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蝗災影響後的粳米市場分析

摘要

本週粳米期貨RR2009價格運行區間3503-3700元/噸,底部支撐提升。本週現貨市場變動不明顯,但受世界範圍內疫情爆發影響,國外市場粳米有價格抬升趨勢,且本週已實際漲價。在年末國內疫情爆發後,商品出現了普跌現象,作為主糧的粳米因消費者恐慌性屯糧疊加物流尚未恢復等因素影響,隨著國外疫情惡化,粳米3300元/噸支撐已受到強化。

疫情和蝗災影響後的粳米市場分析

2020年粳米期貨的價格主要受到新冠狀病毒防疫形勢和中國國家政策共同影響。目前粳米生產已經恢復,但是物流仍然受到限制,因此出現多地粳米價格差異較大的情況。國家政策大概率出現扶持農業以及保障供應的舉措,因此國儲粳稻拍賣和國家粳稻最低託收價格會成為影響粳米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新冠狀病毒防疫引起粳米現貨價格波動,近月合約更多受此影響。

主要邏輯:①當前價格距離成本區間下沿價格仍有下行空間。②物流完全恢復後銷區市場粳米集中到貨後或導致近月合約價格下行。③9月的粳米市場價格氛圍料好於5月。④RR2005合約上漲幅度目前高於RR2009,預計跨月價差將收縮。

操作上,5-9反套逐步止盈。

一、新冠疫情、蝗災影響投資情緒引發農產品價格波動

疫情和蝗災影響後的粳米市場分析

本週粳米期貨RR2009價格運行區間3503-3700元/噸,底部支撐提升。本週現貨市場變動不明顯,但受世界範圍內疫情爆發影響,國外市場粳米有價格抬升趨勢,且本週已實際漲價。在年末國內疫情爆發後,商品出現了普跌現象,作為主糧的粳米因消費者恐慌性屯糧疊加物流尚未恢復等因素影響,隨著國外疫情惡化,粳米3300元/噸支撐已受到強化。

2020年粳米期貨的價格主要受到新冠狀病毒防疫形勢和中國國家政策共同影響。目前粳米生產已經恢復,但是物流仍然受到限制,因此出現多地粳米價格差異較大的情況。國家政策大概率出現扶持農業以及保障供應的舉措,因此國儲粳稻拍賣和國家粳稻最低託收價格會成為影響粳米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新冠狀病毒防疫引起粳米現貨價格波動,近月合約更多受此影響。

主要邏輯如下:

① 截至目前,粳米期貨整體處於3200-3700元/噸價格區間內震盪。現貨2019新米1.98元/斤、2016年米1.8元/斤的價格,結合東北產區交割米成本1.7元/斤

3400元/噸、蘇皖地區交割米成本1.6元/斤3200元/噸的價格,我們認為粳米期貨在3200-4000元/噸的價格區間內震盪運行的概率較大。當前價格距離成本區間下沿價格仍有下行空間。

② 因物流原因導致的短期價格上漲預計會在5月份前結束,物流完全恢復後銷區市場粳米集中到貨後或導致近月合約價格下行。

③ 9月為各地學校、工地開學復工時間,此時公共食堂等單位粳米需求量激增,而新糧仍未成熟上市,9月的粳米市場價格氛圍料好於5月。

④ 期貨盤面上,RR2005合約上漲幅度目前高於RR2009,預計跨月價差將收縮。

操作上,5-9反套逐步止盈。

產業動態

1. 新冠病毒疫情對粳米現貨的影響

我國粳米是單季種植水稻,粳米主要產區為黑龍江省(約佔全國總產量35%)、江蘇省(約佔全國總產量26%)、吉林省(約佔全國總產量10%)和遼寧省、安徽省等地區。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發展過程中,黑龍江省和江蘇省是防疫重點省份,因此粳米的生產加工在二月中上旬一度受到疫情影響處於停滯狀態。

考慮到粳米的戰略物資屬性,粳米生產企業的復工速度較快,截至本文截稿時,全國重點監測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率已達到94.6%(數據來源中國糧油信息網),粳米的生產加工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戰略物資(大米)生產企業中糧、北大荒等以及益海嘉裡等大型跨國企業已全面復工。粳米現貨源頭端供應穩定。對粳米現貨影響巨大的物流運輸因素正在逐步從新冠狀病毒疫情中恢復。截止到2月17日,除了疫情

比較嚴重的湖北省以及因氣候原因暫不具備復工條件的西北、東北9個省區以外,全國其他21個省(區、市)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公路、水路的重點工程項目復工率達到了15%。鐵路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36%,民航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15%,預計到2月底3月初將實現較大範圍的復工。

在企業生產運行方面,雖然在疫情當中交通運輸行業特別是交通運輸企業受影響比較嚴重,但是我們前期對11854家公路水路運輸企業進行調查,調查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復工3550家,復工率約為30%,平均人員返崗率將近50%。

其中,公路運輸企業復工率28%,人員到崗率44%;水路運輸企業復工率為41%,人員到崗率為68%;港口企業的復工率高一些,65%左右,主要港口企業運營正常。鐵路、民航運輸網絡正常運行,快遞業穩步恢復,中國郵政、順豐和京東基本全部復工,其他的主要快遞企業整體的復工率也達到66.7%。

2. 國家政策和新冠狀病毒疫情共同影響下的粳米期貨價格走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不誤農時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

每年的2月份,都是稻穀政策出臺的關鍵時刻。2019年稻穀總產量減產1.2%,東北粳稻還遇到了嚴峻的收購形勢,稻農的種植收益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而且農曆鼠年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影響很大。農業穩則天下安,國務院常務會議和農業農村部多次強調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若保護價繼續下調那麼將在很大程度上挫傷農戶種糧積極性,為了穩定糧食生產和農民種糧收益,稻穀價格維穩也是有可能的。李總理說,

今年稻穀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視情可適當提高。

疫情和蝗災影響後的粳米市場分析

疫情和蝗災影響後的粳米市場分析

本週國內粳稻價格維持穩定。截至本週五,東北地區粳稻收購價集中在1.25-1.38元/斤。

以下因素支撐粳稻價格維持穩定:

1、2019年度粳稻減產,但價格受多方因素打壓

雖有三成受災率,受粳稻主糧地位影響,國儲庫陳稻相繼放出,故今年新稻價格並無優勢,農戶普遍捂糧惜售。目前,市場優質原糧不多,主要以國儲陳稻為主,市場購銷優質優價凸顯。

2、下游需求好轉,粳稻需求量增多

天氣逐漸轉涼,粳米儲存難度降低,經銷商備貨積極,粳米走貨好轉,部分米企開工率增加,粳稻需求量增多。

3、國儲稻穀部分停拍,市場供應壓力稍減

自2019年9月2日起,暫停2013-2016年最低收購價粳稻、2017-2018年最低收購價南方(江蘇、安徽、河南)粳稻競價銷售,使得粳稻供應量減少,市場供應壓力稍減,稻價較為堅挺。

4、新糧減產、上市期推遲,給市場消化陳糧的時間

2019年,東北產區連遇雨水天氣,新糧減產、上市期推遲,給市場一個消化陳糧的時間,市場供大於求格局稍有緩解。

疫情和蝗災影響後的粳米市場分析

本週國內粳米價格大多維持穩定。截至本週五,東北地區粳米出廠報價集中在1.83-1.98元/斤。

以下利多因素使粳米價格震盪:

1.下游需求好轉,但江蘇產區粳米進入打壓市場

學校、工地人流量對粳米的食用需求增加,天氣轉涼,粳米儲存難度也大大降低。經銷商備貨積極,粳米走貨好轉,部分地區米企開機率增加,粳米需求量增多。

據部分大米加工企業反映,部分江蘇地區長粒米(非交割品)進入黑龍江齊齊哈爾市、雙鴨山市,影響當地大米市場價格。東北產圓粒粳米價格持續受打壓,導致以加工利潤低廉的圓粒米為主的地區米企常規業務停擺。

2.短期陳糧需求旺盛

新糧上市前頻頻爆出新糧減產、上市期推遲的消息,同時2018年份原糧庫存寥寥無幾,整個粳米加工市場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國儲陳稻上。市場供大於求格局稍有緩解,陳糧價格居高不下。

三、後市分析

本週粳米期貨RR2009價格運行區間3503-3700元/噸,底部支撐提升。本週現貨市場變動不明顯,但受世界範圍內疫情爆發影響,國外市場粳米有價格抬升趨勢,且本週已實際漲價。在年末國內疫情爆發後,商品出現了普跌現象,作為主糧的粳米因消費者恐慌性屯糧疊加物流尚未恢復等因素影響,隨著國外疫情惡化,粳米3300元/噸支撐已受到強化。

2020年粳米期貨的價格主要受到新冠狀病毒防疫形勢和中國國家政策共同影響。目前粳米生產已經恢復,但是物流仍然受到限制,因此出現多地粳米價格差異較大的情況。國家政策大概率出現扶持農業以及保障供應的舉措,因此國儲粳稻拍賣和國家粳稻最低託收價格會成為影響粳米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新冠狀病毒防疫引起粳米現貨價格波動,近月合約更多受此影響。

主要邏輯如下:

①截至目前,粳米期貨整體處於3200-3700元/噸價格區間內震盪。現貨2019新米1.98元/斤、2016年米1.8元/斤的價格,結合東北產區交割米成本1.7元/斤合3400元/噸、蘇皖地區交割米成本1.6元/斤合3200元/噸的價格,我們認為粳米期貨在3200-4000元/噸的價格區間內震盪運行的概率較大。當前價格距離成本區間下沿價格仍有下行空間。

②因物流原因導致的短期價格上漲預計會在5月份前結束,物流完全恢復後銷區市場粳米集中到貨後或導致近月合約價格下行。

③9月為各地學校、工地開學復工時間,此時公共食堂等單位粳米需求量激增,而新糧仍未成熟上市,9月的粳米市場價格氛圍料好於5月。

④期貨盤面上,RR2005合約上漲幅度目前高於RR2009,預計跨月價差將收縮。

操作上,5-9反套逐步止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