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兒在調研六盤山區域生態環境建設時強調:保護六盤山生態屏障 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

4月24日至25日,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潤兒在涇源縣、彭陽縣調研六盤山區域生態環境建設,

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六盤山生態屏障,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

陳潤兒在調研六盤山區域生態環境建設時強調:保護六盤山生態屏障 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

陳潤兒在調研六盤山區域生態環境建設時強調:保護六盤山生態屏障 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

六盤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被譽為黃土高原的“水塔”。

24日下午,陳潤兒來到涇源縣六盤山林業局龍潭林場,實地調研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

看到展板上一幅幅展現六盤山生態建設歷程的新老照片對比。

陳潤兒說,“當年,先輩們在懸崖峭壁拓荒開路、造林播綠,揮灑了辛勤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才留下了今天這片滿目蔥蘢。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六盤山,這樣才能對得起老百姓、對得起先輩們。”

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觀,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切實保護好六盤山生態屏障。

要注重生態保護的整體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謀劃、整體推進、系統治理。

要注重生態物種的多樣性,保護好種類繁多的動植物資源,為它們提供棲息之地和生存空間。

要注重生態系統的平衡性,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統一,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利用,實現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

陳潤兒在調研六盤山區域生態環境建設時強調:保護六盤山生態屏障 守好生態環境生命線

位於六盤山東麓的彭陽縣,堅持不懈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探索出了“山頂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繫帶子、溝頭壩庫穿靴子”的模式

,實現了從荒山禿嶺到青山疊翠的蛻變。

25日,陳潤兒來到彭陽縣大溝灣流域,實地調研小流域綜合治理情況。從這裡放眼望去,青山連綿起伏,梯田層層疊疊,林草鬱鬱蔥蔥,滿眼都是春天的景色。陳潤兒詳細瞭解了彭陽縣小流域綜合治理採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形成的經驗。

陳潤兒說,“彭陽縣多年堅持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種好‘搖錢樹’,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這條路子是對的,經驗值得總結推廣。”“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要著眼六盤山地區生態建設來系統規劃、統籌推進。要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優化種植結構,避免亂開亂墾造成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要與國土綠化結合起來,堅持適地適樹,宜林種林、宜果種果、宜草種草,形成科學合理的植物分佈,建立適宜本地的生物群落。要與環境治理結合起來,加強工業面源、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減少對河流的汙染,為實現天藍水清創造條件。要與生態經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林草產業,鼓勵群眾發展庭院經濟,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

陳潤兒勉勵當地幹部,要緊盯目標不動搖、咬定青山不放鬆,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讓固原有田園風光、有江南美景。

自治區領導趙永清、張柱、劉可為、馬漢成參加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