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讀後感

《人生》是關於主人公高加林的命運和愛情的故事,其中最揪心的是加林的命運,最感人的是加林與巧珍的愛情。高加林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回村當了小學民辦教師,後來被村支書高明樓的兒子三星所頂替,只能回家種地。但他有文化、有才能、有抱負,不願再像父輩一樣在土地上勞作一輩子,窮苦一輩子。他想通過自己的知識和才能改變的命運,但城鄉二元體制阻止了他的夢想,農村戶口給不了他進入城市的機會。他除了不甘心,毫無辦法,只能和村裡所有人一樣辛苦勞作,掙那僅能養活自己的一點工分,看不到希望和盡頭。

路遙《人生》讀後感

高加林在村子裡的教師崗位被頂替了之後,在苦悶中接受了同村女孩巧珍的愛情。善良美麗的巧珍將心都給了加林。可是加林在自己的叔父轉業回地方之後,叔父的下屬為了討好叔父,通過不正規的渠道將高加林轉到了城裡,當了幹部。高加林在當了幹部後,他整個人都綻放了,努力學習,拼命工作,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展現才華的機會。這辛苦和努力換來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才華得以展示,又獲得了昔日同學黃亞萍的追求。在這個選擇的十字路口,高加林選擇了更有共同語言和能夠帶給他更美好前程的黃亞萍,而放棄了巧珍。不幸的是,高加林美好的未來被黃亞萍原男友的媽媽的一封檢舉信給斷送了。高加林又只能回到農村,這打擊比第一次民辦教師身份被頂替更加致命,他不但丟失了工作,還丟失了巧珍對他真摯的愛,被迫放棄了他和黃亞萍浪漫的情。殘酷的現實,使他回到了原點,從天上跌落到塵埃,就像是一場夢。而此時的巧珍也已經嫁人了……

路遙《人生》讀後感

對於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個女人到底有多大的胸懷才可以這樣默默的付出,可以苦自己,卻不願意自己所愛的人受苦,處處為愛的人著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愛的人。

路遙《人生》讀後感

做事要憑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處的環境所變化,保留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在面對一系列艱難抉擇的時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傷害那些深深愛你的人,我們可能會失去一些機會,但是它還有可能會得到,有些人我們一旦錯過了就不會再有。

路遙《人生》讀後感

人無限制的慾望就是破壞幸福的罪魁禍首。想得到更美好的生活,想擁有更多的幸福,反而會失去自己原本的生活,反而會丟失自己本就擁有的幸福。我一直認為老天是公平的,因為當你捨棄一些東西的時候,你也會得到一些東西,當你得到的時候你也丟失了一些東西。貪婪的心,就算傾盡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滿。總是盯著自己的空缺,卻不注意自己的豐滿,這樣,即使很富足了都不會快樂,而且往往到頭來,追求的東西到不了手,連已經擁有的都保不住!

路遙《人生》讀後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