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自曝偽造交易22億,背後牽扯到哪些人?

發佈:易德獵頭(yidelietou)


瑞幸自曝偽造交易22億,背後牽扯到哪些人?

在瑞幸的管理層中,劉劍非常低調,他只是被外界熟知的是所謂的神州系的一員。


爭議不斷的瑞幸咖啡,一夜之間“自曝”了。

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美股開盤前,瑞幸咖啡在美國證監會官網掛出了一份文件。公司承認,2019年第二到第四季度,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兼董事劉劍等人有可能虛增了22億交易額。

公司同時提醒,此前發佈的財報不再具有公信力,可能需要重新調整。

2018年,瑞幸咖啡的收入為3.75億元,2019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的淨收入為29.29億。

由於瑞幸咖啡的上市時間是2019年5月17日,這意味著,瑞幸咖啡上市後的銷售數據,大部分都是偽造的。

受此影響,瑞幸股價盤前一度暴跌超80%,盤中一度下探至4.9美元/股,截止收盤重挫75.57%報6.4美元,目前市值15億美元。一夜之間,市值縮水近50億美元。

瑞幸股價此次大跌,勢必讓一些機構投資者面臨巨大損失。截止去年底,瑞幸咖啡持倉最大的前十大機構股東是資本研究全球投資者(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持有6032萬股,其次是孤松資本、Alkeon資本公司、美國銀行、Melvin資本管理公司、瑞銀、Darsana資本、瑞信、Janus Henderson和Sylebra資本。

一位長期研究美股的資產管理公司CEO對燃財經表示,“瑞幸咖啡是被迫自爆,因為年報審計出了問題,如果不能按時遞交審計的年報,會直接導致退市。現在發現問題,如果妥善解決,或許還能避免最壞的結果。”

美國成美律所事務所合夥人柳治平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表示,瑞幸咖啡造假風波可能會觸動美國證監會調查,而證監會可能會同司法部開啟針對公司以及相關責任個人的刑事調查。

同時,柳治平指出,瑞幸咖啡是一家中國公司,在刑事責任追究上可能會有一些障礙。因為中美兩國沒有引渡條款,可能是“點到為止”。不過,“如果高管有美國人,那可能就麻煩了”。

曾任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中國區首席代表兼亞洲區董事總經理的徐光勳在接受《獨角獸公園》採訪時說,如果COO是美國人,他會被罰款,同時還會進監獄,就像安然CEO。但如果他人在中國,應該會逃過牢獄之災。“在我印象中,中概股造假的公司,似乎沒人遭遇過牢獄之災,這裡存在法律適用的問題。但是,造假的上市公司高管,誠信盡失,在美國基本上斷了後路,他們很難有機會再進入美國資本市場,他們會被納入黑名單。”

其他高管呢,比如CEO、CFO等,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徐光勳說,必須先釐清責任,到底是COO個人造假,還是公司系統的造假,其他高管必須證明自己沒有參與其中,並且對造假不知情,否則和COO一樣,可能被罰款、被判刑。當然還是要看法律適用的問題。

瑞幸自曝偽造交易22億,背後牽扯到哪些人?

瑞幸背後的人

燒錢補貼、瘋狂開店……自2018年成立以來,業內人士對瑞幸的商業模式褒貶不一,但這並不能阻擋其擴張的速度。截止2019年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中國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與星巴克同期的門店數相比多了600家。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上市。發行3300萬份基礎股票 ,每份定價17美元,共募集資金6.45億美元。

從公司成立到IPO只用了18個月,瑞幸咖啡也因此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最快IPO的公司。

上市之後,瑞幸不斷推出小鹿茶、堅果系列,並且將自己的經營範圍涉獵到圖書、報刊零售、音像製品零售、電子出版物零售等多個領域。除此之外,還將自己的觸角伸到了無人零售——推出了無人咖啡機和無人售賣機。

而導致瑞幸此次股價雪崩的劉劍,最近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公開露面是出席了去年9月舉行的“小鹿茶”品牌發佈會,並推出“新零售合夥人”模式,他現場向媒體闡述其與傳統加盟模式的不同之處,並稱小鹿茶APP與瑞幸咖啡APP將實現大數據打通,實現客戶共享。彼時,業界認為瑞幸正在嘗試打造一個屬於下沉市場的“瑞幸咖啡”。

瑞幸自曝偽造交易22億,背後牽扯到哪些人?

圖源:網絡-2019年9月3日,劉劍曾出席“小鹿茶”品牌發佈會

瑞幸官網顯示,劉劍在2008年至2015年期間,先後擔任神州租車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2015年至2018年擔任神州優車收益管理負責人。隨後,在2018年5月起,擔任瑞幸咖啡COO,2019年2月起任董事。

據瑞幸上市前招股書中的期權計劃,高管劉劍分配到了47408股認股權。瑞幸的行權價格為0.1美元,期權計劃的週期為十年。

事實上,在瑞幸的管理層中,劉劍非常低調,他只是被外界熟知的是所謂的神州系的一員。

2019年4月23日,瑞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據招股書披露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持股30.53%為最大股東,創始人兼CEO錢治亞佔股19.68%,黎輝的大鉦資本持股11.9%、愉悅資本劉二海佔股6.75%。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陸正耀、錢治亞、黎輝還是劉二海都與神州租車有極深的淵源。陸正耀同時是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瑞幸咖啡三家公司的董事長,錢治亞曾是神州租車COO。神州租車港股上市前,劉二海代表君聯資本,黎輝代表華平投資進行了投資,上市時兩人也都是神州租車的董事。

瑞幸自曝偽造交易22億,背後牽扯到哪些人?

圖源:天眼查-瑞幸咖啡的融資過程

據報道,投資人愉悅資本回應稱,“瑞幸是一家公眾公司,請大家以SEC官方披露的信息為準”。據悉,愉悅資本作為瑞幸咖啡A、B輪的投資方,共計投資金額為1.2億美金,截止目前,愉悅資本及其關聯方並未出售任何股票。

受瑞幸咖啡事件影響,港股開盤後,神州租車大跌近70%。

瑞幸自曝偽造交易22億,背後牽扯到哪些人?

美股公司造假會有什麼後果?

相比如何造假上市的過程,恐怕業內現在更關注的是,曝鉅額假賬之後的瑞幸將會面臨何種懲罰?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瑞幸咖啡有可能在上市前就已經存在造假行為。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瑞幸未來在美國面臨的法律賠償責任將會非常巨大,甚至可能導致公司在美國退市。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如果瑞幸咖啡存在業績造假的行為,那麼後續會有三種走向:第一瑞幸咖啡將遭遇集體訴訟;第二瑞幸咖啡的相關負責人,不僅僅是目前拋出來的幾個,都將面臨被刑事調查,甚至起訴判刑的可能。第三,瑞幸咖啡或將被強制退市,就像之前的安然一樣。

安然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務公司之一,名列《財富》雜誌“美國500強”的第七名。2001年11月8日,不堪輿論重壓的安然被迫承認做了假賬,虛報數字讓人瞠目結舌:自1997年以來,安然虛報盈利共計近6億美元。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突然向紐約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該案成為美國曆史上企業第二大破產案。

2002年,美國針對安然事件出臺了《薩班斯法案》。該法案最引人關注的一點,就是對造假公司將“處以極刑”。

據國內媒體報道,“該法案規定:對編制違法違規財務報告的刑事責任,最高可處500萬美元罰款或者20年監禁。篡改文件的刑事責任,最高可處20年監禁。證券欺詐的刑事責任,最高可處25年監禁。

具體來看,美國股市上市出現造假行為得到以下處罰:一是造假上市公司將直接破產倒閉;二是造假上市公司相關董事直接重金處罰以及刑事責任;三是造假上市公司相關聯機構,或者個人,同樣重金罰款以及刑事;四是造假上市公司由於非法獲利全部沒收,並翻倍處罰;五是造假上市公司全額賠償中小投資的損失;六是造假上市公司直接宣佈破產,永久性無法再度重新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