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

古語有云“相由心生”,其實這裡所說“相”可以是指面相、外貌,還可以是指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即體相。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如何,都會在有意或者無意間通過身上所有部位來展示出來。

正如心相篇中所說“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內心,就可以瞭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的禍福吉凶。

其實,走路最能夠看清楚一個人,因為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更是認為:走路時,有這種姿態的人,更值得信賴!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


01

曾仕強教授說:“走路最能夠看出一個人,但是我們現在最不重視的就是走路。最好的走路是怎麼走,走的時候,好像背上有重物,就表示你這個人可以負擔重責大任。你腳步很穩,按部就班,就讓人覺得可靠!”

一個人走起路來四平八穩,按部就班,不快也不慢,就好像背上揹著什麼東西,但不是揹包包。這種人的腳步很穩定,內心穩定成熟,更值得信賴!

但是現在很多人走路,七扭八歪,流行“六親不認的步伐”,這些都是輕浮、幼稚,甚至是譁眾取寵,一點也不穩重,怎麼值得信賴呢?

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後,一方面要儘快調整自己的走路的姿態,走路姿勢要穩重;另一方面要告訴自己的小孩子,糾正他們的不良走姿。

曾仕強教授還說:“凡是走路時腳跟不落地的人,大概命都不會長。你想腳跟都捨不得放下去,就他命會長嗎?”

走路姿勢穩重的人,心智也更加成熟穩重,也更值得信賴。所以,曾仕強教授認為“最好的走路姿勢是背上如有重物”,這也是通過形體上的穩重來影射出內心的穩重,也符合古人所說的“相由心生”的說法!

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


​02

曾仕強的這種說法,有沒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呢?答案是有的!

因為識人術書籍《冰鑑》中說:“五短多貴,兩大不揚,負重高官,鼠行好利,此為定格。”

意思是說:五短身材的人,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卻大多地位高貴;反而是兩腿長得過分的長的人,往往命運不佳。一個人走起路時如同背了重物,那麼此人必定有高官之運;一個人走路若像老鼠般步子細碎急促,兩眼又左顧右盼,且目光閃爍不定者,此人必是貪財好利之徒。這些都是固定格局,屢試不爽。

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五短身材的矮個子,走路的時候,腳步穩重,如同揹負了重物一樣。但是他們內心往往很成熟,行為做事小心謹慎,不敢有焦躁浮誇之風,最後他們也都做成事了。

但是身處高大的人,往往感覺自己高高在上,有種優越感,內心一浮躁,走路的姿態也很隨意,甚至是傲慢。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致敗,越是條件優越的人,最終越容易招致失敗,命運多舛。

走起來飛快,好似雷厲風行的人,實則是內心急躁的表現,顯得很不成熟穩重。古話說得好“事前加慎,事後不悔”,一個人越是遇事著急忙慌,越容易在忙中出錯,而且這種錯誤往往不可彌補的。

所以說,我們做人做事,哪怕是走路,還是穩重點好,因為穩重少出差錯。而且,穩重的人,腳踏實地,也更值得人信賴,顯得更加可靠!

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


​03

晚清中興名臣的曾國藩,他在家書中經常教育孩子們要舉止端莊穩重,“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

他給小兒子曾紀鴻寫信說:“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你應該舉止端莊穩重,不亂髮表議論,因為這是一個人修身立德的根本。

他給大兒子曾紀澤寫信說:“爾之容止甚輕,是一大弊病,以後宜時時留心。無論行坐,均須重厚。”曾國藩認為大兒子言行舉止輕浮,是個大毛病,以後要多留心,走路或者坐下的時候,都要容止厚重。

他又給兩個兒子一起寫信說:“舉止要重,發言要訒,爾終身要牢記此二語,無一刻可忽也”。曾國藩告誡兩個兒子要終身牢記住兩句話,不能有一刻忽視——舉止要穩重,說話要遲緩!

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


​為何曾國藩會如此重視“舉止穩重”呢?

在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的家書中,曾國藩告訴大兒子曾紀澤說:我曾經仔細觀察你曾祖父星岡公之所以儀表絕人,全在一個“重”字。我走路神情舉止也較為穩重敦實,就是從星岡公身上學來的。你的容顏舉止很輕浮,這是一個大毛病,以後須時刻注意!

曾國藩早年也是為人浮誇,言行舉止不夠端莊厚重,因此也吃了不少虧。後來他改為舉止厚重,做人做事更加成熟穩重,好運氣也不請自來。

於是,在咸豐八年(1858年)三月的一篇日記中,曾國藩總結說:“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由此可見,曾國藩認為舉止端莊厚重既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更是一種富貴相。

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


結語:

一個人的外在的形態和舉止,都是內心世界的映射:浮躁之人,多有輕狂之舉;成熟、穩重、厚道之人,舉止也厚重,涵養和修煉功夫都不會差,最終的福氣也會深厚。

我們要牢記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的忠告“最好的走路姿勢是背上如有重物”,也要熟記曾國藩的心得體會“端莊厚重是貴相”,努力做一個舉止端莊厚重之人,首先從走路穩重開始!一個人的走路姿勢,就暴露了他的人品,我們也據此來識人和看人!朋友們,您覺得通過走路姿態來識人準確不?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