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四川“新名片”?

四川“名片”多

從“三九大”到“鐵公機”

從科幻動漫到野生動物

從戲劇文藝到雪山勝景……

這些名片將天府之國發展的“快節奏”和

安逸的“慢生活”串聯起來

對於展示四川形象、

精神和促進四川發展

造福廣大人民具有重要意義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熊貓和川劇,是四川兩張靚麗的名片(陳琪 攝)

以近年來出現的“在成都遙望雪山”社群

致力於推廣“東方生活美學”的李子柒為例

四川人和雪山

四川人和田園之間

持續碰撞出來的“主體間性”

才是四川這片土地摯熱

飽滿而又活潑可愛的生命力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作為古蜀文明的代表,三星堆不僅是四川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更為世界瞭解四川打開了一個神奇的窗口(周樂天 攝)

四川想象力

進擊的新勢力

豐饒的物產構築起“天府之國”四川

那麼豐富的想象力

則充滿了這裡的美好生活

帶給這片土地以另一種浪漫和快樂

四川想象力

根植於這裡豐沃而深厚的土壤

又以各種形式生長繁榮

在充滿熱情、活力奔放的這個時代

燦爛而精彩

1979 年

科幻世界雜誌社在四川成都創立

從這裡

播下了科幻四川的一粒種子

劉慈欣、王晉康、何夕等

如今國內很多頂級科幻作家

最早都是《科幻世界》的作者

大眾特別熟悉的劉慈欣的作品

《三體》《鄉村教師》《流浪地球》等

最初都刊登在《科幻世界》雜誌上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電影《流浪地球》同名小說最初刊登在《科幻世界》雜誌上。圖為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主題展覽在四川科技館展出(肖蓉 攝)

成都逐漸成為中國的“科幻之都”

1991 年

世界科幻協會年會在成都舉行

2017 年

中國科幻大會暨

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

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科幻的巨大進步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科幻作家萬象峰年以宜賓興文石海為背景創作了科幻故事《洞中尋路》。圖為興文石海天泉洞(周樂天 攝)

2019 年2 月

由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中國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上映

電影如同一個引爆點

再度引發觀眾和世界對

中國科幻、四川科幻的關注

2019 年夏天

一部四川智造並製造的動畫電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點燃了國漫迷的熱情

沸騰了本就火熱的夏天

電影的數據和影響力

反映了四川動漫產業的巨大實力和潛力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哪吒是四川人?”回答不一,但四川的確有深厚的哪吒文化。圖為位於江油市的翠屏山哪吒祖廟(周樂天 攝)

四川動漫中不乏其他優秀作品

由四川三星堆文化傳媒公司投資製作

以“三星堆古蜀文化”為題材的動畫作品

《三星堆·榮耀覺醒》

在2019 年8 月播出

不僅在全國電視動畫片收視榜上排名第一

後期還會到日本發行

三星堆的美譽度、德陽的城市知名度

也通過作品得到了提升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電影《哪吒》中的三星堆元素(截圖自《哪吒》)

四川省會成都

還有中國遊戲產業“第四城”之稱

查看最新的手遊排行榜

《王者榮耀》仍然高居榜首

這款手遊

其開發方騰訊遊戲天美工作室群

就位於成都高新區的天府三街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位於太古裡核心商圈的王者榮耀職業聯賽西部賽區主場——成都量子光電競中心(肖蓉 攝)

在這樣的產業活力與前景下

遊戲不僅是娛樂

還有更多的可能性

2003 年

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體育競賽項目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在成都高新區的菁蓉國際廣場、天府新谷等大樓裡,分佈著數百家遊戲企業(孫琳 攝)

而在四川

年輕人正在把遊戲做成正經的事業

電競產業的發展

讓年輕人發現不僅製作遊戲可以賺錢

玩遊戲也可以作為職業

在遊戲蓬勃發展的背後

常常伴隨著前沿技術的發展

而技術是社會變革的重要動力

那些在四川開啟的遊戲人生

相信能成就明日四川新精彩!

以劇讀城

用戲劇幻夢重塑城市氣質

一座城市的活力

與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密不可分

藝術為城市賦予了享譽世界的軟實力

戲劇作為多元藝術組合

是城市獨一無二的印記

城市也因戲劇變得更有魅力

在四川,戲劇更成為一種文化形態

看戲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戲劇與四川

有著天生的契合感

以劇讀城

更能品味天府之國的城市氣質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沉浸式演出的特點就是觀眾走進整個話劇表演的情境中觀賞,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域上和美集團供圖)

2019 年3 月20 日

由知名戲劇導演孟京輝

與成都本土文化企業域上和美

聯袂打造的全球最大規模浸沒式戲劇

《成都偷心》

在成都東湖域上和美先鋒劇場正式發佈

《成都偷心》火爆的背後

折射出的是成都文化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通過《成都偷心》,孟京輝為成都打造了一座關於城市記憶、愛情探索、科技寓言、身份迷宮的大型浸沒樂園(域上和美集團供圖)

2018 年

根據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聯合大麥網發佈的

《成都戲劇演出市場報告》

成都2018 年票房收入超5600 萬元

全國排名第四

隨著一幕幕優秀戲劇及戲劇節的粉墨登場

在有著優渥藝術土壤和良好戲劇基因的成都

以劇讀城,已成為可能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洋溢著濃郁柬埔寨民族風情的《吳哥王朝》舞臺劇,其實是“德陽造”(肖蓉 攝)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窟已經成為柬埔寨的一張旅遊名片

在參觀完吳哥窟景區後

遊客都會不約而同地走進

吳哥大劇院觀看《吳哥王朝》舞臺劇

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柬埔寨記憶”

這部描繪洞裡薩湖自然風光

講述吳哥窟修建歷史的大型史詩舞臺劇

是地地道道的“德陽造”

作為中國首個落地海外的“一帶一路”文化演藝項目

《吳哥王朝》已成功列入

2019—2020 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成為德陽服務貿易開拓國際市場的新動能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一帶一路”永久落地柬埔寨暹粒的大型文化旅遊項目《吳哥王朝》(肖蓉 攝)

2019 年12 月1 日

持續了12 天的大涼山國際戲劇節

在西昌落下帷幕

來自8 個國家的戲劇團體

在26 塊場地上

進行了312 場戲劇演出及活動

讓數萬觀眾、遊客感受並沉浸於戲劇藝術所營造的幻夢之中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2019 年11 月23 日晚,2019 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戲劇盛典在西昌火把廣場舉行,國內外戲劇大家雲集,現場星光熠熠(涼山文旅集團供圖

“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

由濮存昕、吉狄馬加

阿來、廖昌永、李亭等

23 位中外藝術家共同發起

用大涼山秀麗的自然風光

燦爛的民族文化、天然的旅遊資源

與世界共賞一場冬日的戲劇盛會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

也將成為國內外戲劇愛好者嚮往的“香格里拉”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波蘭大型木偶無暴力馬戲《塔拉蹦吧》(涼山文旅集團供圖)

樂山、巴中、宜賓等城市

也通過《只有峨眉山》《夢境光霧山》

“江安青年戲劇節”等

戲劇方式展示各自文化魅力

並使之成為各地的城市文化名片

當城市遇見戲劇,好戲即將上演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只有峨眉山》 (肖蓉 攝)

生態四川·野性力量

尋找“天府代言人”

天府四川,萬物生長

從廣元青川的牛羚到宜賓屏山的四川山鷓鴣

從甘孜白玉的白唇鹿到德陽旌湖的紅嘴鷗……

無數的自然生靈繁衍棲息在這片綠水青山間

用它們美麗的身姿裝點著天府大地

併成為一個個鮮活的地方標識或城市名片

四川如今已建立519 處各類自然保護地

涵蓋全省生物多樣性最豐富

自然風光最優美的名山大川

併成為全國甚至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幟

這些自然保護地不僅是城市的“綠肺”

也成為綠色天府的象徵與名片

而居住於此的眾多小動物

也順理成章成為各個城市或地區的“吉祥物”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150 年前,大熊貓從四川深山走向世界,成為四川乃至中國的名片之一(用旦 攝)

人見人愛的熊貓是成都“吉祥物”

無論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還是都江堰玉堂“熊貓谷”

甚至是在寸土寸金的成都IFS

人潮擁擠的寬窄巷子……

熊貓元素“上天入地”,無處不在

盡職地扮演著自己“吉祥物”的角色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在四川,熊貓元素比比皆是,並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郝立藝 攝)

四川境內的臥龍、唐家河、王朗、草坡等

自然保護區是四川大熊貓的重要棲息地

其中的臥龍

更是成為首個國家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2019 年8 月

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主題公園項目

正式落戶都江堰

成為目前中國首個

也是全球唯一的大熊貓國家公園主題公園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自娛自樂的熊貓寶寶( 皖慶 攝)

除了成都

將“國寶”當做吉祥物的城市,還有雅安

“天府之肺,熊貓故鄉”

境內的栗子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等

一直都是大熊貓們棲息繁衍之地

而眾多“雅安籍”熊貓的頻繁出國開展文化交流

也為世界認識四川打開了一個窗口

已連續舉辦兩屆的雅安熊貓燈會

被納入“三九大”大熊貓節慶會展旅遊活動品牌

並順利入選文化和旅遊部

2019 年“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

旅遊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

“熊貓燈會·點亮全球”成為雅安獨有文化品牌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川金絲猴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常年棲息於海拔1500-3300 米的高山密林,以一身金黃柔軟的毛髮而聞名(薛康 攝)

雅安,不僅是大熊貓的故鄉

而且也是川金絲猴的老家

阿壩州的九寨溝縣

不僅有“人間仙境”九寨溝景區

還有始建於1963 年的白河自然保護區

這是四川唯一一個

以川金絲猴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也是目前所知的川金絲猴種群最大、密度最高

最具代表性的保護區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九寨溝是四川“三九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四川秀美山水的代表(玫影 攝)

綿陽平武也是川金絲猴的聚集地

中國第一家金絲猴主題郵局也開設在綿陽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活潑好動的峨眉山靈猴已經成為了峨眉山的一張名片(玫影 攝)

峨眉山景區內無處不在的猴元素

遊人們歸來必買的靈猴公仔紀念品

都顯示著峨眉山靈猴

已經成為峨眉山的一張“活名片”

峨眉山靈猴還頻頻“跳進”高鐵峨眉山站

“跳上”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和

峨眉武術節的大舞臺

成為對外展示峨眉山的最佳“代言人”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阿壩州積極開展退牧還草還溼以及愛鳥護鳥等活動,若爾蓋縣、紅原縣、阿壩縣

等地成為黑頸鶴繁衍棲息的天堂(用旦 攝)

有“中國黑頸鶴之鄉”稱號的

若爾蓋高原溼地現有1000 多隻黑頸鶴

是世界上黑頸鶴分佈數量最多

繁殖地面積最大的區域

若爾蓋縣、紅原縣、阿壩縣等地

為黑頸鶴繁衍棲息的天堂

若爾蓋縣還會舉辦若爾蓋高原溼地國際觀鳥節

黑頸鶴也成為觀鳥節卡通形象“沖沖”的原型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位於若爾蓋縣的四川鐵布梅花鹿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四川梅花鹿及其棲息地為主,在國內屬唯一。梅花鹿成為若爾蓋的象徵之一(吳傳明 攝)

四川鐵布梅花鹿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65 年

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保護區之一

以保護四川梅花鹿及其棲息地為主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座專業恐龍博物館,素有“東方龍宮”之美譽。恐龍也成為自貢的城市名片之一(周樂天 攝)

在自貢

最具“重量感”的吉祥物非恐龍莫屬

自貢是中國恐龍之鄉

境內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被譽為

“恐龍群窟世界奇觀”

而在其基礎上興建的自貢恐龍博物館

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恐龍博物館

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也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

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

自貢恐龍燈會

更是將“恐龍”與“彩燈”

這兩大自貢城市名片有機結合

進一步提升了自貢的城市知名度

雪山

從遙遠風景到城市名片

四川作為地跨青藏高原和

四川盆地的西部省份

其擁有的豐富雪山資源越來越受到關注

而隨著在成都平原遙望雪山的興起

成都也成為國內少有的

能在城區眺望雪山的大城市

雪山

作為四川地域名片、城市名片的地位

還將進一步提升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在成都遙望貢嘎,成為殊為難得的城市觀景體驗(嘉楠 攝)

雪山是四川的天賜名片

四川是中國一個多山的省份

屬於我國地勢三大階梯的第二階梯

位於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

其大部分面積是高原、山地、丘陵

平原只佔全省面積的8.2%

尤其是四川西部屬於大橫斷山區

沙魯裡山、大雪山、邛崍山、岷山等高大山脈

動輒綿延上百公里,孕育著眾多的高海拔山峰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縣城,與海拔5922 米的大黃峰遙遙相望(魏偉 攝)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旅遊業的發展

以豐富雪山為優勢資源的川西地區

必將以其可進入性強、海拔相對較低

人文豐富多元等特點

吸引全世界更多的關注

唐朝的杜甫

在成都寫下了“窗含西嶺千秋雪”

在高樓興起之前

在成都平原上眺望雪山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成都、德陽、眉山等

都是海拔只有500 米的平原城市

其東邊有海拔1000 餘米的龍泉山脈

而其西邊可以眺望三四千米級別的龍門山脈

以及擁有眾多五千米級雪山

主峰高達6250 米的邛崍山脈(主峰么妹峰)

甚至在天氣絕佳的時候

還可以眺望擁有眾多六千米級雪山

主峰高達7556 米的大雪山脈(主峰貢嘎山)

從海拔500 米的平原

眺望從一千米級到七千米級的眾多山峰

成都平原觀山的豐富性

放眼全世界也是極為少見的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夏日的成都,城市、晚霞與眾多四千至六千米的高海拔山峰相融(劉永儆 攝)

在1300 多年之後的今天

當“在成都遙望雪山”越來越成為常態時

雪山已經成為成都平原城市

乃至四川文化的組成部分

當我們說起四川時

會有茶、火鍋

安逸的生活、現代時尚等標籤

而今天又多了一個大氣的標籤:雪山!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朝陽金輝照耀下的成灌高鐵、成彭高鐵與九頂山諸峰(丘寒 攝)

2017 年成都公佈的

《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中

明確提出“構建望山見水的城市景觀眺望系統”

“窗含西嶺千秋雪”不僅成為我們的美好期望

更納入了成都市的遠期規劃當中

在成都平原“發現”雪山

這是一個提升城市風景的契機

隨著在成都平原城市裡觀賞雪山的人越來越多

雪山不僅成為成都、德陽、眉山等地的

城市景觀名片

也寄放著我們對綠色生活、幸福生活的嚮往

本文內容摘自《四川畫報》2020年1月刊

什么是四川“新名片”?

文/鄧靜、劉明明、張潔、三金、錦城夜雨

四川畫報

本文內容及圖片為四川畫報社有限公司合法擁有版權的作品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使用以上圖片,請聯繫“軒視界”影像平臺[sj.scpo.cn]工作人員。聯繫人:鄧女士。電話:028-82009100轉8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