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從成衣貿易到自設工廠,從成衣生產到紗線經營,從紗線經營到專注羊絨、溯源牧區。德絨羊絨董事長李建紅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實現線下加線上、國內加國外、從羊絨纖維到成衣產銷的全產業鏈佈局。


專注羊絨產業,從做買賣到幹事業

1999年,從學校畢業的李建紅進入電子廠、做過廚師、也擺過地攤,由於一次機緣巧合,李建紅幫一個朋友所在的工廠銷售處理了一批尾貨毛衣。自此,李建紅開始經營紡織服裝和毛織紗線的生意。


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2007年,李建紅開始組建自己的成衣工廠。“我是從業務開始,好多產品我是委託別人生產,然後我拿去賣拿去推銷。真正有一定的銷量以後我發現,為了品質把控,我必須要有自己的工廠”,李建紅這樣說。


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自此,李建紅把目光聚焦在“軟黃金”羊絨身上,砍掉其他產品,專心做羊絨紗線和羊絨衫


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在07年之前,其實我們都是叫家庭作坊這種前規劃的一些項目模式的。後面我覺得真正的一個事業要放棄自己,要組建自己的團隊去打拼,這種理念讓我感覺公司開始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路程。”


品質把控,從源頭開始

2004年,李建紅去到雲南,拜訪了曾經的“亞洲煙王”褚時健。褚時健對李建紅講述了紅塔山集團的經營理念,表示做好產品,必須從原材料開始。


李建紅回憶說:“回來以後我就想,對啊,其實我們的產品遇到質量問題,其實都跟原材料有關。我們國內這麼多家紡羊絨的工廠,每家採購回來的品質都不一樣,這樣會影響客戶對我們產品的認可。於是我就一下狠心,直接去到草原和牧民合作。”


自此,李建紅就在西藏那曲阿里、新疆伊犁地區,內蒙古錫林浩特等地簽約了專屬牧場,並於2015年底在西藏阿里建立梳絨工廠、年梳絨能力達300噸。


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從源頭去把控品質,使我們的產品質量得以保持穩定。”德絨建立了產品質量溯源機制,“一批衣服是哪個牧區的紗線,哪個牧民的養的羊,都有相關檔案”。良好的羊絨品質不僅讓德絨的羊絨衣訂單增長,還讓德絨的羊絨紗線名聲大振。


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很多人知道我們,是因為我們的羊絨紗線的,但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我們在做紗線之前我們是在做成衣,而且做紗線的初衷,我只是想讓自己的衣服做得更好一點。”,李建紅笑著說道。


憑什麼活下去?差異化競爭!

“一家企業要生存,要讓客戶需要你,一定要走差異化路線”,德絨和江南大學建立深入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對產業痛點問題,形成科研課題,技術攻關,德絨也因此在羊絨分梳、抗靜電、雜質分離等多個領域,申請了9個發明專利。


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德絨堅持加減法想結合,暫停了年前規劃的一些項目,但是對一些關鍵人才卻加大力度進行儲備,“未來的時候有可能在每個點會有個爆發式的增長,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核心人才的儲備,其實現在今年我發現了人才比以前的好招,利用這種機會,我們就加緊儲備未來需要的核心人才”。李建紅表示,德絨將堅持新產品戰略,產品開發不會停止。他預測國內疫情應該在六月份左右,而內銷在八月份左右才啟動,後續對內銷的影響並不會太大。


大朗毛織企業巡禮丨德絨羊絨,佈局全產業鏈 源頭把控產品質量

“我對自己內銷市場還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我整個計劃都是按下半年會爆發式增長的計劃來做”,李建紅在採訪最後說道。


結語

縱觀德絨20年的發展歷程,都是在解決痛點中成長,為了解決痛點而自設工廠,溯源牧場,經營紗線,現貨經營,快速反應等。每一次痛點的發現和解決,每一次成功的細小突破,終歸會堆砌成質的飛躍


文字| 鍾金法

視頻製作|經緯時尚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