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放寬落戶,心動

全省放寬落戶,心動

文 | 常瑩

浙江出臺戶籍新政放寬落戶限制。父母投靠落戶年齡將不受限制,與成年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父母,可以投靠落戶;取消集體宿舍的條件限制,支持孵化器、眾創空間、特色小鎮等設立集體戶,人才公寓、酒店式公寓可以設立集體戶……浙江省公安廳28日發佈《浙江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及10條便民舉措,該規定將於5月1日正式實施。


全省放寬落戶,心動

看到這樣的新規,網友們直言:有點心動、躍躍欲試、值得期待。事實上,近年來各地紛紛放寬落戶門檻,日前,蘇州、瀋陽、重慶、青島等城市爭相推出各種“福利”政策吸引人才落地,不少地方降低落戶門檻,甚至提出落戶“零門檻”,為人才提供購房補貼等。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

全省放寬落戶,心動

沒有哪座城市的發展離得開人才。留人,留住了人的消費能力,也留住了城市的創新潛力,也留住了未來的無限發展空間。放寬落戶限制是最直觀的吸引方式。伴隨人才的不斷流入,社會資源不斷湧流,城市形成良性發展的向上螺旋。

古人也遇到過落戶難題。白居易未成名時曾以詩謁見顧況,顧況稱長安“米價方貴,居亦弗易”,這自然就是無法忽視的戶口和房子問題。等顧況讀到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馬上改口道:“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後來,白居易果然以遍受歡迎的詩篇和才華在長安“居易”。雖是笑談,但也說明大城市自古以來吸引人才,可高門檻也讓人望而生畏。城市需要吸納更多的人才,留住人才的辦法就是讓人才“居易”。


全省放寬落戶,心動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大城市比肩向前,中小城市放寬政策爭奪人才。僅僅是落戶政策的鬆動,也許只能帶來短暫的人口潮汐。人們選擇一座城的理由不是單選題的答案,除了落戶條件這一必選項,城市的公共服務能力、經濟發展水平、治理水平、資源配置、氣候環境、房價物價、文化氛圍等多種因素,都影響著人們是否紮根這座城市的決定。

少一點排他的冰冷限制,多一分吸引的接納政策,可以讓城市短時間內享受著人才虹吸的紅利,不因為發展限制了優質人才的流入。換句話說,放寬落戶限制可以看出城市吸納人才的積極態度,但吸納人後如何留住人還要看城市的智慧。在戶籍限制之後,如何拿出更具誠意的開放姿態和更具競爭力實際舉措去留下人,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全省放寬落戶,心動

亞里士多德提到城市時這麼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在放寬戶籍政策後,城市如何讓人才“無法離開”、在城市生活中擁有獲得感和安全感,是城市的亟需解決的下一個問題。這就對城市的承載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城市長遠發展還需保障流入人才的就業和生活,提升公共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在以人為本的細節中打動人。

許多人在一座城中寄託了詩與遠方,城市也承載著年輕人的夢想和抱負,願意將自己未來發展規劃內嵌到城市發展座標裡。這是城市的感召力,也是人們思考後的從容選擇。一座城的活力,恰在於開放自由的流動,在車水馬龍的喧囂中,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在創新發展的加速中,在社會資源的循環中。這其中的生生不息的驅動力,來自於人才。

全省放寬落戶,心動

當更多人願意把一座城市當作“吾心歸處”,在城市的生機中續寫自己的人生故事、在煙火氣裡探索美好生活,這座城的大門可以算是真正意義的打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