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語文教師離不開寫作

教師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綜合素質的提高——

思想理論修養、生活的儲備、知識的積累、寫作技巧修養與語言修養等。

語言修養,是教師文學修養的最為重要的基礎修養。

提高教師的文學修養,首先是需要提高教師的語言修養,提高教師的寫作能力,就是提高教師書面語言的修養。

書面語言與其它形式的語言相比較,有自已的語言特點。一是它的語意明確,語句的慣性、用詞的修飾性和語言表現的特殊組織性;二是書面語言根據材料的不同而有不同文體的選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等,不同文體在語言的表現方面有不同的要求。

優秀的語文教師離不開寫作

要想成為優秀的語文教師,就要勤於寫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書面語言修養

如果語文教師自身寫作功力不足,在指導學生解讀文本的時候,只能淺入淺出,只能看出文章寫了什麼,對於文本真正的奧秘,作者對文字的巧妙運用,自己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說不出來又不得不說,只能是泛泛而談,漫無邊際的談,一直往高大上上談,把學生繞得雲裡霧裡,完全沒辦法拿捏文本的奧秘。有不少語文公開課表面看起來挺熱鬧,帶著學生分析這分析那,卻總是抓不住最關鍵的點,應為教師自身寫作能力的欠缺,限制其挖掘文本,感悟文本精髓的能力。

所有,真正優秀的語文教師是離不開寫作的。

  • 寫作應該成為語文教師的一項教學基本功
  • 寫作應該成為語文教師的日常行為規範
  • 寫作應該成為語文教師的一種生活態度與價值取向
  • 寫作是優秀語文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

能不能寫作是一個優秀教師和一個教書匠的基本區別。

優秀的語文教師離不開寫作

作為知識分子,一個優秀語文教師的全部尊嚴在於擁有思想。如果說身體是軀體的存在,那麼文字所承載的思想是精神的存在。而且作為思考和思想的物化,這是一種永恆的生命價值和生命存在。

語文教師應該寫什麼?真誠地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第一種方式:像寫情書那樣真誠——日記隨筆寫作

有不少一線語文教師覺得寫作是經驗、能力、學識的輸出,是水平高的專家該做的事情,自己踏實上好課、改好作業就可以了。這種認知偏差絆住了不少教師寫作的步伐。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真誠地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是教師邁進寫作大門的第一步。

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專家,但堅持寫作卻有可能讓平凡的老師變成專家。為了保持寫作輸出,必然會倒逼自己不斷輸入:看教育專著,看文學作品,看名師課例。不知不覺就成長起來了。

優秀的語文教師離不開寫作

第二種方式:教師應該是反思者——學生個案寫作

在基礎教育界享有聲譽的葉瀾教授曾提出這樣的觀點:一個教師寫30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一定能成為優秀教師。三年只是個虛數,當一名語文教師養成了反思的習慣,並堅持把自己的思想成果記錄下來,那麼成為優秀教師只是時間問題。


具有寫作愛好的語文教師,總是睜大思考的眼睛,觀察身邊的事件、人物;具有寫作興致的語文教師,總是擁有一個理性的頭腦,理智地審視自我的生存狀態;具有寫作衝動的語文教師,總是保持一種敏銳的目光,悉心地體察身邊的衝突和矛盾,凝集點滴心靈感悟,匯成思想的洪流。

或許堅持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在寫作上的天賦,讓自己的人生多了一種可能。就算沒有足夠的寫作天分,無法靠寫作變現,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因為寫作而變得更有詩意。

優秀的語文教師離不開寫作

簡而言之,寫作是一個教師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基石。一個好教師不僅是做出來的,更多的是寫出來的。

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寫作?

  • 一是需要認真地閱讀教材和課程實施的相關課程資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與教學案例的寫作。
  • 二是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了解學生學習與教學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後記、日記與教學反思寫作。
  • 三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體驗與感受,撰寫教育故事、教學經驗總結性文章和教育論文。
  • 四是教師將教育生活中的若干典型的事例、人物活動、個人心理與行為經驗運用文學表現的形式:詩歌、散文、小說或戲劇的形式寫作出來,形成文學作品。

剛開始寫的時候,不必追求盡善盡美,不要想著一鳴驚人。文章寫出來了,不要害怕別人的批評,善意的批評也是成長的養分。邁出第一步,慢慢把寫作培養成興趣,我們就不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