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最大的快樂是學醫本身

學醫最大的快樂就是學醫本身。在學的過程當中,你有跟自己玩的事兒,這才是本質。


中國藝術和中國文化的最核心的心法就是學會與自己玩的藝術。比如說釣魚,你以為你在釣魚嗎?不是,是你的心和魚鉤互動的過程當中,你在體會自己心的跳躍。


還有寫毛筆字,你寫的是字,其實是觀的自己的心。仔細觀察你寫的字,為什麼這一段寫的字亂了?另一段又寫得比較好一點?可以藉由這個字去看自己情緒的變化。


打坐也是一樣,一爐香放在前面,心一亂,煙就亂,當你平心靜氣的時候,你的呼吸是深長勻緩的,深長勻緩的呼吸,你的頻率是穩定的,頻率的穩定本身一種離苦得樂的手段。


學醫最大的快樂是學醫本身

圖源:攝圖網


學醫最大的快樂是學醫本身

都是師授互動的共同結果


我們對於中醫的看法,不要受到醫這個字的影響,而侷限了它是一個宏觀的生命視野 。所以對於一個堅定的生命主義者來說,他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體會生命的變化、生命契機的變化。自己的情緒、生活方式、環境對自己身體的影響,甚至是內在意願、願力對身體的影響。


我們常常會發現那些意志堅定的人,他身體會更好一點,其實道理很簡單,他總能找到一些方法,也願意嘗試那些方法來幫助自己的身體,而有些不願意接受改變的人卻更容易自怨自哀。


所以要多去實踐,在實踐過程當中體會身體的變化。還要有開放的心態,千萬不要認為只有中醫能解決問題,刮痧、拔罐能解決一切問題,這都不對。要認識到事物的侷限性,侷限性也跟操作者和接受者的侷限性都有關係。


莊子裡面有個故事,說有一個人他的斧頭又快又準又狠,有一個人很相信他。有一天,相信他的這個人鼻頭上有一些泥灰,這個人一斧頭下去之後,恰好可以把對方鼻頭上的泥灰給削下來。後來當相信他的這個人死了之後,其他人說我鼻子上也弄點泥灰,你也給我把它削下來。用斧頭的人說不可以,雖然我沒有變,但是對方變了,他可能因為不相信我,會把脖子伸長一點,或者伸短一點,或者因為害怕抖了一下,這都會影響我的發揮。


也就是說任何的治療,都是師授互動的共同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一定要看到師者、授者的侷限性,以及他們的侷限性所產生的影響。


學醫最大的快樂是學醫本身

圖源:攝圖網


學醫最大的快樂是學醫本身

不要因為學了中醫,

就去評判醫生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一些人學了點中醫,等他再去見醫生的時候,他心裡會對醫生有一些評判標準,干涉醫生的治療。所以要覺察,覺察自己在這個時候,你提問是為了證明自己學過醫還是真的在請教?大部分的人並不是真的在請教,只不過想刷下存在感。


當意識到了這一點就很好。你問問題,哪怕你對老師、大夫有所評判,但是你的內心是謙卑的、是開放的,而不是帶著為了證明自己學過醫的心態。這完全不一樣的,就像一個人坐著那,有些人一看他就是在發呆,有些人一看他沒有發呆,差別在哪呢?他的意識在不在?他的意識點在哪裡?所以這個東西就叫心法。


你的心態不是為了刷存在感,而是為了學習。所以你問、評判都可以,只是出於不同的心思,問出了同樣的東西,但是狀態完全不一樣。這個東西是要自己覺察的,你要問自己,我現在是為了刷存在感,還是為了學習。


學醫最大的快樂是學醫本身


還有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你會發現老師和老師之間的方法都不太一樣。有些老師同病異治,有些老師異病同治,有些老師前病後治,有些老師就單刀直入,你會發現有八萬四千法門,所以不要內心裡面覺得這個老師好,那個老師不好,這樣特別危險。


學醫最大的快樂是學醫本身

不要因為學了中醫而傲慢


蔡元培就有一個觀點,他說北大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地方,是一個所有的人都可以各抒己見的地方,北大應該有足夠開闊的胸懷,允許不同立場的人都可以講課。胡適在北大講過課,魯迅也在北大講過課,他們其實不一定完全立場相同,但是北大因此成為了北大。


正安特別希望跟同學們講,在剛開始的時候,各種的方法都接觸,當它們出現矛盾的時候,一定要有一種超越矛盾的心,我們要了解生命的本質就是矛盾二字。最終我們要超越矛盾之後,要成為一個在矛盾之上看矛盾,對某些問題知道可以說出來,有些問題你又不說。同時知道身體是一部分,情緒是一部分,還有心智模式是一部分,還有遺傳是一部分。如果有些人還相信其它的,更多的超越了我們現有能看見的部分的,你也應該理解。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學習了中醫而變成了一個更加傲慢的人,更加有分別心的人、更加有對抗性的人,也不要因為學了中醫之後就看不起那些沒有學的人,這些都偏離了我們學中醫的本意。


希望大家因為學中醫可以變得更加溫和、慈祥、喜悅,開放、兼容、並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