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十年建成100多所學校

玉林十年建成100多所學校

去年投用的玉州區實驗中學頗具規模

玉林十年建成100多所學校

玉林師院附中新校區已於2019年竣工投用

群眾利益無小事,作為頭號民生工程,教育問題一直以來備受人大代表的重視。為解決“入學難”“大班額”問題,在代表們的大力推動下,玉林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玉林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先後作出了《關於加快推進我市市、縣城區中小學學校建設的決議》和《關於組織實施市縣學校建設提升工程的決議》,這兩個決議成為了我市中小學校建設的“加速器”。

 著眼解決教育民生問題

市人大先後出臺“兩個決議”

“在我的印象中,自1997年玉林撤地建市到2007年,玉林市、縣兩級城區十年來就沒有新建過一所學校。城區人口不斷增長,原有學校辦學規模卻仍停留在十年前的狀態,‘大班額’現象十分普遍,‘擇校熱’情況也不容樂觀。”玉林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長蔣以超在教育界已有三十幾年的從業生涯。他回憶,2010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市市、縣中小學校建設滯後,“入學難”“大班額”問題十分突出,併成為全市人民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

為解決這些熱點問題,2011年,人大代表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向市人大常委會遞交了關於建設市、縣城區學校的議案。經過代表們的多方努力,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作出了《關於加快推進我市市、縣城區中小學學校建設的決議》,有力推動了市、縣兩級政府重視和切實加快城區中小學校建設。

2011年11月23日,玉林市城區中小學校建設大會戰動員大會召開,正式掀起了市、縣城區中小學校建設的熱潮。市政府決定,利用五年時間,在玉林城區範圍內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開展中小學校建設大會戰,新建13所中小學校,新增學位約25000個,總投·資約8.4億元。在人大的持續監督和政府部門的努力下,全市市、縣城區中小學校教學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

為了更好地鞏固成果,進一步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2016年10月,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又作出了《關於組織實施市縣學校建設提升工程的決議》。該決議出臺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學校提升工程推進工作,將106所學校建設列入我市2017-2020年學校建設攻堅項目進行推動。

“這兩個決議出臺以來,玉林市、縣城區的中小學校建設步伐大大加快。特別是2016年以來,我市城區學校建設更是迎來了一個新機遇和好時期,全市竣工學校建設項目共94個,另有32個正在施工、32個已經立項。”蔣以超說。

促成近200所學校建設

超100所投入使用

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十分重視中小學校的建設,多年來,我市先後組織實施了城區中小學校建設大會戰、市縣學校建設提升工程、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學校建設項目攻堅等,還設立了玉林市學校建設項目攻堅指揮部,由市領導分別聯繫各學校建設項目,與相關部門一道跟蹤督辦和協調解決學校項目在建設中遇到的徵地、拆遷、資金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等難題。

據統計,“兩個決議”十年來共促成了玉林市、縣城區近200所新學校(新校區)的建設,其中100多所已經投入使用,不僅解決了教育民生問題,更是體現了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善於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和“為民履職”的責任與擔當。

近年來,在玉東小學、玉林高中新校區、萬秀小學、玉東新區實驗小學、玉林師院附中新校區、玉州區實驗中學等眾多新學校(校區)建成投用的同時,石棠小學、泉塘小學、旺瑤小學、鎮忠小學、市一中、市十中、市十一中、市十二中、市實驗中學、市特殊教育學校等一批中小學校則通過改擴建煥發了新生機,從根本上解決城區中小學校佈局不合理、優質教育資源不足而形成的“入學難”“大班額”問題。2019年,全市共竣工投用42所新建中小學校及幼兒園校區,新投用校區共有學位37620個,大大緩解了群眾適齡入學子女的就學問題。

“我們學校新校區2019年5月建成投用後,辦學環境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改觀,以前的‘大班額’現象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初中、高中部的學生都住進了公·寓式宿舍。”玉林師院附中楊校長說道。

“我對我女兒就讀的玉東小學校園環境和教育理念都感到很滿意,全校每個班的人數都控制在45人以內,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住在玉東新區一小區的韋女士說,看到玉林的學校越來越多、教育實力越來越強,她打心眼裡感到高興和自豪。 (記者 唐勁梅 通訊員 黃冠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