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農民不易,糧價需要提高!「稻農心聲」

農民是否真的能夠脫貧?

是否能夠在2020年之前完成全國貧困人口的脫貧?
這一年非常的重要!
大幅提高糧價,國家高價收糧,平價賣糧是最直接的方式,這遠比每年的糧食補貼來的更加直接!這個觀點來自於“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袁老也是全國兩會委員!這樣的提議,提到了農民的心坎裡去!我們必須要相應袁老的號召,向國家建議,提高糧價!
袁隆平:糧價應該提高4毛每斤

袁隆平:農民不易,糧價需要提高!「稻農心聲」


袁隆平曾多次表示,政府要以較高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糧食,然後以平價出售糧食。以高出市場0.4元左右的差價從農民手中收糧,這樣既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價格的平穩,又大大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和收入。
舉個例子,袁隆平教授的意思就是,如果玉米市場價格是7毛每斤,那麼國家就應該以1.1元每斤的價格來收購農民手裡的玉米,但是還以7毛每斤為成本來賣給企業或在其他消費者。
這樣一來,又提高了農民的賣糧收入,又保證了糧食加工生產成本不增加,只不過這其中國家需要拿出大量的補貼資金。
有一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袁隆平拿著自己的《關於糧價的建議》,一字一句地大聲念給記者聽:“糧食是寶中之寶,糧價是百價之基。糧食價格的上漲,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導致百物的價格上揚,它一漲其他東西都要漲,甚至引起社會動亂。糧價漲不得!”

袁隆平:農民不易,糧價需要提高!「稻農心聲」


“但是另一方面,糧價偏低則穀賤傷農,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國家的糧食安全。”袁隆平說。應有雙重補貼,讓農民更得利。
此外,還有人建議,糧食的生產者補貼制度應該採取,糧補+糧價補+市場平價構成。
給大家舉個例子:例如玉米價格市場平價:0.7元/斤,每畝地產出玉米1200斤來計算,農民種植玉米的畝產收益在840元。
按照2018年黑龍江省玉米生產者補貼25元/畝,再加上糧價補0.4元/斤,一畝地的糧價補貼應在480元。
這樣一個農民,種植一畝地玉米,畝產在1200斤的話,他每畝的毛收益在:840+480+25=1345元/畝。

袁隆平:農民不易,糧價需要提高!「稻農心聲」


為什麼農民窮?

因為我們國家的農業產業結構並沒有產生巨大的改變,還是以糧食種植業為主導產業。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是無法完全只依靠產業結構的調整來解決問題的,更要得益於我們國家的糧食產業政策以及全國種糧農民收益成長。
筆者以為,糧食安全無小事,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不僅僅是國策,更是穩定環境,造福更多百姓的大事情!
如果我國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能夠真正為民所繫,為民所想,那麼我認為農民的日子肯定要比現在好過很多很多,大家以為呢?

袁隆平:農民不易,糧價需要提高!「稻農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