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近10年中,越來越多的印度人進入全球頂尖企業擔任高管;世界500強中,外籍CEO有75位,印度裔就佔10個席位,華裔是0。“印度效應”為什麼而產生?印度裔CEO的管理能力為何如此超群?這甚至已經成為美國一些商學院的研究課題。同樣都是在美國,為什麼印度人可以成為CEO,中國人只能從事底層工作?

印度留學生超過60%都能拿到美國H1B工作簽證,中國留學生只有6%能拿到,中國留學生人數是印度的2~3倍。

在美國硅谷,印度裔佔總人數的6%,但是創辦的公司佔到了硅谷所有公司的15.5%。

遊而思看了大量視頻、文獻,深度解析出8個能力,供同樣關心成長教育的你找到答案。

很多國際巨頭的CEO都是印度人:Google、微軟、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等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相比之下,中國人在美國高科技企業中的能獲得管理崗位的不僅鳳毛麟角,而且還在全線潰退。要知道能去美國的很多人都是從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北大、中科大等等211、985名校)畢業的高才生,最終在美國卻只能當純打工角色的工程師、架構師。原來硅谷被稱為IC的天下,I指Indian,C指Chinese。但現在,硅谷的別名已經叫“印度谷”了。為什麼很多CEO都是印度人、而不是中國人呢?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更關鍵的是:這些印度CEO並不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他們幾乎都出生於印度普通家庭,在印度完成了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學業,才赴英美深造。

而且不同於華人硅谷高管往往本科甚至更早前就來到美國的情況「陳士俊(Youtube創始人之一) 8 歲開始,李開復 11 歲開始接受美國教育」,印度裔的硅谷高管幾乎全部是本科甚至唸完研究生才來的美國。他們大多是憑藉強大的技術背景,在公司任多個職位,一步一步從底層做上來的。而在創始人階層裡現在硅谷也已經有33%的是來自印度的移民,而且他們都很成功。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VC創投界,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印度和硅谷之間的橋樑也搭建的很好,有超多的公司創建於印度然後來到硅谷規模發展,也有很多創建於硅谷擴張到印度。

除了企業高管,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也開始擔任歐美知名商學院的院長。

在中國人心目中,美國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是一個只要子女能進去學習就算光宗耀祖的常青藤學校,2010年7月上任至今的該學院第10任院長尼廷·羅利亞(Nitin Nohria)是印度裔,他也是哈佛大學102年曆史上的首位外裔院長。這讓中國人情何以堪?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院長蘇尼爾·庫馬爾(SunilKumar),印度人。前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院長、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出任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院長的迪帕克·詹恩(Dipak C. Jain)也是印度人。

是什麼讓我們的鄰國成了輸出CEO的國家,佔據了50%的硅谷工程師職位還佔據了世界最頂級高等學府的最高管理人的呢?

就連美國最受歡迎、賺最多的職業之一醫生,也到處可見印裔面孔:根據美國醫師協會,目前在美國有近3萬5000名印度裔醫生。2017年我去美國旅遊的時候,不小心去了美國第5大兒童醫院,的確看到了很多印度醫生。

論收入:

在美國的印裔2015年度的平均家庭年收入為$103,821,在美國各族群中位列第一

根據美國移民局官網數據統計,與其他族群相比,商業、管理、科技、藝術這四方面的工作人數,已被印度裔碾壓式“佔領”。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數據來源:https://www.migrationpolicy.org/article/indian-immigrants-united-states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號稱“世界上最難考的大學”,其實有各種各樣的評判標準。讓印度理工名聲在外的就是奇低的錄取率。2018年,印度理工學院的錄取率僅有3%左右,報考人數達到了450000人,錄取的人數僅有13000。

這個大學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在MIT的課堂上,教授問一個印度學生:你為什麼來讀MIT呢?

印度學生十分誠實地回答道:“因為我沒有考上印度理工,所以我來了你們麻省理工。”

出身IIT的畢業生已經成為了美國高科技人才的重要來源,IIT每年70%的畢業生會出國,且大部分都落腳美國。IIT總共產生了17萬畢業生,留在美國的就超過3.5萬人

根據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教授的調研,在美國硅谷的2000多個新起家的相關企業中,有4成是印度人開辦的,當中有一半是來自IIT的學霸……

看到這裡,我們說學習印度教育,你的第一反應還是“搞笑”麼?

印度,我們的鄰居,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是中國的近3倍,相信印度很快會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印度的經濟總量(GDP)的確只有中國的1/5,所以印度普通老百姓會比我們中國老百姓窮很多,但是印度的9年義務教育——公立學校的確是免費的

你知道嗎?我們最熟知的《西遊記》、唐玄奘西天取經地——就是印度。取經路線如下:感覺走“穿”了整個印度啊。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為啥佛教發源地在印度(但現在佛教在印度已經幾乎消失了)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我一不懂、二也沒有腦力研究,歡迎懂行的大拿指點迷津。

但為啥印裔這麼多CEO,我相信離不開環境、家庭、學校教育,

那麼什麼樣的教育成就了印裔的精英階層?除了都有一個“高學歷”標籤,印度家長跟咱中國家長一樣,也奉行“教育從娃娃抓起”這條真理。但為啥同樣的教育印度就培養出這麼多精英?喜歡探求本因的種子在我心中埋下已久,這次我花了很多天時間,研究印度文化及教育的視頻、文獻等各種可以資料,總結出可供中國家長借鑑的教育經驗。

敢說

中國學生對印度群體成功的最大誤解,就是認為“英語是他們的母語,他們有天然優勢”。事實上,印度人英語並不普及,80%的印度人母語還是印度語,英語只是第二語言真正把英語當成第一語言的僅僅只佔2%。但在印度教育體系中,如果不精通(注意是精通)英語就沒法學習,因為很多教材只有英文版。

因為有過英國殖民的歷史,印度國內對英語的使用的確更為廣泛,思想習性也相對西化。這在無形之中幫助印度學生即便是滿口不太標準的“印度式英語”,也不會拘泥於口音上的偏頗,詞能達意即可。相比之下,

中國學生通常更糾結“字正腔圓”,在流暢度和感染力上都遜色不少,所以我經常開玩笑說,“臉皮厚(無貶義)”的人學英語更容易。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在藝術領域敢說敢表達,印度電影不但樂於諷刺印度官僚,更樂於諷刺普世性的社會缺陷,讓你大部分時候笑著笑著偶爾感動哭著就陷入了沉思。從幾部豆瓣高分

印度電影看出:

《三傻大鬧寶萊塢》(豆瓣118萬人評價,9.2分)在歡樂中深刻揭露許多印度的社會問題:教育制度,貧富差距,高校自殺率,醫療狀況等等。當然,重點是諷刺印度死板的教育制度。

《摔跤吧,爸爸》(豆瓣95萬人評價,9.0分)直戳印度傳統男女不平等”問題,也諷刺了低效的官僚體系。

《起跑線》(豆瓣14萬人評價,7.9分)直白的諷刺了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成了一門生意。也拍出了給中國教育問題癥結。

《我的個神啊》(豆瓣26萬人評價,8.4分)諷刺宗教

在學校敢說敢表達。印度學生不接受正確答案或標準答案,他們一旦發現了不認同的東西,會在課堂上當面和老師辯論,挑戰老師。中國學生呢?雖然Ivan還在上學前班,但是但是但是

根深蒂固的已經認為在學校就是要聽老師的、老師說的就是對的。所以我經常跟Ivan說的就是“老師說的也不一定是對的,爸爸媽媽說的也不一定對,正確的是什麼需要自己思考、自己去找答案。”

在印度學校,有時候那些舉手的人,他說的話你真的覺得“天哪,神邏輯,你那個後面的概念、那個結構都很不清楚,你們敢講出來”但是他敢。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能培養出印度稱為Jugaad的思維,與他們的教育土壤有很大關係。在課堂上,你會看到中國學生很少會做的主動舉手搶著發言的現象。但是印度的學生,甚至職場上的職員,都從來不羞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這些意見不見得多麼精僻,甚至可能只想了一半,他們也不會等把這些意見完美了才去發聲

他們的邏輯是:我的意見應該被聽見,如果你覺得不好,你可以繼續跟我爭辯。最後大家辯出一個答案來。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挑戰老師的觀點是教學的重要部分。所以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屈服於權威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對的,這一點會永遠留在他們的腦海裡,因為這一點不是別人告訴他們的,而是他們自己發現的。”這一點對孩子認識世界和認識社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也讓我想起我們跟很多中國小朋友一起去菲律賓孤兒院做公益,菲律賓那些“孤兒”們比我們中國的很多小朋友勇敢、表現力強好多——在年齡都差不多的情況下。

敢說敢表現,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學生時代不會的題敢說敢問,這樣才可以學會自己不懂的;工作時代可以讓自己的才能得以體現,即使不是團隊最優秀的也不重要,因為敢說敢表達很容易成為管理層的。我參與的很多阿里巴巴業務在這方面有很好的體現。很多最終做成的業務不見得都是老闆/主管要做,而是自下而上的發揮,老闆拍板決策,很多時候業務leader沒有特別清晰的想法,所以共創——也就是集體辯論智慧的決策,成功率當然遠高於個人決策。

在印度老師的眼裡:“

課堂上挑戰老師很常見,當一個老師的觀點被挑戰時,這堂課的目的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是把馬帶到水邊,並讓他覺得口渴。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簡單點說,就是讓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

身處中國教育體系下,我們做父母的難以短期改變“老師就是權威”的這種傳統,但是我們父母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地去培養孩子敢說的能力。比如:大人們在說話的時候,明明有孩子在,卻全然無視,我行我素進行著對話。如果是我的話,

有小孩在場,反而會積極地讓孩子加入大人的談話,同時還可以問孩子的想法,無論孩子的想法在大人眼中“好”還是“不夠好”,都要鼓勵孩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會說

不僅要敢說,還要會說。

會說,其實就是表達能力——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達出來讓他人理解的能力。會說的能力以思辨能力為基礎。只有能想清楚,才能說清楚。腦子裡空空如也,混沌不清,辭藻再華麗也不可能有什麼表達缺乏表達能力的人,有時候其實是缺乏清晰的思考能力

另一方面,腦子裡的想法也可以借會說得到梳理。只有能說出來,才能將一個觀點真正想透。無法表達的思想甚至不能算思想,正如哲學家韋根斯坦所說,語言的界限就是思想的界限。表達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磨練表達能力是幫助自己獲取思想的有效工具。

在能說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印度課堂學生可以自由與老師爭辯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鍛鍊了會說的能力。難怪乎華裔工程師在大會小會上發言都不踴躍?有人認為是表達能力差,有人認為是無話可說,也有人說是英語差。但在很多情況下,無話可說和表達能力差,兩者之間只有很細的一條線,甚至就是一回事。表達能力提高後,你會發現自己奇蹟般地對很多事情都有了看法和意見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從小就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灌輸,中國家長整體重理輕文,印度受到英國文化影響很關注口頭辯論,在印度會說、能言善辯是學霸標配啊。

在學校,印度大學有很多機制在中國大學是沒有或者是罕見的。比如Open House,即每一兩個月,學生組織起來跟院領導進行溝通交流,學生可提出任何問題,學院要給予答覆。學校小的話,也有校長參加的Open House,解決學生提出的有關學校建設和自身權利的所有問題。

中國人之所以表達能力比較差,跟我們的成長環境有關。成長環境中最主要的環節是學校,學校教育中最明顯的弊端是“標準答案”。

但學校不是唯一的罪魁禍首,家庭和社會也不熱衷於培養我們的表達能力。在中國任何情況下都喜歡聽話的“孩子或者人”。

很多人都熟悉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在肯尼迪家,吃飯是一件熱熱鬧鬧、吵吵嚷嚷的事情。肯家孩子本來就多,父親又善於拋出各種問題,引起孩子們的興致,啟發他們展開討論,結果

餐桌上總有天南海北的交談,總是就各種問題爭得面紅耳赤。這樣的經歷不但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培養了孩子們的口才,也讓他們習慣了爭論與交鋒,為他們在政界發展做了準備。無獨有偶,猶太人5歲開始學習聖經經卷,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探討各種哲理故事,猶太人出了很多名人,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名族。你說會說重要麼?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的家庭是難得見到的。父母們或者為生計奔忙,對孩子的教育無暇顧及,或者不注重充實和提升自己,跟孩子無話可說,又或者從來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平等的個體,對孩子只有批評和說教。不管是哪種原因,結果就是沒有利用孩子在家的時間跟他們溝通、交談,溝通不僅可以和孩子聯絡感情,更重要的是也能培養孩子表達和辯論的好習慣——會說的能力

家庭之外的社會也不給力。在電視上有時候會看到英國議會辯論的情景。黑壓壓一屋子人,一個個都滔滔不絕,咄咄逼人,言談中滿是英式幽默和嘲笑譏諷,聽起來都淋漓暢快。

相比之下,我們的電視新聞上只看到領導們坐在會場上作報告聽報告,卻從來看不到他們辯論的情景,雖然我敢肯定他們也是辯論的。

至少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大概出於急於求成的心理,都很少給孩子成長和摸索的空間。孩子一旦說了他們認為不正確的話,就急急忙忙、過於熱心地糾正。這種做法雖然教會了孩子更多正確答案,卻破壞了孩子的直覺和自信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寬容:尊重學生個性

印度是混亂的,也是多姿多彩的。印度的教育並不是作為一個整體令人稱道,而是在混亂與落後中,總有個體在努力在改變,個體之間相互啟發相互影響,這成就了社會的動力與希望。

哪些人更容易創造出解決辦法?——當然是喜歡思考和喜歡提問題的人。除了讓學生自主學習外,

印度對孩子有最大限度的寬容。寬容了就容易思考、有創新,君不見很多藝術家都喜歡夜深人靜才有很多創意出來。

《他鄉的童年》中陳子齊,一個臺灣小孩,患有輕微的多動症,在臺灣她曾經是老師眼裡的“熊孩子”,甚至一度被老師說是世界上最笨的小孩,打擊到懷疑自己不配留在這個世上。

跟著媽媽到了印度,孩子還是好動,但無論出門還是在學校,當他玩鬧時,媽媽擔心他打攪到別人,上前制止,立馬會有人說:孩子就是這樣的,玩是他們的天性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陳子齊變得開朗樂觀,玩樂高的天賦也被激發出來了,現在他會說英語,會唱歌,最主要是自己覺得“我還挺不錯的。”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印度很多公立學校和國際學校,在五年級以前都是沒有考試的。孩子的成績是通過A\\B\\C來評測的,而家長會時,老師和家長分別單獨見面,從而保障孩子的評測成績不被他人知道

低年級的孩子們每週的課表裡,多半被舞蹈、音樂、戲劇、手工、繪畫、體育、電影、圖書、自然、計算機和機器人等課程佔據。

六年級之後,添加了考試,學校會專門致信家長:

“有的孩子將成為藝術家,他不需要懂數學;

有的孩子會成為音樂家,他的化學成績沒那麼重要;

有的孩子將成為運動員,他的身體素質比物理分數重要;

如果孩子考得好,那當然很好,但如果成績不理想,請不要剝奪他的自信。

請告訴孩子,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一次考試而已!

最重要的是,無論考多少分,請告訴他/她,你會永遠愛他/她!”

印度教育中不計較成績,只鼓勵孩子“盡最大努力”的思維方式滲透在學校生活每天的細節中。比如,所有的孩子從小都要適應上臺表演,這樣的臨場經驗累積下來,難怪在工作後,印度人在做演示講演的時候不怯場,表達流利又自信滿滿


變通:尋找替代方案


印度有一種jugaad文化,意思是因地制宜或替代方案,即利用有限的資源,開發出可用的替代產品。比如家裡沒有花灑,用鐵桶戳一些洞,掛在水管下面,就變成了花灑了。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印度社會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有人用奇怪的思維去改善掉那個問題,腦洞還很大,這些改善雖小,但為孩子們帶來的積極影響卻是巨大的。窮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

印度會有很多奇怪的Jugaad,但是其實Jugaad某種程度上,反應了這個國家的必要——因為印度資源有匱乏。當正確答案不可行的時候,他們就像想Jugaad,解決20%也是20%。

Arvind Gupta(阿爾德庫布塔),“廢物變玩具”的倡導者。他曾在TED上做了一場演講,迄今仍是TED上點擊量最高的5部教育類演講之一。Arvind Gupta的母親從未受過正規教育,但她卻懂得知識的重要性,於是她的四個孩子無一不是學霸,其中Arvind Gupta就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步入精英學園後的他發現,在教育資源方面,貧、富之間的差距如同雲泥之別。就像如今很多孩子在學前就明白什麼是AI,如何通過編程控制機器人;但同時更多孩子的教室中連簡單的化學實驗器材都沒有。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1970年代,工程師的他發現許多窮孩子沒玩具,花錢給這些孩子買玩具太不切實際了,他就從廢品和垃圾中找材料親手造玩具。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他寫教程,免費發佈到網上,做小視頻發佈到網上,這樣一來,即便是最窮的人也可以玩得起玩具了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再比如,在印度有工廠會回收廢棄電子元件,把需要的物質通過化學提取的方式提取出來再拿去賣,這個產業鏈會僱傭童工,很多小孩因此患癌,有學校就想把電子元件回收,用到了手工課上,廢棄的電子元件變成了漂亮的耳環、冰箱貼、小人偶......孩子們多了手工工具,電子垃圾對社會的危害也減少了。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Arvind Guptad變廢為寶的相關資料,有需要請私信,免費提供

正是因為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印度才在歷史洪流中緩慢卻超前行進著。


母親陪讀

中國女性工作率超過70%,全球第一。而印度只有27%的女性工作。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印度母親在孩子教育上都狠下功夫陪讀的。我相信在陪孩子學習、做作業這件事上,印度的父母和中國的爹媽們可以有共同語言,只不過絕大多數印度母親是全職陪讀。

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印度家長傾向於自己教學,因為自己最熟悉孩子的情況,能隨時靈活調整、控制進度,效果突出。所以,印度家長們的夜晚和週末時間也都搭在娃身上了。

印度家長不僅自己捨得陪讀,還喜歡家長抱團一起陪讀。他們在暑假期間會聯合其他幾家孩子年齡相仿的印度家庭搞“學習班”。今天來我家一起搞數學、明天去你家搞閱讀、後天到他家搞科學。大家抱團取暖、分工協作、痛苦減半。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花 7 年時間觀察發現,與母親的強連接,會給孩子更多安全感,讓他們去探索世界,以及解決問題的自信,此外,盡責、有信心的母親會幫孩子解決問題,進一步幫他們去發揮潛力。所以母親全身心陪伴很重要。


擅長管理不確定的事情

在印度,會看到印度很亂,沒辦法管理印度人,沒辦法跟印度政府打交道。但同時很多跨國CEO都是印度人,他們厲害的地方在於:在混亂中製造秩序。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印度人說,“中國人真的很擅長‘完成’事情,不像印度人,能言善辯,不羞於表達意見,即使這些意見只考慮了一半,印度人不會等待自己有了完美的想法,才會去做,而是在做的過程中完善它。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自組織學習

印度的拉卡拉提是一個特別偏僻的地方,從加爾各答出發,開車三小時,坐船半小時,又在三輪車上顛簸一個多小時才能抵達。在那裡,生病的人甚至很少能活下來。

但是,從1990年起,一位名叫蘇卡塔的教授在貧困地區安裝電腦,讓孩子接觸互聯網,“雲中學校”就是在他的影響下誕生的。

蘇卡塔教授說,如果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接觸過互聯網,未來他們會嚴重落後。這地方有點像網吧,但是孩子們不是在這裡打遊戲的,每天下午,學校會接通世界某個角落的志願者,讓孩子和世界通話,這裡很窮,孩子們連衣服和鞋襪都穿不起,卻用上了電腦

雲中學校裡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基本都是當地農民,只讀過幾年書,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電腦,但他們的孩子在小的時候就通過電腦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這是他們唯一感到欣慰的事。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因為看不懂英文,他們又開始自學英文。一年之後,再來到這個地方,你會發現孩子們從對電腦一無所知,只需要給孩子留個問題,他們就會用網站找到相關的問題,聽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談論它,而這些窮到沒錢穿鞋子的孩子,擁有了與世界聯結的機會,這種積極影響是長久性的。通過雲中學校,這裡的孩子學會了英語,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有了自己的夢想。

雲中學校的教學方法,被稱為SOLE。就是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重點是讓孩子自己去學習。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這不僅適用於貧困兒童,在另一所印度海濱條件富裕的貴族學校,也同樣適用。


有所天堂學校的創始人,是一位媽媽,當初創辦學校的初衷,是因為她女兒在傳統學校裡,習慣了遵從式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自信心下滑嚴重。後來她在自己的學校裡引入了SOLE學習法,讓孩子們自我組織地去學習。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比如一堂課,主題是“數字公民”,孩子們討論上街購物和網購哪個更好,在經過一番討論後,孩子們會自由分配項目任務,有人負責查找資料,有人負責做記錄、畫畫等

為什麼要以小組為單位來學習?蘇卡塔教授給出了答案:當一個孩子搜索到一個網站,另一個孩子會搜索另一個,他們就會相互比較,最後他們會發現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對的。凡事都有多面性,這讓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學習的空間

現在很多家長刻意讓孩子少接觸電腦,但印度的老師給出了另一種答案:電腦已經是這一代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你要讓他們意識到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去利用電腦,無論是書本還是互聯網,學會去使用資源。

學習說到底是貫穿終身的,孩子需要有動力去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就像雲中學校的那些窮孩子,幾臺電腦、連通互聯網,他們就能因為自己的需求,因為興趣,主動去學習英文,學習打字,學習搜索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學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學什麼,怎麼學。印度這種SOLE學習法,毫無疑問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重視管理能力

印度的高校學生在學校都在學習MBA,這已經完全習慣成自然了。如果哪個學生不學MBA,在印度才會讓人感覺難以理解,如同在中國上學居然不學政治一樣不可思議。

MBA已經是印度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程。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印度雖然經濟落後,但培養管理型人才,比中國起步早了近30年。以印度管理學院IIM為代表,IIM作為印度管理人才的搖籃,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和麻省理工學院sloan管理學院合作成立了IIM加爾各答分校,60年代又與哈佛商學院聯合創立了IIM阿默達巴德分校,IIM現今在國際上的地位,讓所有中國的商學院都望塵莫及。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如今在印度學生眼裡,不論從文從理,學MBA學管理都是默認的必修課。一些印裔經理人寧願擠在合租公寓樓中,也要花錢去上MBA課程。

與之相比,中國學生的專業學習上就比較片面,更崇尚“術業有專攻”大多是等到工作遇到瓶頸才會想要去提高

事實也證明,當下社會需要的是如“技術+管理”這類的複合型人才,這恰恰為中國學生所忽視,我們在硅谷能看到得更多的是甘心在基層碼代碼的中國工程師

總之,敢說、會說、尊重學生個性的寬容、尋找替代方案的變通、目前陪讀、擅長管理不確定事情、自組織學習、重視管理能力這8個特質,造就了一大批印度精英。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於每個人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是每個人一生都難以擺脫的烙印。家長的觀念需要提升來打開孩子的成長空間。

印度人在美國做CEO,中國人卻做底層!我們的教育到底差在哪裡?

中國傳統教育強調孩子“要聽話”,而印度教育更重視孩子讓孩子敢說、會說、去體驗等,這和西方教育強調的“獨立思考”“有主見”是一致的,我們家長需要給孩子機會多體驗,多自主,多創造的機會,這樣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就已經有更多的經驗,更正確的態度來應對,當然就可以更大可能獲得成功。

印度的精英教育模式確實有其可取之處。可這無法改變印度貧富差距懸殊的事實。在印度,有許多精英階層,正嘗試為貧困階級做點什麼。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的雲中學校,紀錄片《天命之女》中的香緹巴旺學校,都是精英們為窮人們建立的夢之校。從這裡走出去的孩子們,將有機會躋身精英階層。但最終,這些學校也只不過改變了部分窮人的命運。

印度的精英教育固然很好,問題卻在於他們無法留住自己培養出來的精英。印度理工大學成了跨國公司的菜市場。簡單來說,我國的普及化教育體系對國家、對組織整體更好。但從學生個體教育來說,印度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地方,父母可以取其精華:

敢說、會說、尊重學生個性的寬容、尋找替代方案的變通、目前陪讀、擅長管理不確定事情、自組織學習、重視管理能力。

BBC紀錄片《中國式教學》

印度教育紀錄片《天命之女》豆瓣9.4分

印度教育電影《起跑線》

優酷各國教育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紀錄片《Two Million Minutes: A Global Examination

兩百萬分鐘:一次跨國考察》

維基百科等網絡各種文獻資料

好好媽媽Celia,遊而思主創人,阿里巴巴10年商產品經理,5歲孩子媽媽,享受並平衡當下工作及生活,親子游歷自然教育踐行者,我會持續不斷地研究、琢磨德國、芬蘭、日本等先進的自然教育法,結合成功的育兒經驗,學以致用並分享給同樣關注小孩教育的您:)

更多遊而思深度分析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