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口罩“闖關”記——帶你走進東莞口罩檢驗室

我是一片口罩。今天,我來到東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開始我的檢驗“闖關”之旅。

所謂“罩亦有道”,不想做合格產品的口罩,不是好口罩。

聽哥哥姐姐們說,以前,他們要坐很遠的車,到廣州或深圳去闖關。4月2日,東莞也具備了檢驗資質。現在,我可以在家門口闖關了。

视频|口罩“闯关”记——带你走进东莞口罩检验室

在4樓接待我的,是一位穿白衣、戴黑框眼鏡的帥氣小哥哥。他把我們口罩家族在一張桌子上整齊擺開。

各種口罩聚齊,現場可熱鬧了!不妨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人:

先是醫用類。有一次性醫用口罩,比較常見;有醫用外科口罩,比一次性醫用口罩多了防水層;有醫用防護口罩,這是國內防疫等級最高的口罩,有兩層熔噴布,還有一定防火作用。

视频|口罩“闯关”记——带你走进东莞口罩检验室

再看民用類。有日常防護口罩,分ABCD四級;有KN95口罩,數字“95”是指能過濾掉95%的顆粒物;有N95口罩,這是美國標準,防護能力與KN95口罩相當;有帶呼吸閥的口罩,呼氣從閥中出,不建議病人使用;有兒童口罩,防護效率比一次性醫用口罩更高;還有活性炭口罩,能吸附異味。當然,大家常見的布制口罩,保暖挺好,外表漂亮,防疫可就沒啥用了。

開始闖關。前面一共有十幾個關口等著我們。

视频|口罩“闯关”记——带你走进东莞口罩检验室

第一關,口罩氣流阻力測試。實驗室有一個黑色的人頭模型,小哥哥將我戴到黑色模型上,模型的鼻子可以呼出氣體。檢測中儀器發出振響。大約20秒後,儀表盤上顯示出流量、壓差、阻力等數據,樣品合格!闖關成功。

视频|口罩“闯关”记——带你走进东莞口罩检验室

第二關,顆粒物過濾效率測試。我被小哥哥用兩個圓盤固定住,放到一個儀器裡。病毒的大小在100納米左右。這套儀器用100納米的顆粒物模擬病毒,測試在口罩上的穿透率。過了三分多鐘,“成績單”出來了,我成功阻擋了80%的顆粒物,闖關成功。

视频|口罩“闯关”记——带你走进东莞口罩检验室

第三關,耳帶拉力測試。小哥哥一頭擰著我的耳帶,另一頭吊起一個1公斤重的砝碼,持續5秒不斷裂。雖然弄得我“耳朵”有點疼,但闖關成功了。

……

一關關闖過,我被帶到另一間實驗室,迎來耗時比較長的一關:細菌過濾效率檢測。

我被放進一個儀器。跟之前使用顆粒物模擬病毒不同,細菌過濾檢測使用的是真傢伙——葡萄球菌。儀器中有兩個管道,末端連接著細菌培養皿。我被放在其中一個管道中,用來阻擋細菌通過。45分鐘後,小哥哥比較兩個培養皿上的細菌數量,我成功阻檔了95%的細菌通過。再次闖關成功。

视频|口罩“闯关”记——带你走进东莞口罩检验室

經歷了一天時間,我順利通過十幾項測試,獲得合格產品的光環,美滋滋!

在我們口罩家族,還一些VIP式的特殊存在,比如獨立包裝的無菌口罩。他們還要闖過一些更難的關口。

我聽說,在檢驗所的7樓,有個無菌檢測室。在那裡,科學家們創造了一個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的環境,並提供充足的營養,然後將無菌口罩放進去。14天后,檢測環境中的細菌數量,細菌數量為0才算過關。這樣的無菌口罩,才能滿足手術室等無菌環境的使用要求。

视频|口罩“闯关”记——带你走进东莞口罩检验室

還有一項微生物限度檢測的關口,要耗時6天。科學家們會用一種特殊的液體浸泡口罩,然後測量6天時間裡,液體樣品產生的細菌菌種數量。必須沒有致病菌種,並且無害的環境菌種數量在100種以內,才算闖關成功。

聽小哥哥說,科學家們還在開發更多有趣的闖關項目。例如生物檢測,檢測口罩的細胞毒性、皮膚刺激、過敏性等。

聽了我的闖關故事,你是不是也感覺:想當一個合格口罩,真是非常有講究!

沒錯,作為一個優秀的、思想覺悟極高的口罩,我有自己的“詩和遠方”:只有闖關成功,才能保障主人的安全,爭取抗疫早日勝利!

【記者】吳擒虎

【攝影/攝像】孫俊傑

【作者】 吳擒虎 孫俊傑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