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經驗整理——連載六:電視不是洪水猛獸

說到讀書,另一個媽媽們關心的問題就是看電視

。我自己是做媒體研究的,曾經有一段時間專門關注過兒童傳播學,對這方面還是有點發言權的。在電視對兒童的影響方面,研究做得最早,成果最多的是美國。美國在60年代電視得到普及,但是不久大家就發現電視對兒童有巨大影響。剛開始的時候是恐慌,覺得電視這個東西會毀了一代兒童,在接下去差不多20年的研究裡,學者開始理智地看待電視對兒童的影響,並且開始善加利用這種影響。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芝麻街》。芝麻街是美國國會撥款製作的,製作的目的在於縮減貧困家庭的孩子與中產階級家庭孩子之間的智商差距。但是結果非常有意思,經過幾年的跟蹤調查,在收看芝麻街以後,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與貧困家庭孩子之間的智商差距反而增加了!專家在研究這個現象的時候發現了問題所在,而這也是我們現在最需要學習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在收看這個節目時,媽媽一般會陪著他們!而貧困家庭的媽媽則忙於生計,只是把孩子交給電視機。

早教經驗整理——連載六:電視不是洪水猛獸

好了,前面舉芝麻街的例子只是說,電視不是洪水猛獸。當然,現在的電腦,網絡也不是。這是後話。

為了保護眼睛,小豬一歲以前沒有接觸過任何電子產品,只有聽音樂。給他聽的音樂的種類非常豐富,交響樂,輕音樂什麼都有。非常有趣的是,即使只有3,4個月的時候,他也會表現出對不同音樂的反應:比如,貝多芬的交響樂裡他最喜歡第六交響樂,聽到這個他就很開心。同時,在這一年裡,他也培養出了比較好的節奏感。

早教經驗整理——連載六:電視不是洪水猛獸

小豬一歲以後我開始讓他看電視。準確說是看碟。最早給他看的是小小愛因斯坦和天線寶寶。天線寶寶一集太長,後來基本給他看小小愛因斯坦。一集20分鐘不到一點,內容又極其低幼,但是編排非常科學。堅持給寶寶每次只能看一集,看完一集必須去玩別的東西。小小愛因斯坦基本沒有臺詞,不過我們還是看的英文版。天線寶寶也是。後來買到一套brainybaby,也是為小寶寶準備的,不過我覺得那一集時間太長,最好媽媽自己用軟件分割一下,每部分15到20分鐘。等小豬長大一點以後,可以看的選擇就多了,洪恩的系列都不錯,小豬最喜歡的是唐詩神通。他1歲半的時候偶然看到了就迷上了,到2歲的時候,裡面的幾十首詩已經全部都會了,不是會被,而是認識詩裡的每一個字!後來我也找到了識字神童,不過可能那時候裡面的字小豬都認識,他倒沒多大興趣。再後來他就開始迷米奇妙妙屋,這其實是一套訓練數學的動畫片。再後來迪斯尼神奇英語,朵拉,可樂兔……

小豬看的內容,基本是我在他沒有感覺的前提下幫他設置了一個範圍,屏蔽掉那些暴力的,粗俗的東西,然後給他自己一定的選擇權。

除了教育性的動畫片,故事性的他也看不少,但都是比較經典的,米菲兔啊,建築師巴布啊,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之類,還有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舊水墨畫的動畫片。學會欣賞美,也是一種能力。

早教經驗整理——連載六:電視不是洪水猛獸

小豬2歲多一點就會看少兒頻道的節目表,每天算著時間等著看花園寶寶。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電視對孩子的影響。央視的動漫世界裡不可避免插了很多廣告,於是,那段時間我家小豬變成一個典型的電視兒童,去超市絕對只買廣告裡出現的東西。加上他那時候已經認識漢字了,找不到還會直接找營業員問。我開始慶幸沒有讓他直接看太多電視真是明智。然後花很多時間告訴他,廣告是騙小朋友的。

早教經驗整理——連載六:電視不是洪水猛獸

對於看電視上癮這個問題,根源不在孩子,不在電視,在家長。我有個朋友說過一句很“狠”的話:如果孩子喜歡上幼兒園,說明家長不稱職。如果孩子迷戀電視,那也就是說明,媽媽對他沒有吸引力。孩子永遠只會選擇他覺得最有趣的事情去做。他愛看電視,說明他認為看電視是最好玩的事情。如果媽媽能有更好玩的事情陪他做,他肯定會主動從電視前面走開。我家小豬看電視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人陪著,有時是我,有時是爺爺奶奶,我們從來沒有把他一個人丟給電視機。而看的過程中,也會跟他有一些互動。但是,千萬不要去打擾他。記得在幼兒畫報上看過一個媽媽很自豪地寫:她會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不停地提問,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我真的很為這個孩子難過。他以後會非常難專注地做事情,而更可悲的是,看電視對於他來說是一種刑罰而非享受。

小豬最喜歡米奇妙妙屋。2歲多的時候也迷戀過。本來說好每次看兩集,以前好好的,看完了自己關電視,但是後來不行了,哭著還要看。一開始爺爺採取武力措施,強行拖開。後來我覺得不行,於是給他買了很多新鮮的玩具。每次看完兩級,就誘惑他去玩,於是,非常容易把他從電視前面挪開。後來,又買了米奇妙妙屋的故事書,很容易說動他用看書替代看電視。當然,最重要的是,媽媽要親自陪著他玩,而不是把寶寶交給玩具哦。

  • 歡迎關注、留下你關心的話題,以便後續來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