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湖北皮影中風格最鮮明 流傳區域最廣 最具影響力

傳承後繼呼喚新人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看牛皮,熬眼皮”,這是一句江漢平原廣為流傳的民間俗語。它所敘述的是農民們不惜熬夜觀看皮影戲的事。從一句俗言的產生,足見皮影戲這種古老的曲藝在民間植根之深,影響之廣。

4月4日,當學校的學生們放晚學的時候,竟陵豪城皮影戲館39歲的班主艾良兵結束了一天的館唱,急忙帶著演劇團搶在天黑前往鄉下趕。小板徐臺村的村民們集資4000多元,請他晚上去唱露天皮影戲,從4月1日開鑼,一共要演10個夜晚。能有這樣的演出機會,他們格外興奮:“去年6月,江漢平原皮影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作為天們最年輕的皮影戲傳人,要為這門寶貴的藝術不斷延續儘自己的努力。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古老的民間曲藝藝術


有位哲人說:失去一個老藝人,等於放大了一個綜合性的博物館。許多年裡,在我們的漠視中,不以失去了諸多藝人,還帶走了為我們所忽視的藝術。那些民間的、豐富的博物館正在我們的視野中慢慢地塌陷。

據《潛江日報》消息,2006年6月,江漢平原皮影戲與該市申報的荊州花鼓戲一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原市群藝館館長楊泰山,是江漢皮影戲演出大師楊雙林的傳人,對皮影戲曲的研究有獨到的見解,他的研究成果《江漢平原皮影戲的造型特色及其他》被湖北省群藝館搜人由湖北美術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湖北民間美術探源》一書。該文成為江漢平原皮影戲研究最權威的理論依據。據楊泰山介紹,皮影戲的興起,最早的史料記載是《沔陽縣誌》:“早在明末清初,沔城一帶凡辦會事、謝神就有演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獨自的風格和雕鏤的特色。”近來,楊泰山在對流行於天門的漁鼓皮影演唱風格進行深人研究時,又有新發現。他說,漁鼓與皮影二若者是相伴的,漁鼓是聽覺,皮影是視覺,從兩者的流傳互為因果,相互依存來看,皮影出現的時間可能始於唐代,因為1989年出版的《天門縣誌》記載,漁鼓是“始於唐代,流傳至今”。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江漢平原皮影戲流行於天門、仙桃、潛江、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孝感、雲夢、漢川、應城和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其雕刻藝術獨特,一般身高二尺二寸左右,它比四川、陝西皮影高四寸,比鄂東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視覺上更清晰,它的表演藝術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其唱腔是湖北漁鼓的主體風格源和母腔。江漢平原皮影是湖北皮影中風格最鮮明、流傳區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皮影。

江漢皮影戲造型的主要特徵與戲劇一樣,屬定型臉譜化造型。從視覺角度上看,是以正側面為主的造型方位。與戲劇相比,它更具有虛擬性和包容性,可謂:三尺絞綃可作天,也可為地,既是太虛幻境,也是方寸之地,不為空間所限。

江漢皮影戲的人物頭像繁多,行當分類不拘一法。一擔皮影箱子一般有男粉臉頭子15至20個,女粉臉頭子10至15個,花臉頭子20至25個,老縱頭子男女各4個,奸白臉頭子6至8個,醜白臉頭子10至15個,各類專門頭子25至30個,共需一百二十多個頭子,方才能敷衍各種故事,做到人物形象準確。

這些皮影中,除了衣冠、景物設計精巧外,造型最生動的還是那些專用頭像的造型。如包拯頭,額上雕有代表陰陽的日月圖,象徵包公善斷人間地獄之冤。紅、白、黑三色隨花紋敷於額頭之上,使包拯形象既威且善,非其他花臉頭所能代替;雷震子(封神演義中一神將)頭像則是:一副雷公猴子臉、一張鷹嘴,面目兇狠,神采非凡,使人一看便知是一名武藝高強的神將;龍王頭像卻是個活生生的龍頭:綠色的龍鬚,高翹的龍鼻,紅色的龍發半遮一隻蒲扇大耳,就連龍鼻上的兩根肉須也半卷半伸著,一個直觀的龍王形象活龍活現;再如封神榜中的楊任的頭像,兩眼中長著兩隻手,相貌奇特,新穎有趣。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江漢皮影在總體上講究圓,不像四川皮影有稜有角,也不像北方皮影重於圖案性。江漢皮影既講究裝飾美,更講究誇張而浪漫的手法。粉臉、女旦、鬚生等頭像講究清秀,乾淨,無枝無蔓;花臉、奸白臉、丑角等頭像則比較誇張。奸白臉一般代表反面人物,臉上雕有二根水波紋似的絆根草,象徵著為人心術不正,秉性不直。丑角的臉譜更有趣:人物的眼睛下面吊著一個葫蘆形狀的紅砣,藝人們稱為門栓眼。外省有些皮影中的丑角,則是在鼻子上雕著一塊與戲劇舞臺上的丑角一樣的豆腐乾。由於皮影的形象是側面的,從造型上看,不僅沒有戲劇舞臺上丑角形象的那種風趣感,相反,側面的丑角形象顯得死板、呆帶,反而類似奸白臉。

江漢皮影的丑角造型醜中有趣,加上撐影人將影子不斷抖動搖晃,口中不斷道出滑稽詼諧之詞,聲影相配,格外令人開心爽懷。皮影中還有一個稱之為檢堂影子的人物卻是設計得最有趣的。這個無姓無名的小角色,是整臺皮影戲中少不得的人物,他起著連接劇情,插科打諢,充當多種角色的作用。影子身高僅為其它影子的一半高,頭直接釘在身上。頭小,肚子大,腿子短而細,一抹菱角胡,一隻門栓眼,說到得意處,小頭可以成圓周轉動,他一上場,就惹得眾入棒腹大笑,這個類似生活中侏需似的人物造型,雖是影形上的縮小,卻也是一種藝術誇張。戲劇上的靠背旗約佔人體身高的三分之一,而皮影上的背旗則只有影子身高的十分之一。皮影的手是動作幅度較大的部位,為了方便,手的比例也相當縮小了好幾倍。影人的頭卻要大得多,但從總體上看來並不顯得頭重腳輕,倒覺得虛實得當,重點突出,這又是皮影造型中的又一大要點。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亟待重視的文化魂寶

江漢皮影曲藝是一種草根藝術,它植根於社會最底層的人民大眾。

據《天門縣誌》記載,清道光年間,縣城西門龍頭灣的龔老大、龔老二拜京山縣錢家場的蔣文舉學藝,後回鄉組織4人漁鼓皮影鄉班,演唱《拷棚案》等。民國初年,龔班進入縣聚興茶館,開始配上打擊樂器,演唱各個朝代歷史人物故事。民國36至38年,縣裡漁鼓皮影有4個班子,共16人。龔老大班坐班縣城演出,在其他地方演唱的有橫林的楊雙林班、截河的孫元貴班和九真的夏華青班。

上世紀50年代,全縣有漁鼓皮影隊12個,藝人48名;60年代中期,漁鼓皮影隊發展到40多個,共有藝人160餘名。“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演唱漁鼓皮影。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改革開放以來,皮影這種古老的民間曲藝如枯術逢春,迅速乘勢發展繁榮,一大批青年皮影戲藝人加人到人伍中來。到1985年,全縣漁鼓皮影隊發展到120個,在彭市鎮清水村和中劉村一批家庭皮影隊應運而生,揚琴等打擊樂器、一些優秀民歌、地方花鼓曲牌也揉人皮影唱腔中,音響、日光燈和透明景片等應用大大提高了皮影戲的表演效果。

說起江漢平原皮影戲,不得不提到楊雙林先生(1921.9-1988.11)。這位漁鼓皮影的代表藝人,為皮影戲的創新發展和隊伍壯大作出過重大貢獻,如今依然活躍的皮影戲藝人大多是他的弟子。上世紀50年代,楊雙林由演唱皮影戲介人鑽研皮影的雕刻,由於他兼通戲劇,熟悉舞臺臉譜衣冠,所以,他雕刻的關公、包拯、焦贊等人物,女靠、花箭袖都較前人的細緻逼真。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特別是改革開放後,他不僅傳藝帶徒,促進了演藝隊伍的發展壯大,他還利用自己在皮影演藝界的社會影響力,推動了全縣民間皮影戲匯演。全縣民間皮影戲匯演從1984年到1987年分別在黃潭、彭市、橫林、竟陵共舉行了四屆。1988年11月17日,楊雙林去世後,全市民間皮影戲匯演活動中止。直到2003年、2004年,由市曲藝家協會組織在全市夏日廣場文化活動中舉行了兩次皮影戲匯演,但其規模都不如80年代了。2003年有6支代表隊參加,2004年有7支代表隊參加。而80年代的皮影隊匯演,最多的一屆有30多支代表隊參加,最少的一屆也有20多支代表隊參加。楊雙林對皮影戲的傳承所作出的貢獻可見一斑。

4月1日至5日,記者就皮影戲藝人資源和演藝狀況作了一次調查。皮影戲曲藝及皮影雕刻藝術曾經是民間藝術瑰寶,如今已面臨窘境,傳承後繼呼喚新人。

今年39歲的艾良兵,彭市鎮人,是天門皮影藝人中最年輕的。其父艾年生是楊雙林的第三代徒弟。他從13歲開始子承父業學唱皮影戲,至今已演唱了26年,演唱的足跡遍佈江西省和本省的荊門、監利、京山、洪湖、仙桃、潛江等地。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他很傷感地說,曾經風光無限的皮影戲曲藝面臨窘境。隨著演出市場萎縮,演藝隊伍嚴重老年化,過去千餘人演藝隊伍,如今全市尚在堅守陣地的主唱人員和非主唱人員不超過30人,最年輕的是我,也已39歲。健在的皮影雕刻藝人僅7人,黎海洲、錢默安、肖木宣、艾年生、張之海、劉前發、艾良兵,年齡最大的已80多歲,最小的39歲。

艾良兵、王月義夫婦都是皮影戲主唱藝人,他們算了一筆賬,在豪城唱茶館,夫妻倆合起來月收入1100元,再加上到鄉下去演出的收人,夫妻倆一年人均收入萬元左右。由於演出收入低,欣賞者皆是老人,皮影戲對年輕的觀眾吸引力差,對年輕人學藝吸引力更差,已沒有年輕人加入到演藝行列中來。

61歲的黎海洲老師傅也與艾良兵有同感:唱了一輩子皮影戲,皮影已成為我們的精神寄託,皮影戲走下坡路,後繼乏人,我們這代人有責任盡力做下去。

黎海洲從小喜愛皮影戲,1970年師從夏華青老先生學藝。看到僅存的皮影戲雕刻藝人漸漸減少,從200年開始鑽研雕刻。傳統的皮影雕刻是用牛皮,優點是耐用,缺點是不透光,視覺上不醒目,好比黑白電視。他嘗試用塑料雕刻皮影,成本低,由於透光而視覺效果好,收到了彩色電視的效果。但雕刻創作是個細活,每年只能刻出一套演出道具500個人物,在滿足自用之外才有賣到外地的。

據《潛江日報》報道,“現在全市(潛江)從事皮影戲演唱的人不過七八人,且分散在各地。從事雕皮影的藝人更是鳳毛麟角。為了不讓這門藝術失傳,‘郭格’皮影的傳人劉年華在家裡言傳身教,讓自己年僅十八歲的女兒隨從學藝。”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不可估量的燦爛前景


竟陵地區有3家以上演皮影戲為主的茶館,記者循著它們的人脈進行了探訪。位於鴻漸關的豪城皮影館,2000年5月20日開業以來,每天都演出皮影戲,最高峰一場觀眾300餘人,差的一場100人左右,觀眾看一場皮影戲包括茶水費只要1元錢。記者在這裡看到,觀眾都是些60歲以上的老人。有位姓李的老先生已70多歲,自豪城皮影茶館開張以來,幾乎一場也未間斷。問其原因,得到的回答是:這裡人多,好玩。大多數老年人因為沒有別的嗜好,到這裡重溫當年的皮影戲,排遣寂寞。

在農村的皮影戲演出現場,觀眾也滿目皆是老年人,中青年大多外出,空巢老人專注地觀看皮影戲,穿來穿去的是留守兒童。市群藝館原館長楊泰山把這種現象叫做“老人是懷日,小孩是獵奇”。

彭市鎮周灣村文化活動中心,把皮影戲作為滿足村民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內容。去年村裡出資請皮影劇團在文化活動中心演出了15場皮影戲,今年春節期間又請劇團進村為村民演出了7場皮影戲。村支書鮮四榮說,去年5月26日,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張昌爾到村裡視察群眾文化生活,適逢村裡在演皮影戲,興致勃勃地瞭解了皮影戲演出情況。鮮四榮感慨地說,村裡演皮影戲是公益演出,觀眾全是老人和小孩,開放使年輕人對皮影戲失去興趣。

江漢平原皮影戲,曾經是農民群眾最喜愛的曲藝,隨著觀眾的老嶺化,開始衰落,面臨著消亡的危機,引起了專家的關注。

江漢平原皮影戲 民間曲藝“活化石”

天門市群藝館館長朱國宏說,市群藝館計劃對皮影戲演出和雕刻藝人進行一次普查摸底,掌握比較詳盡的信息資料,制定可行的保護計劃。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開展皮影戲調演匯演活動,擴大皮影戲在民間的社會影響,讓更多的人接受並喜愛皮影戲藝術,提高皮影戲藝術的知名度;對劇本、雕刻技藝、唱腔進行整理、挖掘,建立較為完整的保護資料庫;建立老藝人生活補助制度,對高齡老藝人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鼓勵他們帶徒傳藝,調動藝人創作積極性,推動皮影戲藝術的繁榮,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來推動演藝隊伍的發展壯大,保護皮影戲這門古老的藝術不斷延續。

朱國宏還建議,採取政府和企業出資,資助皮影戲演出團體的公益演出活動,擴大皮影戲在民間的社會影響。

2006年10日27日至29日,首屆中國中部(武漢)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武漢舉行。皮影被作為天門市的文化招商項目推出。期間,由楊雙林之子、彭市鎮文化站長楊燕山帶領楊雙林的傳人們組成的演出團,在展廳演出了皮影戲《陸羽傳奇》的片斷《南泠品水》,古老本的民間曲藝奇葩帶著濃郁的江漢平原鄉土氣息登上大雅之堂,引起了與會的中外人土濃厚興趣,皮影被讚譽為民間曲藝“活化石”。

(來源:2007年4月6日《天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