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銀行與河南國控集團座談:穩住存量前提下不採取法律措施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得一份河南省國資委和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共同出具的函件,針對債務化解工作,河南國控集團(全稱為“河南省國有資產控股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控集團”)和7家銀行進行了座談,在穩住存量的前提下,各家銀行不採取法律措施追討債務。

函件稱,河南國控集團債務化解工作前期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如處置不當,存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下一步要從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高度出發,多方聯合、形成合力,統籌推進河南國控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各項工作,避免給河南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國控集團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河南省國資委受河南省人民政府委託,履行出資人職責。

記者注意到,截至2019年9月末,國控集團總資產達681.41億元。作為河南省級綜合性資產經營公司,國控集團具有企業重組、債務處置、股權管理三大職能,但目前這傢俱有債務處置職能的集團自身已陷入了債務問題。

7家銀行與河南國控集團座談:穩住存量前提下不採取法律措施

座談結果:各家銀行對河南國控集團不採取法律措施

這份《省政府國資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關於通報支持河南國控集團發展銀企座談會精神的函》落款時間是2020年3月2日。記者從權威渠道確認了這份函件的真實性。

函件顯示,2020年1月17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政府國資委組織召開部分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推進河南國控集團債務風險化解事宜。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張雲定、省政府國資委二級巡視員秦嶺出席會議,河南國控集團主要負責人和渤海銀行、浙商銀行、工商銀行、華夏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7家金融機構分管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研究討論了河南國控集團目前債務風險情況,針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參會各方認為,在省政府統一領導下,在相關部門和企業支持下,河南國控集團債務化解工作前期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如處置不當,存在進一步惡化的可能。

下一步要從防止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高度出發,多方聯動、形成合力,統籌推進河南國控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各項工作,避免給河南經濟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會議要求,河南國控集團真誠對接金融機構,講清實際情況,一行一策,優化方案,積極配合,爭取支持,保證穩定。

文件顯示,參會各方認為,金融機構應最大限度給企業提供優惠和支持,攜手共渡難關。包括和企業協商調整結息週期;對項目貸和分期還款儘快調整還款計劃,延長還款時間;相關銀行爭取2019年以來壓縮的流資額度儘快恢復到位,以籌集債務償還週轉資金和維持正常經營資金。

文件還提到,在穩住存量的前提下,各家銀行對河南國控集團不採取法律措施,全力爭取化解風險的寶貴時間

會議最後建議,省級層面採取以下措施,給企業提供相應的流動性支持,堅定金融機構信心。

一是協調相關地方政府儘快償還河南國控集團欠款。

二是加大省管企業內部橫向資產處置力度,幫助河南國控集團加快非主業資產退出。

三是設立專項紓困資金,用於河南國控集團和其他省管企業化解債務風險。

四是加大優質資產資源注入力度。

當地一位政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國控集團經營不善,負債率高,債務違約情況這段時間是有的。

重要業務板塊子公司350萬元債務未能及時兌付

記者發現,2019年底,國控集團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未能如願發行,而該融資券的發行用途正是全部償還有息債務

根據國控集團於2019年12月披露的信息,2019年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基礎發行金額2.5億元,發行金額上限5億元,期限270天。但國控集團稱,由於市場波動,經其與簿記管理人協商一致,決定擇時重新發行,發行具體時間另行公告。記者至今也未見有關其重新發行的進一步信息。

更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9月,類似取消發行的消息也曾出現過。2019年9月24日,國控集團披露,本計劃發行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擬發行金額為5億元,由於市場波動,經其與簿記管理人協商一致,決定擇時重新發行。

前後對比可見,2019年9月披露的公告顯示,該期融資券擬發行金額為5億元,沒有設置基礎金額和上限金額。而到了2019年底,重新發行時,改為基礎金額2.5億元,上限金額5億元,但當時依然未成功發行。

記者多次嘗試聯繫國控集團,撥打其官方公佈的電話,有的是在記者表明身份後隨即掛斷,有的電話是無人接通。記者後來繼續嘗試聯繫國控集團,撥通電話後,記者欲瞭解國控集團債務有關信息,對方稱需要財務等業務部門負責解釋,記者請其提供相關業務負責人士聯繫方式,對方稱不知道該聯繫哪位,隨後表示需要登記記者信息,會有人聯繫記者。但記者留下聯繫方式等信息後,截至發稿,未能接到國控集團一方的回覆。

此外,在國控集團上述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中還曾提到,河南省國控保障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保障房投資公司”)是國控集團的重要子公司,安置房建設業務也是國控集團主要業務板塊之一

。該板塊業務前期資金投入量較大,建設週期較長,資金回籠週期長,後續資本支出需求大。隨著發行人負債規模逐年增加,外部融資壓力將繼續增大,為保證投資計劃的順利實施,公司未來面臨較大資本性支出的風險。如果公司不能很好地安排各項投資的資金投入,將在中短期內對公司的財務產生較大壓力,並帶來一定的風險。

今年3月,記者收到投資者的反映材料,稱國控集團旗下的國控保障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發行的融資產品到期未能及時兌付。根據投資人提供的材料,這一期發行的融資產品實際規模只有350萬元,知情人士稱,當時市場債券違約較為頻繁,融資環境惡化,結果就只融了350萬元。即便如此,今年3月到期時,這350萬元也未能按時兌付。

而國控集團正是保障房投資公司這期融資產品的無條件擔保人。保障房投資公司融資產品說明書陳述,該產品還款來源,除了保障房投資公司以其自身營業收入等還款外,還設計了擔保增信。擔保方是母公司國控集團,為發行人到期兌付承擔全額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有省級平臺國控集團背書,保障房投資公司資產數百億,投資人做夢也沒想到,看起來沒什麼風險的投資,到期竟然未能支付,更何況融資金額還只有350萬元。

2019年9月末短期債務超過213億元

國控集團債務狀況究竟如何?從負債情況來看,2016~2018年末及2019年9月末,國控集團有息負債餘額分別為276.27億元、235.33億元、267.19億元、289.91億元,佔總資產比例分別為56.15%、38.20%、41.60%和39.83%。

7家銀行與河南國控集團座談:穩住存量前提下不採取法律措施

雖然有息負債佔總資產比例有波動下降態勢,但就債務絕對額來看,2019年9月末已高出過去三年各年的年末水平。

上述融資券募集說明書還曾提到,較高的有息負債使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

儘管其有息負債佔總資產比例有波動下降態勢,但國控集團依然面臨資產負債率較高的風險。

2016~2018年及2019年9月末,國控集團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8.5%、81.23%、82.47%和84.78%。上述募集說明書指出,資產負債率較高一方面會給企業的現金流帶來壓力,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企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增加企業的財務成本支出。

而在短期債務壓力方面,2016~2018年末及2019年9月末,國控集團有息債務中,短期債務分別為140.99億元、126.47億元、186.51億元、213.73億元,呈現增長趨勢。上述募集說明書提到,如果國控集團不能改善債務期限結構,將持續面臨短期債務佔比較高、流動性壓力較大的風險。

此外,上述募集說明書在財務風險中還提示,國控集團還可能面臨期間費用較高的風險。2016~2018年度及2019年1~9月,

公司期間費用分別為16.22億元、20.20億元,20.70億元和18.04億元,在總營業收入中佔比分別為25.64%、19.84%、22.62%和22.84%。公司期間費用佔比較大,如果發行人不能通過加強管理進一步控制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可能會面臨期間費用較高的風險。

7家銀行與河南國控集團座談:穩住存量前提下不採取法律措施

前述座談會中有7家銀行參與。自然需要關注國控集團在各家金融機構的授信情況。截至2019年9月末,國控集團在各家金融機構授信總額達301.99億元,其中

已使用授信額度達264.88億元

說了有息負債和期間費用等可能面臨的風險後,再看國控集團利潤情況。國控集團比較特殊的一點是,其利潤對政府補貼收入有較強的依賴性。國控集團2015~2016年公司營業利潤均為負值,是以政府補貼為主要來源的營業外收入改觀了公司的利潤總額指標。營業外收入佔利潤總額的比重較高,公司利潤對政府補貼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

2016~2018年,國控集團政府補貼收入分別為4.50億元、1.79億元、2.04億元。此前的募集說明書就曾提示,如果未來財政補貼政策改變,公司經營等活動無法獲得政府財政補貼或補貼大幅減少將對公司的盈利帶來較大壓力,可能對其債務償還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再看國控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2016~2018年度及2019年1~9月,發行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5.47億元、12.93億元、-6.98億元、4.89億元。國控集團經營活動淨現金流波動較大,2018年度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2017年大幅下降。募集說明書稱,主要是由於客戶貸款及墊款淨增加額和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大幅增加。若未來發行人主營業務現金流狀況持續呈現波動趨勢,可能對發行人的償債能力構成不利影響。

不過,根據國控集團最新財務數據,其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有大幅改善。2016~2018年及2019年前9月,國控集團營業總收入分別為63.27億元、101.85億元、91.53億元、78.99億元,對應的報告期間分別實現淨利潤0.61億元、2.66億元、-0.24億元、2.76億元。

7家銀行與河南國控集團座談:穩住存量前提下不採取法律措施

對外債權清收任務重、困難多

債務問題問題不容忽視,但另一方面,國控集團及其旗下公司手中還握有不少對外債權亟待清收。正如河南省國資委和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共同出具的函件中所指,協調相關地方政府儘快償還河南國控集團欠款

而河南國控集團及其子公司對外債權規模也非同小可,而且清收任務重難度高。

國控集團全資子公司河南工建集團年施工產值20億元以上。2019年9月,河南工建集團召開清欠工作推進會,這是繼2019年4月10召開債權清收專項攻堅會議以來的又一次專題會。會議動員相關單位再接再厲,再掀清收新高潮

會上河南工建集團總會計師呂計劃通報了2019年1~8月份清欠工作進展。1~8月份,工建集團累計完成國控集團下達的清收指標2.51億元。“距離國控集團對我公司下達的考核指標6.13億元(含涉訴案件0.76億元)還差3.62億元,任務還很艱鉅。”他說。

河南工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張順作總結講話。“清欠工作是國控集團下達的重要工作任務之一,任務重、困難多

。有困難大家扛,我們對任務指標進行分解,使人人頭上有指標、有壓力。”他強調,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堅定清收信心,統一思想,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堅決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按步驟、按計劃紮實有序推進清欠工作,圓滿完成國控集團下達的清欠任務,堅決維護國有資產安全,打贏這場防範企業債務風險的攻堅戰。

國控集團另一家全資子公司豫糧集團,是河南省最大的國有糧食集團企業,截至2018年底,總產總額達236億元。2019年11月底,豫糧集團總經理王曉偉、財務總監任才深入所屬企業工業公司,對其債權清欠工作進行專題督導。針對工業公司債權回收工作不甚理想的不爭事實,任才指出,工業公司之所以債權回收任務重,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年兩年形成的,成因複雜,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因此回收困難重重,可以說任重道遠。

“為此,從現在到年底前,工業公司務必要更加提高站位,要再謀劃再計議,把債權回收作為重中之重,定人定數倒排時間,不僅要有行動還要有結果,按照國控要求,每天必須向集團報告清欠進展情況。”任才當時指出。

豫糧集團總經理王曉偉指出,從目前清欠效果看,工業公司對整個國控系統清欠形勢把握不準認識不清;對債權回收工作重視不夠;對債務方壓力傳導不到位;對債權形成的歷史原因分析、彙報得不夠透徹;領導班子對債權回收沒有形成合力,缺少可操作、易操作、行之有效的清欠方法。他提出,要以釘釘子的精神對待債權回收工作。

記者注意到,國控集團子公司達幾十家,覆蓋裝備製造、建築設施、糧食貿易、醫療健康和金融業務等重要產業。其中,金融板塊近年來發展較快,主要運營公司為鄧州農商行、河南國控租賃公司、河南中原產權交易所、河南省國控基金和河南國控金匯投資公司,涉及農商行、租賃、保理、私募股權投資等多個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