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經典佳句十則,以古為鏡,以史為鑑

《北史》經典佳句10則,以古為鏡,以史為鑑!

一、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語出唐·李延壽《北史·周本紀》。違背了自己立下的諾言,激怒了鄰邦,不守信用,也不講道義。

二、聞名不如見面。

語出唐·李延壽《北史·列女傳》。聽人名聲不如見人一面。

《北史》經典佳句十則,以古為鏡,以史為鑑

三、行生於己,名生於人。

語出唐·李延壽《北史·甄琛傳》。品行是需要靠自己獲取的,而名聲則是需要依靠別人才能傳播的。

四、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語出唐朝李延壽《北史·袁聿脩傳》。在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古人非常謹慎自己的行為。

《北史》經典佳句十則,以古為鏡,以史為鑑

五、志尚夷簡,淡於榮利。

語出唐·李延壽《北史·韋夐傳》。自己的志向在於能夠樸素節儉,對於那些榮華富貴、名利地位的事情看得很淡。

六、欲求名,一卷史書足矣,何用碑為!

語出唐·李延壽《北史·隋宗室諸王傳》。想要得到名聲,一卷歷史書便足夠了,何必將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之上呢?

《北史》經典佳句十則,以古為鏡,以史為鑑

七、自今牧守溫良仁儉、克己奉公者,可久於其任,歲積有成,遷位一級。

出自《北史·魏本記》。克己指剋制自己,約束自己。成語“克己奉公”即出自於此,是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約束自己,全心全意為國家和人民的事業盡職盡責。

八、理雖萬變,可以一觀;來事雖懸,易以往卜。

語出唐朝李延壽《北史·太武五王傳》。事物道理雖然千變萬化,但是都不會離開其最根本的宗旨。未來的事情,雖然還懸而未決,但是可以用過去的事情,推斷未來的發展。

《北史》經典佳句十則,以古為鏡,以史為鑑

九、為國之本,在乎忠信;古人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國家興廢,莫不由之。

語出唐朝李延壽《北史·於謹傳》。治理國家的根本,在於忠義誠信。古人認為,國家可以沒有糧食,也沒有軍隊,但是不可以失去信義。國家的興旺,與信義有著很大的關係。

十、良玉未剖,與瓦石相類;名驥未馳,與駑馬相雜。

語出唐朝李延壽《北史·蘇綽傳》。好的玉石是從石頭中剖出的,其最初與瓦礫和石塊沒有什麼區別。千里馬在還沒後奔馳的時候,同劣馬混在一起,並沒有什麼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