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緒才能穩妥做人》

做人切記遇事就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如果有人因此誇一個人是“性情中人”這並非是一個好話,其實是變相的指責無知、幼稚。

生活中我們常遇到有些人不能控制自己,而引發爭吵、咒罵、打架,甚至流血衝突的情況。有時僅僅是誰踩了誰的腳,一句話說得不當,在地鐵裡搶座位,在公交車上捱了一下擠,都可能成為引爆一場口舌大戰或拳腳演練的導火線。在社會治安案件中,相當多的案件都是由於當事人不能冷靜的處理微不足道的繁瑣小事而發生的。

人皆有七情六慾,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時,難免情緒激動、發火、憤怒。這是人的本能的生理和心理反應。但這種激動的情緒不可放縱,因為他可能使你喪失冷靜和理智,不計後果的行事。因此,當你遇到事情時,面對人際矛盾時,要學會剋制,學會忍耐,不要像炮捻子一點就著。

如越王勾踐的臣事吳王夫差,如諸葛亮的大擺空城計,如孫斌減灶或龐涓,無論哪一種,它表面上所顯示的都不是它的真實情況或意圖,這就叫“喜怒不形於色”,其目的是作為一種包裝手段麻痺對方,從而戰勝對方。

宋代有這樣一個故事:《宋史》記載,向敏中,天禧(真宗年號)初,任史部尚書,為應天院奉安太祖聖容禮儀使,又晉升為左撲射,兼任門下侍郎。有一天,與翰林學士李宗諤相對入朝。真宗說:“自從我即位以來,還沒人任命為撲射呢。現在任命向敏中為左撲射。”這是非常高的官位,很多人都向他表示祝賀。徐賀說:“今天聽說您晉升為左撲射,士大夫們都歡慰相慶。”向敏中僅唯唯諾諾的應付。又有人說:“自從皇上即位,從來沒有封過這麼高的官,不是勳德隆重,功勞特殊,怎麼能這樣呢?”向敏中還是唯唯諾諾的應付。又有人歷數前代為撲射的人,都是德高望重。向敏中依然是唯唯諾諾,也沒有說一句話。

第二天上朝,皇上說:“向敏中是有大能耐的官職人員。”向敏中對待這樣重大的任命無所動心,大小的得失都接受。這就做到了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人們三次致意恭賀,他說三次謙虛應付,不發一言。可見他自持的重量,超人的鎮靜。正如《易經》中所說:“正固足以幹事。”所以他居高官三十年,人們沒有一句怨言。他能以這樣的方法從政處世,對於進退榮辱,都能心情平靜的虛心接受,所以他理政應事,待人接物,也就能順從天理,順從人情,順從國發法,沒有一處不適當。

在當今複雜的社會中,只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穩穩妥妥地坐做人,這樣你才不會遭受別人的妒忌與算計,才會通通暢暢做人,順順利利做事。

《控制情緒才能穩妥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