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經常幫我改作業的南美網友總是在當地凌晨兩三點回復我,昨天我問他:“是因為失眠嗎?”他說:“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時間了,我把自己的生物鐘調到一個適宜的時間,我睡的很晚也不會很早起床,我更喜歡利用凌晨萬籟俱靜的時間去思考和做事。”當時是北京的下午,我覺得他這段自白簡直太詩情畫意了,還摘抄了下來。-Prefiero aprovechar la tranquilidad de la madrugada para realizar ciertas cosas.-

半個月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摘抄了很多喜歡的句子,有幾段覺得特別驚豔, “一輪滿月掛在空中,在茴香酒的作用下,院子變得如夢似幻,好像浮在一個水底世界。” “一隻只罩著布的鳥籠仿似一個個熟睡的幽靈,沐浴在新開的橘樹花散發出的暖香裡。” “老年的光陰不是水平的激流,而是無底的地下蓄水池,記憶力就從那裡排走了。”讀到這幾段時我只覺得自己就像是在蛙鳴琴瑟起的夏夜裡,坐在橘樹下聽故事的人。

王小波談師承時曾提到查良錚先生譯作的《青銅騎士》,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底和平鋪直譯的作品相比立刻高下立判。想要讀好文字就去讀譯著,因為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譯。

馬爾克斯的作品極具表現力,常常是在拉美迷幻而特殊的社會背景下雜糅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對拉美文化的認識,成熟的作品背後是對故土深藏的熱愛。自由的好奇心更能推動我們學習新鮮事物,馬爾克斯的作品為了解南美歷史和社會變更提供了很好的出口。

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借用女主人菲爾米娜在故事中的一段話做梗概:“一個世紀前,人們毀掉了我和這個可憐男人的生活,因為我們太年輕;現在,他們又想在我們身上故技重施,因為我們太老了。”在弗洛倫蒂諾沉浸於對菲爾米娜一眼萬年的情愫中羞怯不知如何表達時,他的母親跟他說:“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嚐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很多人在愛裡求而不得,但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堅毅。

前一陣看到的帖子,說將AI算法應用於我們尋找伴侶時會發生什麼?計算機能幫助輸入我們擇偶標準中的理想型伴侶,身高、職業、年齡、髮色等等。有人說這是一項非常別緻的創意,人工智能用來幫我們規避在感情中受挫的風險;但也有人表示會讓我們錯失一種意外下的驚喜,如果我們並不像想象中那樣瞭解自己呢?這樣的搭配組合下,感情更像是從對方身上尋找自我,而不是彼此通過溝通磨合共同成長。

孟京輝的經典情話:“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被無數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奉為圭臬。年輕時的愛情常讓人難以啟齒,是眾目睽睽下的羞怯,也是蠢蠢欲動、想牽起又匆忙鬆開的手。愛情有很多種可能性,在眼下越來越難辨析的背景下,提起來怪難為情的。

如果還沒有遇到讓你足夠確信的人,不妨先給自己點時間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就好像掌握一項技能就是需要不斷練習,到它成為你本性一部分的過程。當我們在確立目標時一定是有充分想要的動機,卻忽略了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怎樣消化應對波折時的負面情緒。希望自己越長大越能夠帶著善意去分享,不因他人無謂的評價而妄自菲薄,也不在瓶頸期時固步自封,我們現在所處的局面,只是萬千可能性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