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在線實驗課教學經驗分享

中軟國際教育科技集團在疫情期間推出的“睡前人工智能共享實驗室”(以下簡稱睡前實驗室)自2020年2月底正式上線以來,

已有國內百餘所高等院系的千餘名師生陸續註冊使用。


面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高等院系在日常教學工作實踐環節的迫切需求,結合日常實際的教學流程,睡前實驗室已於3月底前完成了一次功能升級的工作。目前,“睡前人工智能共享實驗室”2.0版本已經基本上滿足相關專業師生進行包括學科任務下發、作業提交、案例分享、作業批改等全流程實驗環節的教學實踐需求。


為進一步降低國內高校相關專業的師生因疫情因素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助力傳統教育教學方式依託雲平臺的科技應用模式實現轉型升級,積極打造並主動拓寬實踐教育新業態,日前,睡前實驗室對首批高校用戶陸續開展了教師回訪工作,旨在通過對使用教師的經驗收集、需求統計等層面,為更多的師生用戶提供有益的實踐教學經驗分享,同時也為睡前實驗室後續升級工作的提供更貼近高校需求的規劃建議。


吉林大學在線實驗課教學經驗分享


本次用戶回訪工作,我們聯繫到了來自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吳春國副教授。


吳老師目前負責機器學習等課程的本科日常教學工作。在與吳老師的溝通中,他談到,在以往的日常教學中,因教學課時有限,學生的實驗環節都是在課下自行完成的。學生開展實驗訓練,需要在自己的電腦中自行預裝實驗所需的環境,不僅對電腦的硬件配置存在一定的要求,學生可能還會需要進行一些額外的配置和調試工作才能正常運行實驗環境,開展相應的實驗。


而應用“睡前人工智能共享實驗室”,學生就免去了這些配置和調試的工作,同時也減輕了為開展正常實驗學習所投入的硬件成本壓力,將寶貴的學習時間更多地用於知識點的掌握和實驗訓練上面。因此,他本學期所教授班級的全部學生推薦了“睡前人工智能共享實驗室”,以雲應用的方式開展教學實驗環節的配套學習。


吉林大學在線實驗課教學經驗分享


結合目前睡前實驗室提供給師生的作業任務下發、作業提交、作業批改等流程的應用,吳老師還表示,睡前實驗室平臺對作業交互環節的支持,可以減輕老師對作業統計環節的部分工作,同時他也提出,在後續的睡前實驗室升級計劃中,他希望可以在學期末對學生的完整作業情況進行統一收集和下載,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系統、直觀的瞭解,同時還能將優秀的作業作為案例儲備,用於日後新開課學生的參考和學習,實現自有資源的有益循環利用。


此外,吳老師還希望睡前實驗室能夠為學生提供項目協作的功能,即以實驗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某個實驗項目,他認為,這種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這對學生們畢業後進入實際的工作崗位開展相關工作,也是有益的培養與鍛鍊。


吉林大學在線實驗課教學經驗分享


在與吳老師的溝通中,他除了表達出對睡前實驗室的肯定與認可,還表達了對專業領域開展進一步合作的意願,希望後續可以依託睡前實驗室的平臺資源,與各資源方或專業機構合作開展基於人工智能核心算法領域的教學研究。


聚眾力、匯群智、共創新,也是“睡前人工智能共享實驗室”的目標定位和發展方向,和吳老師期望的一樣,睡前實驗室已將“資源分享”功能作為重點需求納入了後續的升級規劃,這裡的資源分享,不僅是指學生優秀作業案例的分享,睡前實驗室還將陸續對教師個人的優秀課件、科研課題等內容,提供分享和交流的便捷途徑,從而幫助更多的科研人員藉助睡前實驗室的平臺實現協作創新,有效地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推動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為此,我們也期望能有更多的高校與師生加入到睡前實驗室的共同建設進程中來,共同推動我國高校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有需要使用中軟國際教育旗下“睡前人工智能共享實驗室”的高校教師,可立即掃碼進行免費註冊申請。

吉林大學在線實驗課教學經驗分享


瞭解更多睡前實驗室功能及開通詳情的高校和老師,可與睡前實驗室負責老師進行聯繫:


龐老師:13331113942

李老師:181031237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