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矮子’勝過一個‘高子’”——岳陽經開區康王鄉春耕現場見聞錄

“兩個‘矮子’勝過一個‘高子’”——岳陽經開區康王鄉春耕現場見聞錄

“兩個‘矮子’勝過一個‘高子’”

——岳陽經開區康王鄉春耕現場見聞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馬如蘭 龔茶林

清明後,穀雨前,才了桑麻又插田。4月12日,風和日麗,岳陽經開區康王鄉黨委書記吳昌華一行來到烏江村白亭組,督導春耕生產。目力所及的數百畝水田全都完成了直播。大夥蹲在田邊仔細一看,躺在田地裡的谷種頭上頂著“黃帽子”,根鬚已經扎入土層。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村幹部任金星說,為了不誤農時,他們種的是再生稻“德兩優早895”,採用直播方式,平整土地後直接把帶芽的谷種撒進田裡。

“為何推廣起了再生稻?”記者問。

“兩個‘矮子’,勝過一個‘高子’。”任金星解答道,“再生稻頭季生長期約130天,第一季產量每畝約600公斤。收完早稻後只需灌水施肥,禾蔸上再長苗結谷,畝產也有300公斤左右。”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老百姓種植積極性如何?”

“康王鄉離城區近,老百姓打工賺錢容易,種田熱情不高。以前都是種一季稻。今年大力推廣再生稻,增加補貼,減少勞動成本,鄉親們都願意種。”副鄉長朱明解釋,“村上調了9臺旋耕機,負責買種子、集中催芽,農民只需做好田間管理。老百姓歡喜得不得了。”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除了國家惠農直補資金外,鄉財政今年專門拿出100萬元,按每畝100元補貼給農戶。還對完成了種糧計劃的村給予3至4萬元不等的獎勵。”鄉人大主席艾春林補充道。

“鄉財政怎麼拿得出這麼多錢?”記者問。

“我鄉有數十家工業企業支撐。支持糧食生產,這個錢我們拿得出,捨得花!”吳昌華滿臉的自信。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耕種計劃完成如何?”吳昌華問。

“鄉里下達的任務是750畝,我們種了973畝,已經超額完成啦!”任金星自豪地說。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溯溪而上,大夥來到夾鋪新村塘鬥組。只見村民黃力正駕駛旋耕機耕田,宋愛國揮舞耙頭清溝、打埂培土……數十名農民散佈在田間,好一幅爭春備耕圖。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夾鋪新村怎麼比烏江村直播遲幾天?”

“我們村有些高岸田地勢較高,靠天發水,前兩天下了雨,今天剛一放晴我們搶抓時機耕地下種。”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走在田間地頭,記者發現小河邊的低窪地也被利用起來,由於地塊小,不便機械作業,村民宋建華正用耕牛犁田耙地。

農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村民李桂子放下手中的耙頭,擦了擦額間的汗水對記者說:“我家種了2畝2分地,明天就撒谷啦!”

“田間管理如何?還要做什麼準備嗎?”

“還要平整田地、清溝。”李桂子給記者上了一堂簡短的農耕課,“翻過的地表有高有低,有的地方容易積水,如果這樣播種水流可能把種子沖走,清溝放水後,種子撒下去才能落地生根發芽。”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要抓緊播種,不能遲於15日。”吳昌華叮囑村主任宋慶偉。

宋慶偉慨然應道:“請放心,今天全部平整完,明早全部完成直播!”

“两个‘矮子’胜过一个‘高子’”——岳阳经开区康王乡春耕现场见闻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