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領導藝術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道”也就是領導,孔子這句話其實講述的是領導的管理之道。

“敬事而信”

“敬事”也就是做事情要有敬畏之心,做事情認真負責,不會朝令夕改,更加不會糊里糊塗的把事情糊弄過去,這樣才能取得下屬他人的信任。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做領導的如果做事情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起不到表率作用,那麼也不會取得有品行的人的信任,更加不會跟隨與你,最後剩下的也多是同樣做事弄虛作假之輩,那麼這個團體組織的發展也不會好。相反,若能做到“敬事”那便能招賢納才,事業也會蓬勃發展。

《論語》中的領導藝術

“節用而愛人”

“節用而愛人”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問這幾個問題。

第一、“節用”到底“節”的誰的用?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史蒂芬·科維在《第3選擇》中倡導雙贏思維,即在一段關係中大家都受益。作為領導就要儘可能的為大家去節約,既要為團隊著想,也要為下屬著想,找到一條雙方共贏的道路來。

第二、“節用”到底“節”的是什麼?是資源,這資源不僅僅是經濟方面,更加是人員方面。經濟上的節約想來大家都能理解,任何一個組織和單位,如果領導不懂得開源節流,肆意消耗,那這個組織也很難長久的維持下去。同時作為領導和管理者,要懂得愛護自己的員工,不能肆意的使用員工,以避免員工的超負荷工作。今年來時常有人由於高強度的工作而猝死,這就是不懂得“節用”也更不懂得“愛人”。

第三、“愛人”是誰愛誰?如果能做到“節用”那自然是領導“愛”下屬,下屬也會“愛”領導。

《論語》中的領導藝術

“使民以時”

對於下屬的使用要有節制,分時候,假若下屬生病,領導給但不去探望關心,反而要求其工作上班,那就是不懂得“使民以時”也就更不要提“愛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