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就醫到底“行不行”?老人能“搞定”嗎?來看記者的體驗→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文 施劍平/圖

疫情期間,上海互聯網醫院“幫了大忙”。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至少有10餘家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調動醫生10萬餘名,超過400萬人次在線上諮詢。互聯網看病究竟怎麼看?有沒有效果?記者帶著家中老人,體驗了一把。

视频就医到底“行不行”?老人能“搞定”吗?来看记者的体验→

如何在網上看病?

字體很大,操作不難

如何在網上看病?記者在首家互聯網公立醫院上海市徐彙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貫眾互聯網醫院上進行了嘗試。

下載“上海徐匯雲醫院”App後,點擊“進入主頁”,就可以看到主頁中有“我要看病”一欄。由於目前處於疫情期間,其中還特地劃分了“慢病”和“新冠”兩類,字體也是適合老年人一眼看到的特大字體。下面還細分為配藥、預約、報告、健康等分欄目。

點擊“慢病”頁面,進入後會看到所有在崗醫生的介紹。頁面上方會顯示在崗人數,每位醫生的科室、職稱、職務和擅長疾病等基礎信息也都一一顯示。目前可以進行互聯網看病的為慢病複診,因此慢病複診還專門設立了工作室,點擊進去同樣會有醫生的介紹。不過記者看到,其他病症也可以通過線上進行諮詢。

點擊醫生頭像,進入頁面之後就可以選擇預約線上門診還是線下門診。記者看到,點擊進入“候診室”,會告知前面有多少候診患者,預計等候多久會有醫生呼叫,並提醒在等候期間可以上傳檢驗報告或提前說明病症不適的情況。

記者體驗發現,從點進首頁的“我要看病”到選擇在崗的醫生,再到進入線上診室開始問診,總共用時不超過30秒。預約成功後,在線上看病的方式與實際去醫院看病並沒有太大區別,可以實時發送文字、圖片、報告等看病材料,與醫生則可以通過語音和視頻通話進行交流,開出處方配藥。如果不是疑難雜症,一般的小病、常見病、慢性病,通過互聯網醫院進行復診的確可以方便很多。操作方式對於不太懂互聯網的老人來說也一點不難。

视频就医到底“行不行”?老人能“搞定”吗?来看记者的体验→

網上能不能看好病?

看病方便,針對複診

據悉,目前互聯網醫院主要針對複診病人,尤其對於腿腳不方便、多慢性病的老年病人來說,病症簡單,問診也很清楚,為了配點處方藥不用專門跑一趟醫院,很是便利。

70歲的高血壓病人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在家裡使用過徐彙區中心醫院的雲醫院。“視頻會診就是面對面,實際上就像到醫院看病一樣的,沒什麼區別。”他看病的主要目的是定期複診,然後配一些藥,看完之後醫生下了單子,過幾天藥就會配送到家。“很好,以前去掛個號排個隊也要一兩個小時,現在我就在家,也不用排隊,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像我這種老人還能避免到醫院去感染到其他毛病。”

4月10日下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風溼免疫科王驍醫生通過網絡視頻面對面的方式,為一位來自江蘇鹽城的患者陳先生複診開方,這是上海第一張中草藥互聯網處方。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互聯網醫院也正式上線,以中醫醫院的身份加入到了互聯網醫院行列。

記者瞭解到,互聯網醫院不僅給不方便就醫的老人帶去福音,也方便了不少外地患者。龍華醫院的患者陳先生患強直性脊柱炎多年,得益於龍華醫院風溼免疫科的中醫藥治療,病情明顯緩解,關節功能不斷恢復。雖然陳先生能堅持每次到醫院就診治療,但由於家住外地,又加上疫情的原因,近期的複診還是給陳先生帶來了不少煩惱。“這次中醫也能線上複診了,還能送藥上門,對我們外地看病的人來說實在是太便捷了!”

视频就医到底“行不行”?老人能“搞定”吗?来看记者的体验→

今後還有哪些病可以上網看?

完善體驗,增加專家

上海市徐彙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是上海首家獲批互聯網醫院牌照的公立醫院。早在2013年,該院就開始了互聯網醫療的探索,2015年正式推出了“徐匯雲醫院”App。拿到牌照前,App就已經向全國180餘萬人次提供了醫療服務,註冊用戶也有17萬人之多。

截至上週,使用徐匯雲醫院App看診的人數已經超過10000人次,互聯網醫院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複診,至今已開出2300張處方,處方藥品會由上海具備藥品配送物流資質的公司儘快送到患者的家中,快遞上門的已有1600張,市民可以通過隨申辦平臺實現線上醫保結算。據悉,如果患者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在App上做好預約,醫保卡支付好以後,到約定的時間直接做檢查即可,不需要另外掛號付費。

據介紹,目前“雲醫院”上的醫師均具備執業註冊醫師資質,獨立臨床工作經驗3年以上。他們通過固定排班時間+患者預約時間+個人碎片化時間,在“雲端”為病人進行諮詢。

該院表示,今後互聯網醫院的功能還將嘗試進一步拓展和完善。如進一步改造優化診療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讓來自呼吸內科、全科醫學科、心內科、內分泌科、神經內科等專業專家團隊的在崗醫生進行“面對面”視頻診療等等。

對於互聯網技術尚不能實現在線把脈的功能是否會影響診療過程的問題,龍華醫院王驍醫生則表示,通過互聯網醫院就診的患者多是病情穩定的複診病人,醫生對複診患者的整體情況比較熟悉,此外還可通過其他診療方式進行補充,因此並不會影響診療。對於初診、病情不穩定、需要定期複查的患者,他也提醒病人還是應及時線下就診。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文 施劍平/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