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回首我們80後的高考故事

生活中,經常有家長朋友來問我這樣問題:孩子要不要上高中呢?上高中值不值得?選擇中專中職之類的學校學習,還能正好避開緊張忙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歲月,也是挺好的哈!

淚目,回首我們80後的高考故事


在這裡,我只想說一句:參加過高考與沒有參加高考、沒有經過高考的歲月洗禮的人是不一樣的。

淚目,回首我們80後的高考故事


穿過歲月的的長河,回到高考的那一年。埋藏在我記憶深處的老師們和同學們就這樣浮現在我的眼前。

淚目,回首我們80後的高考故事


那一年,江蘇高考方案是 “3+小綜合”模式,分文理科,從考查的科目來看,比“3+2”的模式多考了一門。文科要多考地理、理科要多考生物,也就是說高考實際上要考6門。

因為文科和理科都要多考一門,老師和同學都很緊張。緊張到老師們恨不得把我們的腦袋挖開一個洞,把知識點全灌進去;緊張到我們數試卷都能數到手抽筋。

淚目,回首我們80後的高考故事


我的班主任李老師是個非常嚴厲的大鬍子,本是個憤青,結果被歲月河流裡的石頭磨得沒了稜角。他每天早晨6點10分左右用自行車的車籃子載著他2歲的兒子來陪我們做早操;每一節課的中間經常偷偷躲在窗戶旁邊專門抓看小說、偷講話的同學;每當我們疲倦的時候,就給我們講他當年是怎樣狂追我們的師孃;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小樣,不要成天想著偷懶、調皮、看小說,我一個眼神就能發現你的想法,不信試試看?!

我的語文老師是985畢業的高材生,矮矮胖胖的,帶著一副大眼鏡,講課非常嚴謹,但是對我們太仁慈。我們經常在他講課的時候說話、睡覺,每每這個時候,他都會使勁地跺跺腳說:“同學們,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有什麼資本去闖社會?難道像我一樣生不逢時麼?”對啦,他的名字就叫“逢時”。

我的英語老師周老師也是一位211畢業的高材生,也是矮矮胖胖的。周老師的講課思路清晰、幽默風趣、唾液橫飛,經常用他那雙囧囧有神的大眼睛,到處放電的問我們:“孩兒們,這道題聽懂了麼?沒聽懂的舉個手來我看看撒。”周老師非常的厲害,每一年的高考英語試卷裡的單項選擇題,都能猜對2-5題,因而,經常有別的學校的同學和老師來問我們索要英語課堂筆記。為此,我們經常驕傲的像那開屏的孔雀,完全忘記了自己英語的不足。

我的數學老師是一個非常平淡、死板的高材生(傳說是),從上課開始講到下課,一個多餘的字詞都沒有。全程聲音沒有任何起伏、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幾乎從不叫我們起來回答問題,真的是名副其實的枯燥無味(老師,您別生氣,我說的是真心話)。

在這樣一群德藝雙馨、個性十足、在別人眼裡很“奇葩”的老師們的帶領下的我們也是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

女生小艾是我高中時期心目中的偶像,本來是是理科生,因為特別喜歡我們英語周老師,非要在高三的過年前理改文,當時以她的成績是可以很輕鬆的考取本科的,臨時改文科,幾乎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不贊成。但是她力排眾議的選擇了文科,成了我的同桌。從此,她就成了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上課的時候在聽講、課間的時候在請教、晚自習放學路燈下的背書、晚上睡覺被窩裡朦朧的燈光......那種努力拼搏的勁頭,真的是讓我望塵莫及啊。

淚目,回首我們80後的高考故事


那一年,我的高三老師們和我的同學們就這樣從歷史的長河裡,走了出來,走到了大家的面前。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都在我的《高考故事》裡藏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