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對藥效的影響


飲水對藥效的影響


1 宜多飲水的藥物:減少結石形成、降低對腎臟的毒性反應

(1)平喘藥:宜多喝白開水。


(2)利膽藥:儘量多喝水可避免膽汁過度分泌和腹瀉引起的脫水。


(3)蛋白酶抑制劑:治療期間須飲水2000ml/d以上,以免形成尿道結石或腎結石。


(4)雙膦酸鹽:須清晨用一滿杯(200ml以上)白水送服,並且在服藥後至少30min之內和當天第一次進食前,應避免躺臥。


(5)抗痛風藥:應多飲水,保持尿量在2000ml/d以上,同時應鹼化尿液,防止泌尿道中形成尿酸結石。


(6)抗尿結石藥:為減少尿鹽沉澱,宜多飲水保持尿量2500~3000ml/d。


(7)電解質:每袋需加500~1000ml涼開水,溶解後服下。


(8)磺胺藥:可發生結晶尿、血尿和管型尿,故服用本品期間應多飲水,保持高尿流量,或同時服碳酸氫鈉鹼化尿液,以防此不良反應。


(9)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應給予足夠水分,以減少腎小管損害。


(10)氟喹諾酮類:應補充足夠水分,防止尿中藥物濃度過高造成腎損傷。


2 限制飲水的藥物:保證藥物濃度、有效性

(1)胃黏膜保護劑、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藥、苦味健胃藥:服藥後1小時內儘量不要喝水,

防止破壞形成的保護膜。

或稀釋後刺激減輕減低藥效。


(2)止咳藥如止咳糖漿、甘草合劑等。


(3)預防心絞痛發作的藥物:如硝酸甘油片、麝香保心丸等應舌下含服。


(4)抗利尿藥如去氨加壓素。


3 不宜用熱水送服的藥物:保證藥物的有效性

(1)含消化酶的助消化藥物


(2)維生素類:性質不穩定,受熱後易被破壞而失效。


(3)活疫苗:避免引起疫苗失活。


(4)含活性菌類藥物:遇熱會引起活性菌被破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