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文|烏啼月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眼中的宋徽宗的角色只是一個不合格且亡國的皇帝,除了遺憾、痛恨似乎就沒有了。畢竟作為皇帝所有的榮耀和評價的衡量標準絕大多數來自於做皇帝時的貢獻,時代是否是太平盛世,或是力挽狂瀾將搖搖欲墜的帝國扛在肩上,否則衰敗、沒落、亡國是被不恥的。恰恰宋徽宗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務正業且亡國。

但自《國家寶藏》開播,那幅由他學生王希孟所做的《千里江山圖》卷展現在我的面前的時候,震撼、感慨之餘,我想有必要重新認識一次宋徽宗,嘗試從宋徽宗的藝術造詣方面去理解,或為他辯解。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引子:為何選擇藝術?

新皇帝繼位,往往代表著新權力的確定,而新權力的第一把斧總是會拿自己的兄弟們開刀。塵埃落定,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如果不願意捲入黨爭,或是不願被新皇帝懷疑有政治野心,其他的皇子們最好的方式就是留在皇帝的眼前,並且隨叫隨到,做一個縱情於酒色的放蕩王爺,或是做一個專研學問、藝術的書呆子,以表示對權力、政治的毫無興趣。

不同於清朝,阿哥們是可以參政或是被賦予軍事領導權力的。在宋朝,皇子們被賦予的只是更多的權貴,用來彰顯皇室的榮耀。所以自宋哲宗繼位以後,他的弟弟趙佶(宋徽宗)就亟需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以表忠心,既無心無意參與政治。

就在這迷茫之際,宋徽宗遇到了能夠提供他走上藝術生涯可能的人——他的叔叔趙顥(hao)。趙顥是宋英宗的兒子,宋神宗的弟弟,他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供趙佶參考,精通書法,且嗜好收藏,一生活在宋神宗的眼前,隨叫隨到。我相信趙佶有段時間是有參考他叔叔生活方式的,愛好書法,開始收藏,生活在宋哲宗的眼前,但他後來放棄了,因為趙佶做了宋徽宗。這是後話,現在的他只是宋哲宗的弟弟。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王詵《煙江疊嶂圖》

初遇伯樂之王詵

如果說叔叔趙顥只是提供給了趙佶一個如何做好王爺的可能,那麼接下來出場的這位則是影響和引導趙佶走上藝術道路的伯樂——姑父王詵(shen)。

王詵是一個造詣很高且樣樣精通的藝術家,能詩、善畫,且書,詩詞文風清麗,他的詩常以思念、懷念佳人為主,是才子佳人,是多情的種,卻偏是個駙馬,因此年輕時經常被貶。但因禍得福,被貶反而獲得了遊遍千山萬水的機會,這也成就了他的繪畫,他擅長山水,青綠山水自成一家,水墨山水則往往具有幽雅清潤的格調,不僅如此,他的墨竹也以栩栩如生著稱。書法更不必說,因受早年宋朝大家的影響,王詵的字亦是行雲流水,有大家風範。總而言之一句話,人長得俊,字寫得俏,還會吟詩討女孩子歡心,況且出生貴族,一般人是比不了的。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王詵《煙江疊嶂圖》局部

要說王詵乃是1048年生人,而趙佶是1082年生人。在34歲的差距下,王詵與趙佶的相遇,恰如一個滿腹詩書,誨人不倦的老師,遇到一個求知若渴,亟需嗷嗷待哺的學生,亦如伯樂遇千里馬,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姑父王詵不僅教宋徽宗詩、書、畫,而且教他鑑賞、收藏。在此期間,宋徽宗還真的幫姑父討得了一幅畫。但更為重要的是王詵還將宋徽宗帶入了文藝的圈子(這個圈子大概有蘇軾、黃庭堅、秦觀、米芾等),不言而喻,這個圈子裡的人代表的就是當時藝術的巔峰。所以因深受王詵以及圈子氛圍的薰陶和影響,宋徽宗才算是真正的迷上了藝術,踏入了藝術的道路。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王詵《漁村小雪圖》局部

狐朋狗友之蔡京

蔡京是個投機分子,但他賭對了人,這個人就是宋徽宗,此時的宋徽宗已經登基。宋徽宗愛江山,更愛藝術,而蔡京不但書法造詣極高,而且特別擅長投其所好—獻花送佛,在其被貶的期間內,蔡京通過太監不斷地向宋徽宗送去奇珍異寶,尤其是名家名作,因為蔡京自己就是書畫大家的緣故,所以蔡京也常常將自己的作品送給宋徽宗。自然宋徽宗是經不起誘惑的,不久便把蔡京召回了身邊,幾經磨難還做了宰相。於情宋徽宗與蔡京同樣是藝術圈的人,於理蔡京又是宋徽宗時期的宰相,所以彼此的關係相當親密。

宋徽宗與蔡京談論君臣政事之中,閒暇之餘所涉及的大多數便與這文化事業有關,公元1102年,宋徽宗決定改革音樂,希翼宮廷音樂能有更完善的制度,蔡京便向其推薦了魏漢津作為音樂指導專家,雖然因為魏漢津乃是方士的緣故遭到反對,但反對無效。在這之後,宋徽宗不僅新建了大晟府,還重新鑄造了新的編鐘。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蔡京《節夫帖》

雖然皇帝權力至高無上,但朝廷之臣仍有限制的權利和可能,但奈何蔡京一心只希求討好宋徽宗,於是幾乎宋徽宗提出所有大修宮殿的事情都被允許通過,不僅如此,蔡京還建議宋徽宗要修咱就修最大的,最好的,以彰顯帝國氣派。與此同時,另一項浩瀚的工程也開始如火如荼的進行—取盡天下諸寶,獻予宋徽宗。其中以花石綱最為著名,但民憤也因此日益增加,原因就在於花石綱太大太費周折,不僅勞民傷財,而且為了保證這些奇石怪樹的完整性,但凡有阻礙之物,諸如房屋建築,皆被破壞。百姓哀鴻遍野,但奈何皇帝喜歡。

總之,除了談論改革、朝政之事,蔡京之於宋徽宗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推動和滿足了宋徽宗在文化藝術上的造詣和做收藏家的意願。朝堂上,宋徽宗與蔡京是君臣,藝術上,宋徽宗與蔡京則是知己,他們常常端坐一起,品茶品書畫,一起觀詳,臨摹,大談收藏,蔡京自然沒少送宋徽宗珍貴書畫,而宋徽宗亦是如此,那幅《千里江山圖》卷,宋徽宗不僅讓蔡京在卷後題跋,而且還贈予了蔡京。如此窺見,宋徽宗可真不是個小氣之人,所以他能夠在收藏上取得如此輝煌成就與他的惜才、專業和慷慨是分不開的。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宋徽宗趙佶《穠芳詩帖》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宋徽宗趙佶《穠芳詩帖》

宣和畫院之天才學生

上面說到宋徽宗大力開拓文化事業,其中翰林書畫院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宋徽宗為了實現攬天下畫師的宏大願望,為此設立了科舉考試,相當於我國早期的藝考,又因為宋徽宗本來就擅長書畫的原因,其專業性毋庸置疑。正所謂專業人辦專業事,學生自然也不會差,可以說是相當的優秀。在朝是皇帝,在畫院則是教書先生,宋徽宗對於藝術從不孤芳自賞,他更希求的是如何繼承、傳承下去,所以作為老師而講,宋徽宗是希望能夠授之以漁,於是在等待中天才學生緩緩走來。

據蔡京題跋所言,王希孟作《千里江山圖》時,是在政和三年(1113年)剛剛18歲,而當時的宋徽宗應該是31歲。也就是說他們的相遇大概在宋徽宗二十幾歲之時,可以想象一下,初見王希孟時,宋徽宗如窺自己少年——意氣風發,年少輕狂,且躊躇滿志!此時的宋徽宗已不再是當年的千里馬,而是王希孟的伯樂,他發現這個少年的身上有一種不可描述的天賦,他堅信這個少年在不久之後將會給他帶來驚喜,於是他將這個少年收做了徒弟。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宋徽宗趙佶《瑞鶴圖》

在宋徽宗做老師的時間裡,他孜孜不倦的教導著這個稚嫩的學生,不僅教他顏料的分類、筆法的格調、青綠分配、寫實與意境結合的繪畫技巧,而且教他整體的宏觀把控、作畫的氣質與氣勢、培養他作畫風格、給他予雄心與靈氣。所謂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當然王希孟是天才少年,他是那塊天然無暇的玉,在經過宋徽宗以及宣和畫院的打磨之後,更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終於在1113年,王希孟帶著他的作品《千里江山圖》卷緩緩地走到了老師面前,不必多言,當畫卷款款打開時,宋徽宗便已清楚,少年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這青綠山河氣勢如虹,壯麗恢弘,不正是朕的大宋江山嗎?是的,少年畫出了宋徽宗心中的夢。按理說,遇到如此心愛之物,本該自己收藏,但宋徽宗轉手就送給了蔡京。彷彿是在一邊炫耀自己的學生,一邊炫耀著屬於他的山河。好好看看朕的江山吧!希望你也能夠如此,和我一同創造出這般山河!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

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蔡京

“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明·溥光

遺憾的是,除此之外,我們再也沒有尋找到有關這位天才畫師的記錄,但又很慶幸,我們有幸見到了王希孟唯一的傳世之作。

宋徽宗趙佶與他的朋友們:文化造詣中的伯樂、知己與學生

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

在藝術的道路上,宋徽宗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遇到的事,遇到的人無疑促成了他的選擇,也堅定了他的選擇,遇伯樂、交知己、教學生不僅是宋徽宗藝術道路上的幸事,也成就了他的藝術造詣。

宋徽宗之於國家顯然是不幸的,但宋徽宗之於藝術殿堂顯然是成就斐然的。作為帝王本該收斂個性以求治國,但他卻藉助帝王之位,將這鋒芒畢露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對藝術的追求上,將宋朝的宮廷畫師推向了頂峰,將宋朝藝術造詣做到了極致。然在其位而不謀其政乃是悲劇,但從歷史的宏觀角度上看,宋徽宗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他也無法扭轉宋朝頹唐之勢,可是他們一群人卻造就了不朽的文化鼎盛,所以從這點而言,我仍然欽佩宋徽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