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瀕危的IT企業,在四哥手裡活成了傳奇,非常有價值的乾貨故事

來自商侍郎新作《“四哥”董立傑的管理江湖》

一、一個瀕危的企業

每個人都有一個企業家的夢想,每個人都有一個傳奇企業的夢想。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並不是每個夢想都會走入傳奇。

在青島就有這麼一個人(A總),就有這麼一家企業(B公司),A總是個技術大牛,也是個很牛的產品經理。2007年A總從某海企業跳槽創辦了一個IT公司,主要業務是化工行業的ERP軟件開發。

應該說,B公司的ERP系統理念是很先進的,也是很務實的,其開發團隊集中了某海、某為的五個精英股東,其產品與市場上同類產品相比非常具有優勢,所以信心滿滿的A總帶著這個牛掰的團隊和募集來的700萬資金就開始了乘風破浪。

在大家的努力下,產品於2007年底完美上市,但是到2009年底的時候,企業就面臨著現金流短缺的窘境,市場打不開,幾個股東開始有了芥蒂,核心員工離職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A總。

A總不甘心,堅持、堅持,借錢、借錢,就這樣苦苦熬到了2010年元旦。

面臨著春節的臨近,其中有兩個股東提出來:認了吧,算了吧,散了吧,現在年齡還行,還能出去找個不錯的工作。

認了嗎?算了嗎?散了嗎?

自己養大的孩子自己疼,A總更加焦慮,但內心的執著告訴自己:還要堅持。

二、一個偶然的機會

2010年元旦,A總赴朋友之約,一起喝喝酒、談談心、聊聊未來,展望下2010,同時緩解下緊張的壓力。

事後證明,這頓飯沒白吃,吃得太有價值,因為他遇到了一個人:管理界四哥(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這個稱呼,因為習慣了,就允許我一直這樣稱呼吧。)

一看酒桌上有個生面孔,A總開始也沒在意。酒過三巡,大家就打開了話匣子,閒扯過後,言歸正題,開始對2009年大家的工作做個總結。這一談,就揭開了A總的傷疤,藉著酒勁,大倒苦水,把自己這三年的苦全說了出來。

等A總說完了,桌上一個朋友C總笑了,老A,你今天算是來對了。然後一指四哥,知道這位是誰嗎?A總憨笑了一下,哎,一直心情不好,也沒問這位新朋友的名姓,但是知道你們哥們請來的人,一定也是親密的朋友。

C總微微一笑,告訴你吧,確實沒有外人,你先聽他幫你分析下你的問題,再給你提幾個建議吧。

A總雖然是技術牛,但技術之外還是喜歡聽別人的意見的。四哥也不慌,循著A總說過的經歷娓娓道來,從創業之初的團隊問題,說到產品上市後的經營問題,再說到內部規章問題,最後落腳在2010年的運營思路問題。

A總酒也不喝了,煙也不抽了,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四哥,標準的洗耳恭聽的樣子。大約一個小時之後,那哥兒幾個都喝了好幾杯了,四哥打住了話題。

A總一看,別介,繼續啊,還沒聽完呢。C總端著酒杯過來了,我說老A啊,今天到此為止,願意聽,明天請這位喝茶慢慢聊,記住,這位是四哥,當然年齡比我們小啊,叫四哥就行了。

三、一段深刻的經歷

第二天上午9點,A總就把四哥約出來喝茶,當然了C總作陪。大家一直聊到下午三點,A總期待著看著C總,老C,四哥現在在哪裡高就,我有個不情之請,還得讓你幫忙。C總笑了,哈哈,你小子,我知道,是不是想請四哥到你那裡幫你去啊。A總也不好意思的笑了,於是四隻眼睛都落在了四哥的臉上。

四哥當時剛回到青島沒幾天,還沒想好下一步的計劃,原本是趁著春節期間好好規劃規劃,現在好了,在A總和C總的軟磨硬泡下,四哥只好提了三點要求:

第一、必須給予充分的信任和授權,尤其是人力資源;

第二、企業實際狀況必須向四哥透明;

第三、A總必須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就這樣,四哥在元旦剛過立即走馬上任B公司的總經理,開啟了自己的傳奇之路。

四哥做的第一件事,穩定股東

四哥用了一週的時間,對B公司的內部情況詳詳細細的做了調查分析;又用了一週時間對整個市場行情做了有針對性的調查和分析,在1月15日(正好是臘月初一)參加了由A總召開的股東會。在會上,四哥講了三個話題:一是B公司為什麼還能繼續下去,二是B公司為什麼在2010年能打翻身仗,三是B公司三到五年為什麼可以做好。然後,對股東們的各種疑問進行解答,對明年及未來三年的發展思路做了分析。

這次會議,也是動員會,也是“雞血”會,給股東們打了一針強心劑,其他四個股東一致表態,行,我們繼續,但是我們只給半年的時間,如果半年沒有起色,我們都耗不起了。

第二步,安定員工

四哥挨個約談全公司員工(當時就剩下三十多個人了),瞭解大家的訴求和心理的真實想法,並挨個向他們闡述公司接下來的做法、公司的未來、大家的未來,重新訂立了目標,指明瞭方向,把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結合到一起,讓大家看到一個比較明確的希望,把大家的心又暫時攏到了一起。

第三步,精簡組織架構

之前公司不大,卻分了6個部門,四哥根據業務發展方向,並根據員工訪談的結果,將全公司縮編為三個部門,砍掉了三個部門經理和原有的四個部門副經理(重新安排了工作)。

部門少了,管理崗位就少了,為了讓大家看到未來升職的機會,四哥提出了比較經典的部門設置原則:八路軍原則(這個非常值得研究,我會另外行文說明)。

這裡需要提一點,對於股東們期望的完善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四哥卻沒有滿足他們的期望,而是將原來40多頁的制度和流程精簡到了5頁。

四哥說,簡單就是管理,管理就是簡單化,尤其是在創業時期。

這樣一來,整個公司的業務流程順暢起來,推諉扯皮現象一掃而光。

第四步,親自打造銷售團隊

接下來,四哥就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業務銷售上。

四哥說:對於創業型公司來說,銷售就是命脈。

一、建立了全新的銷售提成體系,大大調動了銷售人員的積極性;

二、調整了產品定價機制,由之前的全標準產品,調整為標準化產品+定製化產品的雙線策略;

三、在客戶定位上,根據客戶的分佈情況,提出來先山東+江蘇,後覆蓋華東區域,後全國的三步走策略;

四、調整單一的銷售代理政策,改變為“銷售型”“服務型”和“核心代理商”,並調整了代理激勵政策。(這一改變為將來“變成本為激勵,變激勵為業績(四哥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開啟了自2010年2月22日的“百日計劃”。

六、建立了線上銷售團隊,借力阿拉巴巴和環球資源。(這在當時還是比較少的。)

然後就開始苦練內功,培養技巧了。

四哥說:業績是盯出來,主管領導不上心,銷售人員就無心提升,畢竟自驅型的人是少數。(四哥在接下來的“百日計劃”中每天工作不低於11小時。)

第五步,召開年會

臨近年關的時候,四哥一看賬上就剩下80萬元左右了,年前發完1月份工資就剩下60來萬了,四哥說服了A總,拿出10萬元辦了一個年會,並邀請了4位代理商(之前就這幾個)和20位客戶,還有各界朋友30多位。

在會上,四哥作了題為《再次崛起的創業情懷》的演講(從來不看稿,很佩服),A總和其他骨幹也都上臺表態(所有的演講稿都是經四哥審定過的,包括A總的)。

會議效果非常好,獲得了內外的認可,將公司團隊緊緊地凝結到了一起。

四、一個小小的傳奇

2010年12月26日的年會上,四哥宣佈“B公司2010年淨利潤400萬,員工人數達到57人,所有員工工資上浮15%。”

2012年年會,四哥宣佈“B公司和北京某信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以換股的方式共同進軍機械製造領域。”

從一年的改變,到三年的快速發展,在300多名員工的歡呼雀躍聲中,四哥承載了多少希望。

實幹的精神和卓越的領袖能力,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多麼珍貴!

五、一句話總結

你怎麼知道那麼多?

當然了,我可是個稱職的伯樂。


一個瀕危的IT企業,在四哥手裡活成了傳奇,非常有價值的乾貨故事

管理界四哥董立傑


==============================

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新作《“四哥”董立傑的管理江湖》,謝謝。

本文主人公:董立傑,雅號:天河無右,人稱“管理界四哥”,著有《五略管理法》《五略合夥人模式》《五略營銷模式》《企業五略九症模型》等作品。

2020年3月21日於北京

商侍郎(只想做個管理界的伯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