關係的要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