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行,还是爱情?如何看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原创|选择修行,还是选择爱情?如何看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文化,李渊回,国学,佛家,儒释道


要修行,还是爱情?如何看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导语: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却基本无人能做到有舍有得。修行与爱情,更是如此。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曽缄先生把这句话翻译的多好,多么富有诗意。选择“修行”,辜负了“卿”,丢弃了爱情。选择了“卿”,荒废了“修行”,辜负了佛祖……

难道鱼和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难道修行和爱情真的就不能两全吗?渊回不信,渊回就是要告诉大家:

世间真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大家如果不信,请跟着渊回继续展开。

要修行,还是爱情?如何看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什么是修行?

那么到底什么是修行呢?一般来说修行有很多种定义。根据渊回目前的认知,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这个行为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己的心理行为。心理行为的话,是比较内在的一方面。因为如果你不把它付诸行动的话,它就不会影响到别人。当然我们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的所有身体的行为,外在的行为,外在的表现,都是借用心里面的行为来展现出来的。但是,但是有时候心里会犯错,行为上你不去实现就不会犯错。

另一个就是,身体上的行为。也就是你外在的表现。你随便一个身体的行为,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都会影响到他人。这个我们要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当然,外在的身体行为要从心里面入手,从心里面解决!这个是个重点。

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方面也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开的。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心理行为和我们的身体行为,让我们达到一个相对正确的状态。

当然对于不同的学派来说,比如说儒家的修行,或者是道家的修行,再或者是佛家的修行。这个要求和标准也是不一样。

单单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话来说,这句话是佛家的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德所做诗里面的一句话。我们大家一般都对佛家有个误解,佛家并不是不允许我们去爱。并不是要求我们必须吃素什么的,他只是认为那些事情会影响我们修行。我们应该应该克制,应该严于律己。并不是所谓的一刀切,把那种都断了。因为佛家也分在家弟子和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可能戒律更严格一点。这个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辨别的。

另外,你像儒家,可能会更加积极一点,更加入世一点。相对于道家和佛家来说,道家的话,比较偏向于归隐山林这种。这些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修行在不同方面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

当然,我们学习和工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行。比如说,我们有一个自己的信仰。

严于律己,善于帮助他人,这种都算是我们的修行!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定义,如何去认知,如何去实践了!

要修行,还是爱情?如何看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二、什么是爱情?

那么什么是爱情呢?一般由于我们传统的一些原因吧,中国人一般都是比较保守,比较偏向封建的。一般不太不太谈这种东西。但是,并不意味着古人对这个这方面的知识不丰富。只不过,我们大家不太愿意去谈这些东西。

西方人就不一样。我们去看西方拍的那种电影或者是剧集。旋律都是两个人之间爱情的歌颂。我们中国人的性格可能偏向于保守,更偏向于集体。因为爱情这个东西处理不好,经常会引起一些自私的行为。

那么到底什么是爱情呢?这个比较复杂了。复杂在,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渊回这里,只是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般情况下,两个人在一起。你在乎他,他在乎你。两个人相互关心,互相喜欢,互相爱慕。这样就很容易产生情愫。但是,仅仅是互相喜欢,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对方,这个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互相包容互相,互相理解。

皇帝《阴符经》: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如果两个人单单是喜欢,性格并不太适合的话。很可能经不起柴米油盐的考验。这种喜欢,这种恩情,碰到生活的琐事就容易转换到坏的一面。两个人吵架啊,争斗啊,诸如此类。据渊回观察,这种问题,在夫妻中也是经常碰到的。

关键就是,如何利用我们的认知去指导我们的行为。去有意识的规避一些坑,减少一些感情的浪费,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当然,这里还没有讨论那些什么金钱啊,房子啊,这些世俗的东西。加入这些东西的话,往往会更加复杂,更加麻烦。这就需要我们自己靠我们的智慧,碰到问题解决问题了。

讨论的有点远,收回来。渊回认为,真正的爱情人会认为一定是两个人非常适合,相敬如宾的那种。并不一定是非要爱的你死我活,然后出现种种矛盾,整天吵来吵去,斗来斗去。这个东西的主观性非常强,渊回说的这些,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大家仅供参考吧。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就该处理如何去兼得的问题了。请跟着渊回继续往下看。

要修行,还是爱情?如何看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三、如何去兼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是大家的一个常识。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修行和爱情应该是可以兼容的。关键是你如何去定义修行,如何去定义爱情。

比如说儒家,就是积极入世的。儒家并不反对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夫妻之间的行为只要不过度,都是被认为是正常的。

儒家的告子曾经就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一般就是两件事嘛,一个是吃喝,一个是男女的事情。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这个人生就会非常顺畅。可以从中看到儒家对爱情和修行的态度。

道家因为比较庞杂,比较庞大。有些派别要求比较严,对男女爱情是严格要求禁止。真正的去出家修行,去离开这个世俗的世界,去修道,去修仙,去解决自己人生更高更深层次的问题。但是有些道家门派,可能会不会太避讳这些。

一般大家普遍认为,佛家是禁止这些东西的。但是真正的佛家思想,并不反对这个东西。因为佛陀,还是结婚生孩子的吗?随后才尽过孝道,才去出家修行的。

包括有很多祖师大德都是这样的例子。

佛家佛教要求吃素,学佛一定要吃素吗?并不是这样的,佛家也分在家弟子和出家弟子。出家弟子要求会多一点。在家弟子,就跟随你那个能力,有能力吃素就是吃素。没有能力吃素,你就可以不吃素。除了念佛号,还可以呈现咒语。比如准提咒语,就是不避讳这些东西。

这样来看这就不太矛盾了吗?儒家非常宽容,道家非常宽容,佛家也非常宽容。矛盾的点在哪呢?矛盾的点,就在于我们要离世修行去,彻悟一些人生宇宙的真理。去离欲修行,要摆脱这个尘世。但是爱情会涉及到这些都男女的这些东西,这种东西对修行是不利的。这才是矛盾的所在,解决了这个就能解决好一切。

渊回认为是有解决方法的。适合对方,一定会互相理解对方。两个人能会互相理解对方,肯定会努力理解你所想的一些东西。如果你和他正确的说明利害,对方会理解你的,也会去帮助你的。所以,关键是两个人要适合,两个人要互相认同。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渊回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