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氏菌”掀起農資新浪潮——河北萌幫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解硅菌”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阿氏菌”掀起農資新浪潮——河北萌幫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解硅菌”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由中國農資傳媒與河北萌幫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解硅菌農業應用學術研討會”線上會議引爆行業關注熱點。會上,萌幫股份與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肥料及根瘤菌研發首席專家康耀衛博士聯手成立的微生物研發技術團隊宣佈,已經從土壤中成功篩選出一株高效解硅菌株,經國家菌種鑑定中心鑑定為阿耶波多式芽孢桿菌。

據悉,該菌株是我國首個分解土壤中礦物硅的專利菌株,其功能屬於世界首次報道,萌幫股份則是全國首個獲得登記有效菌種為阿氏芽孢桿菌農用微生物菌劑登記證的企業。該研發成果一經發布,便獲得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以及行業報刊等知名媒體的報道與轉載,中國農資傳媒新華號發佈的“‘阿氏菌’開發加速開啟菌肥中國模式”一文更獲得了70萬+的瀏覽量,引爆了農資領域即將到來的下一個熱點。

誠然,關注度背後是人們對於“黑土地”、“生態環境”乃至“糧食安全”的高度關注。在這一點上,“阿氏菌”無疑使人們對於“資源循環利用、土壤生態與農業增產和施肥”之間矛盾的擔憂有了新解。在農資產業升級的3.0時代,萌幫股份“阿氏芽孢桿菌”蘊藏的發展潛力給市場所帶來的引爆點,必然撬動農資新浪潮儘早到來。

領頭羊 開闢作物營養新思路

從2009年河北萌幫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就一直瞄準了當時吸收利用率最高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旨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作物水肥一體化“保姆式餵養”。同時,多年來,萌幫股份公司一直針對作物生長髮揮關鍵作用的高效元素進行探索和研發。

“阿氏菌”具有高效活化分解土壤中的硅元素、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抗逆性、提升品質增加產量等功能。“多年來,萌幫股份致力於研究各元素對作物提質增產方面的促進作用。”萌幫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吳廣利表示:“在硅肥產品的市場推廣過程中,我們發現硅肥容易被固定,並存在吸收利用率低、使用不方便等問題,於是萌發了能否從自然界硅元素分解規律中,找到提高硅元素的吸收利用的方法。”

2018年,萌幫股份與康耀衛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立了專門的微生物研發團隊,從商業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國際企業思路,對篩選一株或一類具有獨特、多功能、解硅能力超強的微生物項目進行了立項。康耀衛介紹說,通過採集到的10個省16個市縣的34個土樣,採用“富集平板高通量法”,從20多萬株微生物群體中篩選出了34個新屬,206株符合目的要求的菌株。其中有34個屬,79個種的微生物的解硅功能屬於新發現。“經過試驗,科研團隊最終從206株具有解硅能力的菌株中,優選出一株MB35-5菌株進行商品化開發。”據悉,該菌株不僅具有高效的解硅能力,同時耐酸耐鹼,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能使用,復配效果好、品類多,同時還有較強的繁殖能力,已經具備了完全工業化的條件。此外,研發團隊還通過遺傳學標記和生物標記技術,為“解硅菌”賦予了標記功能,使其具有可追蹤性。

從單純施用硅肥,到提升硅肥的分解能力和作物吸收能力,再到菌株的可標記功能,該產品定位獲專家肯定。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李俊認為:“通過這種菌和其他微生物載體的應用,可以起到多元素的複合,應用價值非常廣。土壤裡有很多作物生長可以利用的元素,但是吸收效率很低。通過該菌種的應用,其有效性提高了。”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梁永超認可該研發並指出,硅在農業生產中作用顯著,不僅可以增強機械強度、提高植物的抗性,還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成為對重金屬汙染以及鹽鹼毒害的調理劑。他強調,我國缺硅土地面積很大,硅肥前景非常廣。

重效果 田間試驗示範看數據

或許從一張時間表上,可以看出萌幫股份的研發在加速。2019年3月,阿氏芽孢桿菌從小試、中試到工業生產測試全部完成,首批500億/克原粉生產成功;2019年5月,阿氏芽孢桿菌的解硅功能及應用專利進入實質審查階段;2019年11月,萌幫股份獲得全國首個登記有效菌種為阿氏芽孢桿菌的農用微生物菌劑登記證。

為了給解硅菌產品的功能性和穩定性提供數據支撐,2019年,萌幫股份針對開發出來的四類阿氏菌產品,在18種不同作物上進行了115場田間試驗,為應用和推廣積累豐富的試驗數據。“張家口西蘭花增產10.45%,洋蔥增產10.8%,甜菜增產15.56%,馬鈴薯商品薯增產22.05%。”“石家莊麻山藥試驗數據表明,施用阿氏菌後,麻山藥的商品率提高15.58%。”……數據表明,施用阿氏菌後,多種作物葉片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為“阿氏菌”可以提高作物光合作用能力、提高產量,奠定了數據基礎。

同時,萌幫股份公司還委託黑龍江農墾科學院植保研究所,“阿氏菌”在寒地水稻上進行了系統的試驗。黑龍江農墾科學院植保研究所所長穆娟微表示,產品在苗床使用後,株高增加27.48%,葉齡增加6.06%,根數增加4.76%,莖基寬度增加20%。試驗數據表明,在寒地水稻苗床上施用,能使秧苗的根系發達,葉齡、莖基寬度和株高都明顯優於對照。在稻田使用後水稻的分櫱率提高10.56%,水稻莖稈倒第四節節間長度縮短38.57%,結實率增加43.71%,千粒重增加3.72%,畝產量增加15.59%。試驗數據表明,寒地水稻在使用“阿氏菌”產品後,抗倒伏能力增強,有明顯的增產效果。“今年,我們又圍繞解硅菌產品作了很多研究課題,我認為萌幫的‘解硅菌’產品前景很大,老百姓能看出真正的效果。”

據瞭解,2020年萌幫股份將加大阿氏菌系列產品的試驗示範力度,並重新規劃了22種作物、550場田間試驗示範,並用一年時間探索“阿氏菌”產品在主要作物上的最適田間應用技術。

談推廣 權威專家合力謀對策

“2020年,萌幫股份將召開國內‘阿氏菌’家族部分產品的上市會。”萌幫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郭興龍表示:“同時,未來十年阿氏菌家族產品將作為公司的戰略產品之一,阿氏菌系列產品將和作物、用戶、市場無縫對接,探索作物增產、用戶減肥增效、生物硅領域市場的新邊界!”

為了使萌幫股份解硅菌產品得到更好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專家也分別給出了專業建議。

針對“阿氏菌”產品的研發,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清指出,“萌幫”解硅菌技術的研究非常系統、非常好,對於功能挖掘、產品定位等市場潛力而言,還有很多文章可做。他建議:“阿氏菌”具有改善土壤健康的功能,在土壤修復方面或者土壤改良方面會有更好的應用前景。對很多病害具有抑病性,可釋放生長素、赤黴素等,對於這一類活性物質的功能,應當繼續充分發掘。

好產品需要好的推廣思路和推廣平臺。國家農業重點科技項目組組長、農業規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張利群建議,一個好產品需要重點解決產品的市場認知度、接受度。“首先應充分提高解硅菌產品的權威性,從商家的角度來說,要通過社會渠道提高權威性,可以得到多重效果。”全國農技推廣中心肥料監測試驗處處長田有國也表示,肥料從本質上來講,既是產品也是服務。萌幫股份在50多個國家有營銷渠道、合作伙伴和產品應用,應當針對產品優勢、現有渠道進行充分利用。如果將“阿氏菌”通過已有國際渠道、應用到自身的水溶肥產品中,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式。

好產品重在與市場對接,農資產品終端應用推廣至關重要。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王旭強調,幫農戶解決問題是關鍵環節所在。產品最終應用效果是農田產生的效益,萌幫股份要抓緊將研究做到與產業對接,利用生物標記功能構建出產品效果的大數據。河北省農科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慧軍也強調企業要關注市場需要和投入產出的合理性,他指出:“只有投入產出合理,農民才能更好地拉動終端應用。”

中國農資傳媒認為,在大潮湧動的時代,行業優秀者依託專利技術可以迅速獲得卓越影響力。“阿氏菌”因其獨特定位,佔據了“提升土壤修復能力、釋放中微量元素活性”的制高點,作為備受關注的新型產品,其一端連接著減肥增效、提升地力的產業需求,另一端連接農產品增產和品質升級的市場需求,這種定位無疑拓展了行業轉型、產品升級的新思路、新路徑,也提前圈定了市場空間,“萌幫股份”也將在市場競爭中引領一種最佳企業發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