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隐修制度是如何兴起的?修道士为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在3到6世纪之间,教会逐渐形成了一种隐修制度。这一术语在广义上,指的是一种以达到提升灵魂为目的的自我否定的苦修和与世隔绝的生活。这样的定义表明该制度包含两大类修道者

(1)独居修道士——与世隔绝,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独自生活的修道者;

(2)住院修道士——形成团体,过群体生活的修道者。

中世纪的隐修制度是如何兴起的?修道士为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住院修道士

助长隐修制度的教义

基督教的隐修制度源自《圣经》的文本教义。因此使徒圣保罗说:“没有娶妻子的人,挂念的是主的事;……但娶了妻子的人是为世上的事挂虑。” 基督自己也宣称:“如果有人到我这里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 而且,他对有钱的年轻人说:“如果你想要完全,就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 这些文字同其他类似的一样,从字面上看,很大程度上认定了遁世、苦行和节欲的禁欲主义理念,认为这才是最完美的生活和最可靠的救赎方式。

中世纪的隐修制度是如何兴起的?修道士为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圣经》

西部的隐修制度

4世纪时,禁欲的隐修方式受到了拥有温和气候的东部,特别是埃及的青睐,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修道院模式;也就是说,某位著名隐士吸引了一批门徒,他们的简陋小屋构成了修道院的核心。

中世纪的隐修制度是如何兴起的?修道士为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禁欲的隐修方式

隐修制度在东部建立不久便传入了欧洲,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所有基督教为主的西部国家。这里的主流生活与隐修模式格格不入,可东、西部的修道院仍在不断兴建。选择遁世的人大多是因蛮族入侵带来的混乱与恐怖以及西部帝国的瓦解。

中世纪的隐修制度是如何兴起的?修道士为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修道士

圣本笃会规

为了为修道士的隐修与苦行引入某种规则,教规便被制定出来供其遵守。修道士的“三绝誓言”包括绝财、绝色、绝意。

最伟大的修道士教规制定者要属努西亚的圣本笃(480—543),著名的卡西诺山修道院的创始人,该修道院位于意大利的罗马与那不勒斯之间。其会规对于宗教世界来说就如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第346条)对于欧洲的世俗社会一样举足轻重。会规中的很多规定都是最明智、最实际的,例如,一条将体力劳动作为神圣的义务,而另一条则要求修道士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读圣贤经典。

中世纪的隐修制度是如何兴起的?修道士为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圣本笃

接受圣本笃会规的修道士被称为本笃会修士。这一会规变得极受欢迎,一度有约4万座修道院采用该会规。

修道士为文明作出的贡献

教会中这一早期修道制度的建立,给正在从旧世界的废墟中重塑自我的新世界带来了巨大利益。修道士,特别是本笃会修士,成了农耕者,将国王和他人赠予的荒野沼泽通过悉心开垦转变成丰饶良田,从而挽救了欧洲一些最荒芜地区的不毛之地。

中世纪的隐修制度是如何兴起的?修道士为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本笃会修士

修道士也成了传教士,教会对蛮族取得的迅速而显著的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的热情与奉献。

修道士也成了教授者,修道院里宁静的空气既培养了虔诚也滋养了学识。在修道士的庇护下建立了学校,这些学校是中世纪早期学习的场所,也是欧洲几个世纪以来的最佳知识生活的中心。

修道士也成了抄写员,用极大的艰辛和勤勉收集、誊写古代写本,从而令古典学术与文学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几乎所有现有的希腊和拉丁经典都是通过修道士之手传下来的。

修道士也成了记录者,他们将自己时代的事件写成编年史,能学到中世纪早期的知识均得益于此。因而,修道院中的缮写室或写字间在中世纪社会中的地位相当于近代的大印刷厂。

修道士还成为了赈济者,帮助虔诚和富裕之人向贫穷与需助之人分发其捐赠的物品,各处的修道院都向疲惫、虚弱和沮丧之人敞开了他们的好客之门。

总之,这些隐居处在中世纪时期成了旅馆、收容所和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