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堅守 書寫“洋林精神”

閩北大地,群山巍峨,莽莽蒼蒼。在這片蒼茫的綠色之中,一箇中國乃至世界杉木種質資源庫孕育於此。

杉木是我國南方特有的用材樹種,其之於林業的重要性,相當於水稻之於農業的重要性。位於福建省北部的“中國杉木之鄉”順昌縣是我國杉木中心產區的核心區,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便坐落在此。

1955年,一批年輕人來到這裡,向荒山宣戰。為改變傳統“有種就撒、有苗就栽”的粗放造林方式,洋口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白手起家,幾代人紮根林場,薪火傳承,堅守杉木育種科研與推廣應用,培育出持續領先世界的杉木良種,逐步形成了“久久為功守初心,一棵杉木做到底”的“洋林精神”。

“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洋口。”六十年堅守,讓洋口國有林場從名不見經傳的小林場,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杉木種質資源庫”,杉木育種領跑全國。六十年傳承,“洋林人”始終秉承“洋林精神”,書寫下一頁頁輝煌。


六十年堅守  書寫“洋林精神”

大山深處的洋口林場杉木基地(黃海/攝)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在洋口林場的場史陳列室內,懸掛著1958年12月周恩來總理親筆簽發的“獎給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福建省順昌縣人民公社洋口綜合林場”的國務院獎狀。

不僅如此,在陳列室裡還有令人羨慕的“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杉木良種選育技術研究獎狀”“1987年杉木第一代種子園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6年林木良種細胞工程繁育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個國家級大獎牌,以及其他榮譽證書近百張。

這些證書,見證著洋口林場一代代林場人的精神傳承。

1956年,為了開發山區經濟,探索興辦國營林場路子,原省林業廳黨組決定在閩北林區建一個綜合性國營林場。老游擊隊員、地下黨員魏長髮主持籌備工作,精心挑選阮益初、廖金榮等一批年輕專業技術人員,組成一支先遣隊,從福州到南平、古田、建甌、順昌、沙縣、將樂等縣多次勘察。經過一年多的勘測選址和多方比較,原省林業廳決定場址選定在順昌縣洋口區。1956年7月10日,“福建省洋口綜合林場”在順昌縣正式成立。從此,一場向荒山野嶺宣戰的戰鬥打響了。

建場初期,條件十分艱苦,全場上下克服種種困難,不忘初心,以場為家,披星戴月,攻堅克難,短短3年時間,建設了8個工區和1個採伐分場,綠化了4.1萬畝的宜林荒山。

建場伊始,洋口林場就始終秉持科技立場的理念,把“良種良法、適地適樹”造林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1973年,洋口林場就實現了杉木良種化造林,單位面積生長量與同等立地條件的其他國有林場相比增加15%以上,良種效益明顯。

據統計,60多年來洋口林場累計造林15萬畝,其中速生豐產林面積達6萬畝,培育各類森林總蓄積量110萬立方米。截止2019年10月,全場有林地10.53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19萬立方米。被省林業廳授予“萬畝速生豐產林林場”稱號,多次被省林業廳評為全省營造林工作先進單位。十八大以來,通過集約經營、定株經營、調整樹種林種結構和改造低產低效林分等營林措施,建成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3萬畝;通過新造和改培等措施,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建成大徑材基地1.5萬畝。


六十年堅守  書寫“洋林精神”

杉木育種,開創先河

林以種為本,種以質為先。1957年,洋口林場就開展杉木良種選育,開創我國杉木良種選育的先河。

1959年,我國杉木遺傳育種先驅——南京林業大學陳嶽武老師在洋口林場組建了杉木育種科研團隊,並在全國率先開展杉木第一代品種改良攻關。

杉木育種團隊科研人員自己爬樹採種、採穗條,自己套袋、授粉,自己測樹高、量胸徑、鑽木心,日復一日,進行嫁接培育、雜交制種、觀察記錄、子代測定等工作。

1966年,全國首個杉木無性系嫁接種子園在洋口林場打鐵坑工區建成。

1973年,洋口林場建成我國第一個杉木種子園子代測定林。1975年,建成全國最大規模的杉木第一代生產性種子園。

1983年洋口林場被列為杉木改良國家攻關課題主要研究基地。

多年觀測數據顯示,使用第一代良種苗木造林,比一般杉木增產15%到20%,最優家系子代可增產60%至70%。

1978年,陳嶽武團隊的杉木良種選育技術的研究成果獲全國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

1987年,這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可惜,陳嶽武最終未能親手接過這份榮譽。1985年,年僅50歲的陳嶽武積勞成疾,抱憾離世。他的論文寫在八閩大地上,他的骨灰埋在林場青山下。

陳嶽武去世後,由他的學生施季森接棒,一代接著一代幹,一棵杉木做到底,培育出持續領先世界的杉木良種,創造了“世界杉木看中國,中國杉木看洋口”的驕人業績。


六十年堅守  書寫“洋林精神”

洋口林場第三代杉木種質資源庫 黃海 攝

場校合作,成果豐碩

建場以來,洋口林場歷任省林業主管部門和林場領導始終秉持科技興場的理念,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1961年,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與南京林業大學簽訂了第一個“產學研”合作協議,持續開展杉木育種等研究。此後,還先後與福建省林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等院校合作開展林業科學研究。合作的林業科研項目合計130多項,其中4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重大成果獎,多個成果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

歷經近60年的場校合作,洋口林場先後完成杉木三代遺傳改良與產業化應用,並在全國率先完成第四代遺傳改良,成為“中國杉木育種的搖籃”。

2019年6月19日,洋口林場與南京林業大學簽訂了新的科技合作協議,標誌著雙方在新時代的科研教學合作又將掀開新的歷史篇章。

六十年堅守  書寫“洋林精神”


勇於創新,奉獻社會

種質資源是林木育種的基礎,也是國家戰略資源。自1964年起,洋口林場先後建成1至4代的杉木種質資源庫共計1100畝,系統收集整理了4132份杉木種質材料,可滿足杉木生長、材性和抗逆性等多種改良目標的需要。

目前,洋口林場杉木多世代遺傳改良達到領先全國的第四代水平。2009年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我國唯一的“國家杉木種質資源庫”。截止2018年12月,建成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6104畝,其中杉木種質資源庫1100畝,杉木種子園424畝,杉木試驗林2400畝,杉木採穗圃50畝。

建場以來,洋口林場累計為社會提供杉木良種4.9萬公斤,提供杉木優良建園穗條105萬根,生產的良種培育苗木60億株,推廣良種造林約3000萬畝,由遺傳增益產生的經濟價值900多億元,為我國杉木擴量提質作出巨大貢獻。


六十年堅守  書寫“洋林精神”

洋口林場杉木大徑材基地 黃海 攝

人才輩出,精神相傳

新時代,洋口林場科研團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磨礪,在磨礪中發展,在發展中創造出新的輝煌。

據不完全統計,參與洋口林場科學研究的人員,2名被國家人事主管部門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專家”,20多名成為林業系統有突出貢獻的專家,近120名分別晉升為教授、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洋口林場湧現出像阮益初、陳世彬、李壽茂、劉大林、翁玉榛、餘榮卓、陳孝醜等一批默默奉獻的杉木育種專家,像郭厥廣、郭阿紙、李長春、吳昌強等一大批紮根林場、無私奉獻的老職工……他們只要有任務,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他們的精神薪火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林業科技工作者奮力前行,負重拼搏。

現在洋口林場聲名遠播,全國各地參觀、學習、考察的人絡繹不絕,海外影響力與日俱增,美國、英國、瑞典、澳大利亞、日本等12個國家的林業專家先後來場考察交流,國內來場考察人員1萬多人次,被譽為“中國林木育種的發祥地”和“中國杉木育種的搖籃”。

科技扶貧,造福民生

長期以來,洋口林場在實施營林生產、木材生產、林業科研、種苗生產、送科技下鄉等活動過程中,為當地提供大量的勞動崗位和就業機會,助力林農增收脫貧,指導幫助林農開展造林綠化、鄉村美化,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樣板。

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林場累計為周邊群眾提供約7200個就業崗位,增加收入約1.2億元,有力帶動了周邊群眾脫貧致富。

今年2月份,順昌縣獲批退出福建省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洋口林場作出了特殊貢獻。2012年以來,林場共有15位林業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扶貧,從種苗到營造林,從撫育間伐到主伐擇伐,從不煉山造林到定株經營,手把手將林農培訓成了“林業專家”。科技特派員等科技人員不僅加速了杉木良種的成果轉化,還將“洋林精神”帶到了田間地頭,帶到了四川、重慶、雲南、廣東、新疆等省市區。

六十年堅守  書寫“洋林精神”

2019年10月17日,國際林聯(IUFRO)第四屆林木種子園學術大會20名專家蒞臨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考察


不忘初心,接續奮鬥

2017年12月,原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福建省國有來舟林業試驗場、福建省國有南平市郊教學林場整合為新的福建省洋口國有林場,隸屬福建省林業局管理,經營區總面積擴大到10.53萬畝。

站位新時代,洋林人不忘初心,接續奮鬥。“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林場廣大幹部職工更要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主動擔當作為,不能忘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更應該傳承好、發揚好‘洋林精神’。”洋口林場場長遊雲飛表示,今天林場所取得的成就,彰顯了場校合作的典範,是洋林人一代代傳承的結果,它是中國林業戰線上的一張名片、一面旗幟,它凝聚著幾代洋林人努力奮鬥(前仆後繼)、戰天鬥地、綠染萬山、科技興林的戰鬥精神。

如今,洋口林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新時代林業工作總體思路,發揚“久久為功守初心,一棵杉木做到底”的洋林精神,堅定不移走好綠色發展道路,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新時代林業高質量發展。

在林業科技方面,林場將繼續與南京林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在“產、學、研”等方面深化合作,將及時啟動建設全國第一個杉木第四代種子園,並通過樹體矮化、種子高產等方面在種子園管理技術上取得突破;同時,發揮洋口林場的良種和良法栽培優勢,加快推進杉木工廠化育苗產業化進程,以滿足市場對良種優苗的需求,讓杉木育種更好地服務林農,服務社會。

在森林經營方面,林場將重點開展杉木大徑材培育,通過不同齡組林分採取撫育間伐等措施進行杉木大徑材定向培育經營;採取以短養長,長中短結合的方式,加大非木質利用力度,提高林地綜合利用率、產出率和綜合效益,真正讓林場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美麗林場建設方面,林場正在建設“杉木主題森林公園”,規劃建設木棧道、杉木文化長廊、杉木主題館等基礎設施,形成以杉木為主題的森林體驗、生態康養特色亮點,以滿足市民對森林體驗、森林康養等多樣化需求,同時將進一步彰顯人在林中游,盡情“森”呼吸的杉木特色文化。

“我們將繼續發揮福建杉木育種及培育國家長期科研基地的優勢,按照省局提出的建設洋口林場示範樣板工作要求,強化福建洋口國家現代林業科技示範園區建設,抓好林場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落實,力爭在杉木抗逆性、分子育種、雜交育種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並取得一批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遊雲飛如是說。

《海峽農業》2020年第4期 記者 陳丹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