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夜憩一方,知此地名跑之,免於一難

導語:大約在公元前190多年時,有一皇帝與大臣著便衣尋訪百姓,今到一地天色已暗,皇帝覺周身疲乏無力,便要在這裡休憩一晚,準備明日在啟程。閒來無事與大臣閒聊,在得知此地乃是柏人縣後大驚,心裡到:“柏人著,迫於人也”隨渾身再無疲勞之像連忙坐回車內,告知大臣馬上啟程,大臣不解還要詢問,皇帝怒髮沖天,大臣這才作罷。

然如皇帝心之所向,車隊剛剛離開,隨出現一群黑衣刺客,而他們只能瞪大眼睛看著前方車隊離開,無法追擊。

帝王夜憩一方,知此地名跑之,免於一難

這尊如半仙模樣的皇帝就是劉邦,劉邦乃是漢國的開國皇帝,那刺殺之人則是敵對國家趙國的國相——貫高。為何貫高要刺殺一位敵國之首,並不是為了立功?此事還要從三年以前說起。

漢高祖三年時,趙國有人意圖不軌發生事端,隨劉邦派出趙信和張耳去收復失地,這一去便是大勝,漢高祖龍顏大悅,便封張耳為趙王。

帝王夜憩一方,知此地名跑之,免於一難

兩年後趙王卒,世子張敖繼承趙王位,劉邦為了穩定趙家,便將自己親愛的女兒魯元公主嫁給趙王,兩家更加團結,徹底成為漢高祖自己的勢力。

在漢高祖七年,有外敵在邊境作亂,弄得民不聊生。劉邦龍顏大怒,御駕親征。戰完之後,便班師回朝,路遇趙地,見天色已晚,便道女婿家休整一晚。女婿見岳父大人到來,便好生伺候,美酒美女大宴與劉邦,但劉邦剛吃了敗仗,心中甚是鬱悶,看到女婿為自己大辦宴席,不僅沒生喜好之情,而是冷眼相對。

此事被趙王的國相曉之,怒之,隨派人暗殺劉邦,好好除了這口氣。此事在被趙敖曉之,嚇得滿臉大汗,及時制止貫高,但貫高隨表面上答應趙王,但是暗地裡卻在實行自己的計劃。

帝王夜憩一方,知此地名跑之,免於一難

一年後,在貫高得知劉備再次出行趙地時,推算出劉邦要在柏人縣夜宿,便安排刺客門等待,只要劉邦進到柏人縣,便一聲令下,卻不知劉邦到達柏人縣,還沒等到貫高實行計劃,便急衝沖走了。這件事讓貫高非常不解,自己帶的刺客都是身邊的親信,不會有通風報信之人。

其實劉邦也沒有能掐會算的能力,而是成大事者,性格果斷,因“柏”與“迫”音,“迫”字不吉利,而匆匆離去。

帝王夜憩一方,知此地名跑之,免於一難

​結語:劉邦作為史上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對於身邊的危險有一種天性的抗拒,者使得劉邦在稱帝之路上化險為夷,回看中外史記,哪一位皇帝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喜歡小編的可以點個關注,如有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小編一定會傾盡全力為大家解答,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