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我國雖然土地面積比較大,但是我們的人口也是非常多,住房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由於日趨上漲的房價以及土地資源的緊張,許多開發商都是偏向開發小戶型的房子,五六十平都很正常。

但其實這個面積對於我們絕大多數家庭來說一點都不夠,宛如現實版的“蝸居”。但是在日本,同樣的面積人家卻是複式小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同樣面積的房子,為何日本人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一、房屋的設計不同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在日本,非常流行一種裝修叫“錯層設計”,也就是說同樣面積大小的屋子,通過合理的規劃,把一個空間一層一層錯開,即使你的屋子只有60平但你卻能享有別墅瘢般的空間。

二、房屋的構造不同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在我國,都是以群居的居民樓為主,一層一層的,並且現在樓層也是越做越高。

因為我們的土地是公家的,所以房地產怎麼做,我們買房就得買怎麼樣的。

而日本就不同了,他們的地產大多都是私有的永久產權,既然是自己的地,那肯定還是願意搭建自己的小別墅了,別墅的改動的空間就大很多。

當然,在中國也同樣可以買別墅,只不過一般都面積大,房價也高,不在一般人的承受範圍之內。

那麼這種錯層設計有什麼好處呢?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首先肯定是能使屋內可利用面積增加了,原先是一個很平面的空間,現在充滿立體感,使得你的每一處空間都能用上並且不擁擠。

這樣你完全不會感覺它的面積很小,也算是一種心理暗示吧。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除了空間增大外,這樣設計整體上會給人一種很高級的感覺。因為會有一層一層的樓梯或是檯面的疊加,給人視覺上的衝擊感。

並且從設計上發揮空間更大,我們可以一層一個風格但是總體色調是一致的,如果是平面的空間太多元素則會覺得非常花哨。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另外就是私密感會更強,每一層好像都隔開來了,是單獨的獨立的小空間,會覺得在家的每一個人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不同於我們在對小面積的房子多做收納櫃時,他們這兒樓梯和收納櫃是一體的。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最後便是採光充足了,因為我們知道哪裡採光好哪裡是陰暗角,這樣我們在錯層時就空出採光處在暗角搭建樓梯之類的了。

那錯層設計這麼多優點,為什麼在我國卻不適用呢?

1、樓房限制

前面也有說到,我國大多都是樓房,層高都是有限制的,想要像日本這樣進行錯層設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2、人們觀念

大家的傳統觀念裡還是喜歡這種普遍的房子的,要讓他們改變多年的觀念去改造一個立體的空間出來,還是短時間不能接受的。

並且大家大多都是和老人、小孩一起居住,他們手腳不方便,上下樓梯的還是比較危險。

3、成本太高

想要做錯層設計,在選材用料上都是比較講究的,因為畢竟這種需要支撐體增加樑柱,這個工程量還是非常大並且成本也很高。

為什麼小戶型,在日本人那裡能住成別墅,而國內卻住得很擁擠?


大多數人買了房子裝修已經夠累了,也沒有精力與金錢再去設計。

其實每個國家好像都有自己國家的裝修樣式以及風格,雖然別國的看上去很好。

但我們也要結合實際選擇適合自己房子的,祝大家都能有一個理想的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