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擔心感染鼠疫風險,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就醫

東方網·縱相新聞 賈天榮 綜合

今日,繼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通報2人確診為肺鼠疫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消息稱,此次疫情進一步擴散的風險極低。市民沒有通過接觸鼠等動物而感染的機會,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醫療機構就醫,不用擔心感染風險。

12日,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發佈消息,2019年1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不用擔心感染鼠疫風險,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就醫

不少市民對此感到恐慌,今日,中國疾控中心表示,北京市不是鼠疫疫源地,自然環境中不存在鼠疫菌,老鼠中也不帶有鼠疫菌,市民沒有通過接觸鼠等動物而感染的機會。

據中國疾控中心介紹,此次兩例輸入病例發現後,北京市衛健系統已及時對病例進行隔離治療,對病例進京後活動情況開展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對可疑暴露人群進行了詳細的排查,對接觸者進行了醫學觀察和預防性服藥,對相關場所進行了終末消毒,同時加強了發熱病人監測,此次疫情進一步擴散的風險極低。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醫療機構就醫,不用擔心感染風險。

據瞭解,在此次疫情之前,北京未發現過鼠疫病例。歷史上,鼠疫出現過三次世界範圍內大流行,曾經被稱為“黑死病”,造成人類生命健康嚴重損失。

不用擔心感染鼠疫風險,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就醫

建國前,我國鼠疫疫情也非常嚴重。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鼠疫防控工作,發病數明顯下降,至80年代平均每年報告約20例病例,90年代,我國南方鼠疫疫情曾出現過短暫上升,自2010年以來每年僅有零星病例報告,主要集中在我國西北部分省份。

怎樣預防鼠疫?

據中國疾控中心介紹,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鼠疫,這些染疫動物都可以成為人間鼠疫的傳染源,尤其以齧齒動物(鼠類、旱獺等)為常見。野生食肉類動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類動物(黃羊、岩羊、馬鹿等)、家畜(犬、貓、藏系綿羊等也可感染鼠疫,在人們接觸、獵捕或剝食這些染疫動物時將鼠疫傳染給人類。

不用擔心感染鼠疫風險,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就醫

鼠疫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主要有:媒介傳播,主要是通過跳蚤吸血傳播;接觸傳播、以及空氣傳播。 各型鼠疫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均會引起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病死率幾乎為100%。人對鼠疫普遍易感,人類在感染過鼠疫菌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力。

因此,鼠疫要採取綜合措施防控才能獲得最大的效果。這些措施包括疫情報告、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所採取的綜合措施。還包括預防性滅鼠滅蚤(鼠蚤同滅),健康教育和疫源地干預措施、強化監測等措施。

不用擔心感染鼠疫風險,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就醫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做好各種傳染病包括鼠疫防護最有效的措施。就當前來說,北京市民無須採取特殊的個人防護措施,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儘量避免去人群擁擠場所,去醫療機構或個人出現發熱、咳嗽等相關症狀時要及時佩戴口罩等。

  如果懷疑自己與病例有過接觸,可以進行自我觀察,或向當地疾控部門主動申報,取得專業指導,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

  外出旅遊時儘量減少和野生動物接觸,不去逗玩健康狀況不明的旱獺,做好防蚤叮咬,通過使用驅避劑、減少軀體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獵、食用野生動物。

時至今日,在科學防控的基礎上,全球絕大多數地區鼠疫被得到有效監測與控制。目前,在我國鼠疫已非常少見,但並沒有絕跡。中國疾控中心也提醒,這就需要我們每個人提升鼠疫防控意識,築牢防控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